本书的主题是宪法与公民,主要是以美国宪法和中国宪法为基础讨论宪法的角色和地位。它究竟是作为抽象的政治原则或政治宣言还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司法诉讼来具体履行的行为准则存在。同时还讨论了美国宪法发展与社会科学讨论演变的交织。本文集从理念与实践两个角度,从宪法法案本身与宪法在具体案例中的判决(山东滕州齐玉苓案的判决)两个层次对宪法进行了透视。评论中收的几篇文章是对几个经典文本,比如《会饮篇》、《曼陀罗花》等几个经典文本的评注与解读。从古典那里挖掘生、死、共同体、公民等主题的主要内涵。对我们思考中西方宪法本身复杂的演变和宪法实践大有裨益。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管窥》为童之伟教授近年来所发表的关于宪法与部门法关系的论文合集。全书分为三编,分别涉及宪法与民法之关系、宪法与刑事法律之关系以及宪法与其他部门法之关系。从形式结构上来看,文章均为已发表过的文章,且大多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重点在于表明部门法的制定与运行不能与宪法相悖,一切法律和法规都不能违宪,而应在宪法的统筹下制定或修改法律。从内容上来看,三编所渉内容不同,第yi编论说宪法与民法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从《物权法(草案)》展开;第二编论说宪法与刑事法律的关系,重点从《刑事诉讼法》及其修正案展开;第三编论说宪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主要内容简介:熟悉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的读者对英国学者莫里斯·罗奇(Maurice Roche)的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他对公民身份理论所作的深度思考自出版以来对公民身份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本书以公民和国家、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为立脚点,结合宪法的基本原则详尽论述了英国整个国家机构的运作,勾勒出了一幅英国政治生活的简图。其章“公民和宪法”讲述了英国宪法的理论原则;“公民与立法机构”、“公民与行政部门”、“公民与权力滥用的司法控制”则从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角度讲述了公民同这三个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三个权利机关的运作机制。第五章“公民和国家”总结性地论述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本书为《法理文库》之一种。法律论证是近几十年来在欧美学界兴起并且获得重要发展、取得重要地位的研究领域。本书从司法为中心的视角,研究法官裁判中的法律论证问题。立足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对法律论证尤其是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向国际社会展现法治中国好形象的重要内容。为便于外籍人士更便捷地了解中国现行宪法内容,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简明易懂的方式提供全面的宪法知识解读,采用彩图场景加法条的立体阐述模式,有利于外国友人在相对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迅速了解中国宪法知识。全书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本书依其配套教材《宪法学》的体例,选择相关的案例进行解析,章:宪法基础理论;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第三章:政权级织形式;第四章:国家结构形式;第五章:选举制度;第六章:政党制度。基本覆盖了宪法学的各主要知识点。 本书适用于以下人员:(1)各层次法律院校师生;(2)参加高等教育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成人教育考试的考生;(3)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考生;(4)有职接受法知识培训的司法工作者及其他人员。
《产品质量法教程》以主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为基础,同时参考了产品质量法方面的相关教材、专著、学术论文。教程分三个部分,部分为前三章,以产品质量的基础理论为核心,主要包括历史沿革、基础范畴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到第七章,主要以产品质量的行政监管制度为核心,包括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的权利、市场准入和质量认证制度、监督抽查和奖励制度、产品召回和行政责任部分。第三部分为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主要以产品责任为核心,包括产品责任的基础范畴、归责原则、损害赔偿和产品责任的诉讼。
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法学家叶青主编。介绍了宪法基础知识、宪法序言、宪法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等宪法涉及的内容与概念,本书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并配有数量的插图。所介绍的内容言简意赅,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与理解,对中学生了解宪法知识、树立爱国意识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均具有的阅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