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是一种夺取信息优势的作战手段和综合性策略,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作战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如何能占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控制和限制别国的信息,将成为和平时期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和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手段。信息战已成为陆、海、空三维空间战争之后的第四维战线,在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交战双方都要在保护己方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去设法破坏或摧毁敌方信息系统,从而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本书是“沈伟光军事战略研究丛书”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信息战的起源、特征、战略思想、战术手段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讲解深入透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完整性及理论性、知识性,对全面了解信息战,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普及新战略思想具有的帮助作用。
通过段构建逼真的虚拟空战环境是研究空战战术战法、武器作战效能评估,以及开展空战虚拟训练的基础。《空战作战环境仿真设计》以空中作战环境顶层设计和主要关键技术设计为主线,对空战作战环境仿真中涉及的信息环境、气象环境、电磁环境、地理自然环境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在构建空战虚拟作战环境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空战作战环境仿真设计》的编写以空战中的军事问题为牵引,探讨影响空中作战效能的作战环境,仿真作战环境的相关技术问题,并给出工程上的解决方案,注重军事、技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军事背景,技术性和实用性突出,对从事空战仿真系统设计、研制、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虚拟军事训练的教研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
《空间态势可视化与分析技术》共七章。章介绍相关概念;第二章在分析航天器轨道可视化需求,设计航天器轨道和星下线绘制算法;第三章研究空间实体可视化技术,剖析空间实体模型的结构及其解析、绘制方法,探讨基于军标的空间实体可视化方法;第四章研究空间态势虚拟对象的可视化技术;第五章研究全球海量地形的实时绘制方法,包括两个绘制算法和相关的海量数据组织、高分辨率输出等技术;第六章研究空间态势二维可视化技术;第七章研究空间态势分析技术,包括时间窗口分析方法、卫星区域覆盖分析方法,并对防御航天侦察综合分析进行探讨。 《空间态势可视化与分析技术》可作为从事空间态势可视化、空间态势分析等方面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战场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作战仿真等领域研究人员借鉴。
《维修保障数据建模与信息分析技术》围绕维修保障信息应用问题,研究了维修保障数据建模和信息分析技术。维修保障数据建模立足于为维修保障信息分析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来源,书中重点研究了维修保障数据采集需求确定技术、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数据建模技术、维修保障信息谱建模技术、维修保障数据采集工作体系建模技术等内容;维修保障信息分析以复杂性科学中的协同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了维修保障信息协同化分析技术、基于数据的维修保障信息分析技术、基于元模型的维修保障信息协同化支持模式等内容。 《维修保障数据建模与信息分析技术》可作为装备维修及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维修保障信息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近代早期(1500年-1763年)》巧描细绘地展示了战争艺术在残酷战争中的大裂变。探究在冷兵器时代打赢战争所需的独特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再现世界战争历史,为研究中世纪战争提供了一个详尽而生动的指南。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中世纪(500年-1500年)》巧描细绘地展示了战争艺术在残酷战争中的大裂变。探究在冷兵器时代打赢战争所需的独特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再现世界战争历史,为研究中世纪战争提供了一个详尽而生动的指南。
本书从系统模型构建的基本理论与指挥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系统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主要的应用数学模型、指挥自动化系统建模的现状和指挥自动化建模仿真技术,重点介绍了如何进行指挥自动化系统建模,特别对能够描述具有分布、并发、异步特征的系统的有效工具——Petri网和Petei网在指挥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门的介绍。全书共6章,包括指挥自动化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论、模型的构造方法、指挥自动化系统的Perti网模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评价模型与方法和指挥自动化的建模仿真技术。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指挥自动化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指挥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建设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围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这一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以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分析框架为基础,着眼军事需求生成、预先研究、型号研制、装备购置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等国防科技创新全过程,系统地分析了各创新主体要素,即政府和军队有关管理部门、军队科研机构、高校及地方科研机构、军工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中介机构等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成因,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制约军民融合战略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提出了推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改革路径。 本书适合于科技创新发展研究、国防科技和军事装备建设领域管理工作者、企业家、学者、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从战场可视化基本理论、战场可视化关键技术、战场可视化典型应用系统三个层次.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化战场可视化概述、战场可视化软硬件平台、战场可视化的图形学基础、战场二维可视化、战场地形可视化、战场实体可视化、战场特效可视化、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航天飞行任务可视化系统等內容,并配合了大量航天飞行场景可视化方面的实例。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科研和工程开发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炼完成的学术成果。本书可以作为军队院校指挥信息系统专业、军事航天专业、仿真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