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注释本(全新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注释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注释本(全新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本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新修订。本书通过提炼主旨、条文注释、关联法规的形式对整部民法典进行解读,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权编这七编的1260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的解读,观点鲜明准确;语言通俗精练。第三版重点吸纳2022年5月后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精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与民法典条文密切相关的经典案例,在书中呈现典型意义,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案例全文。通过本书,可以使普通大众了解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规范,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书收录2021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涵盖安全生产领域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相关示范文本,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新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公布施行,2009年和2014年进行了二次修正,对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行修改完善。 2021年《安全生产法》迎来第三次大修,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规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
本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新修订。本书通过提炼主旨、条文注释、关联法规的形式对整部民法典进行解读,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权编这七编的1260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的解读,观点鲜明准确;语言通俗精练。第三版重点吸纳2022年5月后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精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与民法典条文密切相关的经典案例,在书中呈现典型意义,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案例全文。通过本书,可以使普通大众了解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规范,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民法典专业术语很多,要加强解读”。 本书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杨立新、郭明瑞担任主编,数十位法学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民法典的庞大体系,就是建立在庞大的民法典术语之上的,可以说,民法典的概念就是民法典这座高楼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因此,正确理解民法典的术语,是学习、掌握、应用、宣传民法典的基础。全书依照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对民法典的基本术语进行筛选,依照民法典的规范性进行解说。在具体的词条解释中,既注重学术性、科学性,也关注通俗性、平实性,避免纯粹的学术定义。《民法典术语》正文按照《民法典》的编章顺序排列,文后附带中文名称索引和英文名称索引,便于读者检索使用。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收录全面,编排科学。依照国家立法机关的分类方法,将全书分为宪法·国家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大类,每一类下按文件性质、颁布时间先后顺序分块排列。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在书末附录了“拼音索引”,读者可直接按拼音顺序查找所需法律文件。 2.文本标准,内容准确。本书所收录的法律文本出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等刊物,并经认真校对审定,力求内容的标准准确。 3.修订及时,提供增补。本书每年更新一次,同时为满足读者需求,书末附《增补登记表》,对所有寄回增补登记表的读者提供不同类型的增补服务。 4.附加条旨,便于查阅。本书对所有法律条文精心提炼了条文主旨,可使读者一目了然,轻松查阅条文内容。
为了更好地帮助法官、律师、教师、学生及其他法律实务工作者系统全面地掌握民事执行的规范体系,快速、有效地查找民事执行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很好不错案例,法律出版社特邀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韩波教授按民事执行体例编写了《民事执行一本通》,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掌握和精通民事执行法。
电力工业是能源基础产业,电力设施是电力生产、输送、供应的载体。电力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了加强电力设施和电能的保护,维护全省供用电秩序,2010年11月25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将我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为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保障全社会电力可靠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对优化电能资源配置,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全面提高科学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