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含草案说明)
    •   ( 187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05-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该法的亮点如下: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的条件。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规定为 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年龄要求为年满28周岁。此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监察委、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有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情形的,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与使用。采取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形成司法机关选荐、人大常委会任命、法院使用的选任工作机制。人民陪审员主要是随机抽选产生。同时,为了满足审判活动需要,也可以通过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的方式产生人民陪审员,但人数不得超过名额数五分之一。

    • ¥1.6 ¥4 折扣:4折
    • 刑事审判要览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 主办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主办 /2005-03-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审判要览》(双月刊)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以交流刑事审判重要信息,反映刑事审判动态,提供刑事审判前沿知识,培育刑事审判科学理念为宗旨的连续出版物。可视为《刑事审判参考》的姊妹篇。 本辑主要栏目: [法旨政略]:反映国家和党的重大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制定背景及理由。 [特稿专论]:刊登大法官、高级法官及学者涉及刑事审判的专论。 [审判动态]、[审判信息]:反映全国各级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经验总结,发表统计分析和重要会议纪要。 [审判调研]:刊载全国各级法院刑事审判专题研究成果。 [办案笔谈]:刊载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总结的办案经验、心得体会及办案技能。 [论点撷英]:摘录专家学者和法官对刑事法律适用诸问题的精彩论述和重要观点。 [法官释法]、[析

    • ¥5 ¥35.37 折扣:1.4折
    • 诉讼证据规则研究 刘善春,毕玉谦 等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刘善春,毕玉谦 等著 /2000-05-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诉讼证据规则是近年来法律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缺乏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证据规则,是当前司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书分三编,每编以各自的证据规则为序列,构思、论证、设计成系统的证据规则组合,并均以证据规则的立法建议结尾。这部专著所引用的资料比较丰富,也比较新鲜,有许多是来自手的外文资料,在某些问题上探根溯源,使学界对某些问题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并为学界更深入地研究证据规则提供了的基础。

    • ¥7 ¥21 折扣:3.3折
    • 诉讼证据规则研究 刘善春,毕玉谦 等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刘善春,毕玉谦 等著 /2000-05-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诉讼证据规则是近年来法律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缺乏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证据规则,是当前司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书分三编,每编以各自的证据规则为序列,构思、论证、设计成系统的证据规则组合,并均以证据规则的立法建议结尾。这部专著所引用的资料比较丰富,也比较新鲜,有许多是来自手的外文资料,在某些问题上探根溯源,使学界对某些问题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并为学界更深入地研究证据规则提供了的基础。

    • ¥8 ¥23 折扣:3.5折
    • 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汪海燕,胡常龙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汪海燕,胡常龙 著 /2002-10-01/ 法律出版社
    • 证据制度在诉讼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诉讼运行的灵魂。但是,由于现行证据立法的粗疏,既满足不了审判实践需要,也没有顺就诉讼潮流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深入,现行证据规则的滞后性进一步暴露出来。因此,加强对证据法学的研究,不仅是证据法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改革现行诉讼制度的必然,是实现诉讼公正的内在要求。本书的选题就具有较强的务实性,对于正在进行的证据立法以及解决司法实务中的问题也有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在结构和相关问题的论证上应该说是有它自己的特点的。系统的研究、论述刑事证据法学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在篇幅有限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很难对有些基本、重大和复杂的问题阐述清楚;而对于某些问题已经研究成熟或已达成共识,再进行论述,只是一种无谓的重复。基于此

    • ¥6 ¥25.37 折扣:2.4折
    • 死刑适用标准研究 赵秉志 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赵秉志 主编 /2011-04-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本书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共计19个专题,立足于全球视角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国际社会死刑适用标准对于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死刑适用标准之界定等问题。其中,上篇“死刑适用标准之界定:宏观篇”包括12个专题,从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与法的协调、司法视角下的死刑适用标准、死刑案件的证据问题等宏观层面,深入分析并总结了死刑适用标准问题;下篇“死刑适用标准之界定:微观篇”包括7个专题,以微观的视角对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具体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进行了界定。 本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欧盟方面的大力支持,并在中欧合作的基础上展开。欧洲著名死刑问题研究专家如英国牛津大学资深教授罗杰尔·胡德先生,英国爱尔兰人权中心主任威廉。夏巴斯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阿尔布莱希特教授等

    • ¥7 ¥43.37 折扣:1.6折
    • 司法权:性质与构成的分析 胡夏冰 著 人民法院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胡夏冰 著 /2003-05-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 20世纪80年代始,在中国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司法领域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目前,司法体制改革业已成为我国继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又一个热点问题。观行的司法改革主要表现为对我国传统的司法体制进行技术性和对策性的改革,而缺乏对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认真分析。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我国司法改革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繁荣”的局面。从司法改革自身的逻辑规体来看,司法权问题应当是整个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起点。 本书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考察,比较了国外的司法权理论,梳理并评析了我国巳有司法权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司法的本质、司法权的含义、司法权功能现代转型的复合角度重新界定了司法权,深入剖析了司法权所具有的独立性、被动性、终局性的特性。以甲判权为核心,原创性地提出由审判

    • ¥10 ¥25 折扣:4折
    • 民事执行原理研究 谭秋桂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谭秋桂 著 /2001-10-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书论述涉及民事执行的各个主要方面,作者对民事执行的概念、目的、价值、功能以及民事执行法律关系、执行机关、执行救济、民事执行立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其中既有现象的描写,也有理性的思考,既有对现行制度的透析,又有与外国制度的分析比较,既有宏观的立论,又有微观的求证。应该说,从如此全面的视角分析比较民事执行的基本理论问题,目前尚不多见。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资料翔实,集近年外民事执行理论研究之大战。第三,论述全面,论证充分。第四,敢于创新,对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10 ¥43.37 折扣:2.3折
    • 民事诉讼法 张卫平著 法律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张卫平著 /2016-03-01/ 法律出版社
    • 本版在系统、全面地阐述民事诉讼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原理和运用的阐释与说明,也对原有内容予以充实、增补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和理论。 此外,作为一本专著式教科书,本书在形式上亦有三大特点:一为目录设置要点提示,便于知识点的宏观把握及快速查找;二为文中设置“问题与思考”及“知识拓展”版块,便于阅读者进一步思考;三为文后设置“关键词索引”,便于学习者对照查阅。 本书既可为法学本研阶段教学及自学使用,也可为法学理论及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 ¥4.3 ¥11.67 折扣:3.7折
    • 民事诉讼目的论 李祖军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祖军 著 /2001-04-01/ 法律出版社
    • 诉讼目的论,诉权论和既判力本质论同被视为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抽象而重要的基本理论。其中,诉讼目的论更是在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领域居于核心地位。诉讼目的论在国外(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该问题还未曾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诉讼目的论甚至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作者选择了此一颇富开拓且具挑战的课题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并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这本很有分量的专著。作者试图在学习和反思诸种诉讼目的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体系完整并独具特色的,融保障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于一体的诉讼目的理论。 本书从民事诉讼目的概念辨析切入,较为详尽地探讨了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制约因素,确立民事诉讼目的应

    • ¥10 ¥41.37 折扣:2.4折
    • 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汪海燕,胡常龙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汪海燕,胡常龙 著 /2002-10-01/ 法律出版社
    • 证据制度在诉讼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诉讼运行的灵魂。但是,由于现行证据立法的粗疏,既满足不了审判实践需要,也没有顺就诉讼潮流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深入,现行证据规则的滞后性进一步暴露出来。因此,加强对证据法学的研究,不仅是证据法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改革现行诉讼制度的必然,是实现诉讼公正的内在要求。本书的选题就具有较强的务实性,对于正在进行的证据立法以及解决司法实务中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在结构和相关问题的论证上应该说是有它自己的特点的。系统的研究、论述刑事证据法学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在篇幅有限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很难对有些基本、重大和复杂的问题阐述清楚;而对于某些问题已经研究成熟或已达成共识,再进行论述,只是一种无谓的重复。基

    • ¥7.6 ¥19.1 折扣:4折
    • 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青年法学文库 左卫民 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左卫民 著 /1999-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收入这里的文章,是作者1990-1999年陆续写作并发表在多家期刊上的。趁这次结集出版之机,作者又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对其中的部分文字作了一些小的修改,但对文中的观点尽量保持原貌;文中涉及修正前后的刑事诉讼法时,亦一律从原文;只有少数文章根据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界的研究成果作了少数改动,增加了部分注释。 作者的这20篇文章中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基本性的和重要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没有理由忽略这些问题。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法理与比较包括实体真实、价值观和诉讼程序——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历程论纲、诉讼机制的社会意义等十二篇文章。中篇:制度与操作共包括刑事合议制功能的衰退及其后果、论刑事诉讼期间等六篇文章。下篇:改革与评说共包括

    • ¥6 ¥21 折扣:2.9折
广告
閺傛壆鐛ラ崣锝嗗ⅵ瀵偓閺冪娀娈扮喊宥堫嚛閺勫酣銆夐棃锟�,閹稿trl閸旂姵灏濆ù顏堟暛閹垫挸绱戠€佃偐娲稿Ο鈥崇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