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个系统工程,仍处在开创的阶段。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这本手册所编录的包括反映开创阶段的部分论文,多带有研究探索的性质,一定有许多需要完善、充实的地方。重新辑录这些论文的意义在于真实地反映测试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过程,阐述开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本意——目的是推广普通话,普及和提高工作都要加大力度。随着测试工作的开展,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将会对测试工作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规定,测试工作自然应贯彻执行正式下发的有关新规定。
《普通话语音发声》一书具体分为普通话、语音概论、字音准确的基础——声母、字音响亮的关键——韵母、语流声变、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声音弹性等十四个章节。每个部分对相关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讲解,并配有相关的练习,为学好播音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每个学习播音的学生以及需要掌握标准普通话的人的工具书。
本书最初是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之邀而写。奥斯陆学院(Oslo?College)社会工作系,其前身是挪威地方政府管理与社会工作国立学院。自1983年起,奥斯陆学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保持一种合作关系。后来,我们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学生和社会工作教育者可能也会为阅读到一本有关挪威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教科书而感兴趣。 ?? ?? ??在90年代,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正在日益扩大。我们学院与其他北欧国家的院校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我们希望将这种合作扩大和延伸到其他了欧洲国家和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每年春秀,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工作者参加在奥斯陆举办的国际项目(CIP)。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在这8周期间与来自各国的同行们交流思想和分享经验。 ?? ?? ??奥斯陆学院的研究所对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也抱有浓厚的兴趣。
《语言教学交际法》是一部介绍和评述语言教学新兴方法——交际法的学术专著,出版于1978年,至1996年已重印9次。作者H·G·威多森为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对外英语教授,的应用语言学家。威多森是交际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充分考虑语言的性质及其实际使用的基础上倡导了一种更为合理和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交际法。《语言教学交际法》对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作了系统、详尽的阐述,澄清了有关的疑问和误解。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指南(根据第六版考试大纲编写)》对第六版《大纲》的特点以及与第五版《大纲》的区别进行了详细分析,以第六版《大纲》中的样题和2011年试题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各种题型,提出对各题型的备考与答题对策,并提供了各题型的专项练习及讲解。《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指南(根据第六版考试大纲编写)》还提供了2012年至2015年全套真题及详细解析,对这几年的试题进行点评,并附上两套模拟试题。《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指南(根据第六版考试大纲编写)》最后附有帮助考生复习会话技能的常用词组、习语和惯用法表。
《第二语言的动态发展路径研究》旨在探寻第二语言发展的路径问题。《第二语言的动态发展路径研究》共分八章。第壹章简述第二语言发展研究的前期成果。第二章对比第壹语言发展与第二语言发展的异同。第三章探讨第二语言发展中出现的中介语现象和中介语理论。第四章梳理第二语言发展研究的视角和框架。第五章论述与第二语言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和理论。第六章重点介绍了动态系统理论(DST),这也是《第二语言的动态发展路径研究》在探寻第二语言动态发展路径中所选取的理论框架。第七章在剖析传统的第二语言习得观的基础上,引出基于DST的第二语言动态发展观。第八章给《第二语言的动态发展路径研究》结论,即第二语言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单向前行的线性的过程,而是非线性的、充满着变异的、既有习得也有磨蚀的动态发展过程。
《大?6000英语六级词汇随身带随时背》 1. 选词全面,以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为目标 完全收录CET-6近6000个词条,读音、释义、用法全收录,备考六级不再难。 2. 拓展内容丰富,讲解详细,高效备考 六级各类考点全收录:动词搭配+介词搭配+惯用短语+难点用法+核心例句+同义辨异+单词拓展。 3. 美语外教地道朗读,不看书也能背单词 超长700分钟音频,每个单词都采用“朗读+拼读+朗读”的录音形式,更有助于听读背单词 4. 便携版本,易于携带,随时随地背单词 便携尺寸,随时带,随时记,利用零碎时间,高效记忆单词不再难
《普通话口语交际》由陈晓云主编,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普通话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而编写,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内容主要为普通话基础知识及训练,包括普通话概述、声母和韵母及其辨正、音节、音变、作品朗读、命题说话、测试要求等;下篇内容主要为口语交际及训练,包括交谈、主持与致辞、求职应聘、谈判与推销、演讲与辩论等。编排体例上,普通话与口语交际两条主线并行贯穿整部教材。普通话训练部分,着重在掌握语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音节、音变及作品朗读的训练,使普通话水平与应试能力在各项基础训练中得到提高。口语交际部分,选材用例和训练设计尽可能贴近社会交往和职场沟通的需要,训练点尽可能选取职业院校学生的共性技能。同时,实践环节注重课堂教学训练、课外训练和日常口语交际相结合。全书尽量做到理论阐述系统全面,内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