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机制是指依据一系列制度形成的,用以协调乡村治理主体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使之发挥一定功能的运作方式和运行机理。本书系统阐述了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乡村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主要内容包括:乡村治理机制的内涵是什么,其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应然功能是什么;当前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乡镇政府治理、村民自治和乡村社会自我调节彼此衔接互动的乡村治理机制如何运行,其运行机理是怎样的;当前乡村治理机制运行存在哪些困境,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全书由5章,共20篇论文组成。本书是作者为纪念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以当代中国的 三农 问题为主题,遴选了20篇公开发表的论文,编著成这本个人文集,作为作者探讨 三农 问题的阶段性总结。内容涉及当代中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的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粮食政策、农田水利政策,以及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等政策演变和历史。
政府是一种既古老又神奇的制度,它既给人们带来福利,又可能导致灾难。 《治大国若烹小鲜(关于政府的制度经济学)》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讨论了政府的起源和性质,政府的基本功奖惩民悖论,政府的演讲,政府在制度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政府,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小政府”的主张,作者探讨政府“如何小”的方法,并以“治大国若烹小鲜”为理想。
本书是一部理论、历史视野均极为开阔,分析深入,新见迭出、结构严谨的城市学研究论著,现由学者陈剑峰教授等译出。 全书分“构想城市”、“经济与城市”、“城市的分化与差异”、“公共文化与日常空间”和“城市政治与城市干预”等五个城市学的关键问题,选入国际影响的论述,全面呈现了目前国际上关于城市文明的经验与城市理论的成果。 本书的目的是找到更多的互通有无的新思路,这些思路存在于经济想象、富有文化差异和创造力的全球化以及通常被忽略了的政治行为之间的汇流中。这些分流与合流处恰恰是城市经验的核心,也是人类在第三个千年重新认识城市的新开端。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前没有古人后无来者。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很好。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
《向太阳 向光明:朱厚泽文存(1949-2010)》是一位思想家的文集。1949—2010 年间朱厚泽留下了大量文章、讲话及访谈录,本书从这些文稿中汇集了他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工作、文化及宣传工作、环境问题、二十世纪至今人类社会进程的思考,探讨中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路径,以及对全面深刻的改革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忧思。 当下语境,时代命题,历史眼光,洞见发展的症结所在,明白清晰的语言表达, 诸如这些方面都使得本书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书总结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的经验,探讨城镇化和改革新形势下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方法、措施,围绕“以人为本,自由迁徙,公平待遇”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改革统筹协调、改革成本分担和改革法制保障推进机制,分类分步骤推进户籍登记迁移制度、城市福利保障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本书收录笔者20余年来,不同时段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单元是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作出的社会学的思考。第二单元是对社会问题的理论探索。第三单元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进行的解释。第四单元是对各种类型的失范问题所作的理论分析。第五单元是对社会性突发事件作的理论探索。第六单元是对各种具体社会问题作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