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义务比较研究:以德日刑法理论和刑事判例为中心》是以过失犯理论中的核心要素注意义务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著作。作者以比较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围绕德、日刑法理论和判例与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的异同,从注意义务的概念、性质、根据、内容、前提、标准、类型、阻却事由等方面,对注意义务理论体系进行了全方位解构。《注意义务比较研究:以德日刑法理论和刑事判例为中心》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德、日刑法理论关于注意义务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德、日刑事判例的动态,对于丰富我国过失犯罪理论,拓展理论研究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司法实践准确认定过失犯特别是新类型过失犯罪也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的内容分为本论和附论两部分。本论除前言外,共有九章:章对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进行简介,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外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从亲属关系通则、结婚法、夫妻关系法、亲子法、收养法、离婚法、监护法及亲属扶养法等不同角度,对现代外国婚姻家庭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也评价,并借此总结他国立法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针对我国婚姻家庭法之不足提出修改建议。本书收集和引用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具有的代表性和新颖性,而且运用适当、得体,在许多问题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反映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写作能力。本书对于从事涉外司法、民政、公证、律师等工作以及关心中外婚姻家庭法律的读者来说,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案头参
货物买卖法是由商人习惯法发展起来的。与其它部门法相比,它带有鲜明的习惯法的烙印。在17—19世纪期间,中世纪的商人习惯法被纳入各国法体系,英国《货物买卖法》也是在这一期间编纂而成的。在阅读本书判例的过程中,读者不难发现习惯法的踪影。例如,关于在公开市场进行的交易、关于商事代理的规定。这些原汁原味的判例将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法律原则发展的脉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英国《货物买卖法》也在不断演进,并体现出了时代的特征。例如,《1994年货物销售与供应法》中,要求卖方提供的货物必须具有“令人满意的品质”,放弃了以往“商销品质”的提法。这是与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交易买方愈来愈多地依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力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又如,该法区分消费者合同与非消费者合同,为交易的弱势一方提供
本书力求对2008年10月以前的日本法律从实务的角度进行简明实用、通俗易懂的阐述,以供各行各业中关心日本法律的广大读者参考与借鉴。与中国法律一样,日本法律每年都有许多修改,相关的法律实践也在不断发展,我们日本律师时常面临业务中的变化,因此,有关日本法律的实务书籍,由熟悉知识和富有操作经验的人来编撰更具指导意义。本事务所自1952年创设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早已跻身日本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律师事务所,而海外企业的在日法律业务也一直是本所的优势服务领域。就中国业务而言,本所早在1998年便创办北京事务所,在中日经济交流的贡献方面迈进了一大步。本所律师的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在各个领域均处于,为众多国际企业提供着行之有效的服务。而本书,正凝聚了我们在各法律服务领域中积累下的先进知识与丰富经验。
美国联邦司法中心(FederalJudicialCenter)是隶属于联邦司法系统的研究和教育机构。1967年由国会根据美国司法联席会议的建议而设立,其主要任务是对联邦法官和联邦法院只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对联邦司法程序、法院操作程序和历史方面的研究,促进和提高联邦法院系统的司法行政管理。该中心的董事长由美国首席大法官担任。其董事会成员包括美国司法联席会议选举的其他七名法官和美国法院行政办公室的主任。本书是联邦司法中心用于培训法院工作人员的材料,其中包括书面材料和光盘两部分。它以一起证券欺诈案为模型,详细介绍了民事案例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具体诉讼流程。在书面材料中,读者可以看到原始具体的法院诉讼文书——与我国法院的诉讼文书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光盘资料则生动有趣地演示了案例在法院流转的具体情形,包括从原告方
本书属于导论。既然是导论,叙述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所选择”。这意味着本书不会也不可能全面地分析讨论西方法律思想。严格地来说,没有哪位学者可以全面地分析讨论,因为西方法律思想的内容浩如烟海;即使是就其中一个领域,比如以刑法、民法等部门法为标志的法律思想的对象,内容也是十分庞大的,几乎无法全面地分析、讨论。因此,选择既是明智的,也是无可奈何的。本书分析讨论学界一般认为的比较重要的西方法律思想,当然,主要是围绕法理学或说法律哲学而展开的法律思想。作为导论,本书的另外一个企图在于,不仅讨论“说了什么”,而且讨论“为什么这样说”。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都能理解,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说”会是更有意思的、更有启发的、更为具有挑战性的;对于开拓研究、学习的思路也是更为有益的。这就如同看到一个人站在
《日本刑法及特别刑法总览》收录了新修改的现行刑法、特别刑法共47部。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翻译了日本刑法典,但国内对日本特别刑法基本没有介绍。实际上,特别刑法构成了日本刑法的重要部分,对我国刑法立法、刑法学研究以及刑事司法实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配偶暴力防治法》《有组织犯罪对策法》等。
《美国刑法各论原理》系作者刘士心已出版专著《美国刑法中的犯罪论原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姊妹篇,是一部专门研究美国刑法分则各罪问题的专著。作者在大量占有、使用英文资料的基础上,以美国各州刑法、联邦刑法和《模范刑法典》为依据,结合普通法传统和大量典型判例,对美国刑法分则条文中规定的主要具体犯罪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论述了每种犯罪的普通法渊源、制定法发展、构成要件内容、司法实务中的争议问题、立法与司法发展趋势等问题,较为准确、深入地反映了美国刑法分则的罪名设置体系、每种犯罪的基本原理、司法实务发展和理论研究现状。
注重史实:《西方法学名著述评》涉及的是20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的整个历程,其中,最为着力的是30年代前后对西方法的引进和50年代以后对苏联法的移植,而在对这两个时期的论述中,我们注重对原始资料的悼念和运用,有时,甚至就是各种档案史料的摘录和陈述。我们认为,对20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的反思,只有在深入解读大量手的史料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好地进行,只有让史实本身来说话,才能帮助读者对这一百年中国法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客观、公正和全面的了解。 设定专题:20世纪中国法的发展与演变,线索错综复杂,内容丰富多彩,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即使写出十卷本的巨著也不算多。为了突出重点,在一本50多万字的著作中,比较清晰和深刻地反映中国移植外国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我们采用了在大体完整之体系下分专题研究的模式,即在每
《交通事故索赔》几位作者都是具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专家型律师,本书分别选取了四个不同责任认定、不同损伤结果(分别造成伤、残、死)、不同办案程序(一审、二审、再审和执行)、不同赔偿标准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例,全面、深入、细致地讲述了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从律师接受委托开始到申请强制执行完毕的全部法理知识、办案思路、实战技巧、法律文书、注意事项以及相关规定,无论是对执业多年的律师还是刚刚步入律师殿堂的年轻律师,无论是对法学院的莘莘学子还是遭遇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来说,本书都是一本兼具理论性、实战性和技术性的交通事故索赔枕边书、指导书。本册作者有朱现领、张万成、刘辉等。
在人类即将跨入新千年之际,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于2000年4月在湖南湘潭大学法学院隆重召开了第十三届年会。由于湘潭大学法学院的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在“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主题之下,将我国法理学、法史学以及民商法学的中青年学者几乎都吸引过来,真是群贤毕至、众星荟萃。大家本着平等、友善、真诚,以文会友,互相切磋学术的精神,遵循着严格的学术规范和研讨程序,围绕着上述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其成果,就是现在献给读者的这本著作:《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既是法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更是各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它讨论的是一国的法律可否为他国所移植以及移植后能否“生存”、“长大”的问题。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移植国的法制建设的进程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正
本文丛的主要原则和特色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坚持质量,宁缺毋滥,不定期出版的原则。具体将体现为以下三点特色:,本文丛的著作,应属学术界没有涉及的课题,具有填补法学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丛的著作,应是学术界都很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或未及时挖掘的课题;第三,本文丛的著作,应具有比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资料。我相信,《比较法文丛》的出版,会为我国比较法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文丛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的建设经费资助。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