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对心理形容词这样一个受限定义中的封闭词群进行了穷尽式的语义形式化研究,对心理形容词的量性特征进行了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研究;面向中文信息处理制定心理形容词的语义特征集(ID),确定了《心理形容词析义元语言基元表》;通过详尽的语形分布统计,明确了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的语义分布规律与层级,利用语义特征说明语义和语形的选择关系,为语形分布提供了语义解释;首次构建详尽的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的聚合语义网络。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计算语言学中,也可以用以分析诸种相关语法现象。
本书共分六章,其内容包括:表示处所的介词,表示时间的介词,表示对象的介词,表示方式和原因的介词等等,书中对近代汉语介词作了探讨。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可供相关学者及爱好者参阅。
本书的主要线索是:(1)理据是什么(概念论),(2)怎么样探究理据(方法论);(3)为什么要研究理据(本体论)。作为一部解释性著作,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通行语言学和语法学著作,对语言不作词类、句法成分、句型等的描写,而是以挖掘和阐述促动语言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规律运转的动因——理据为已任。
本字典收古汉语常用字4100余个(不包括异体字)。古今意义相同而且现代汉语中也很常用的字,古书中很少出现的生僻字和意义,古白话和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字和意义,以及诗词曲中特有的意义一般不收。并酌收少量的双音词,约2500多个。本字典附录有《难字表》、《中国历代纪元表》两种。其中《难字表》收2500余字,只有注音和释义,不举例,作为字典正文的补充。难字表中的字和正文的字统一列在检字表中。
《成语纠错手册》一书共收录国人容易弄错的成语1146条,错例1922条。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编撰体例,遵循“通则”。该手册与现行通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体例大致相似,便于使用者查验、借鉴。 第二,紧紧抓住汉字的“形、音、义”特点,去伪存真,指点迷津。 第三,就“事”论“理”,不唯上,不畏名。 第四,语言通俗易懂。 内容讲解详细,语言简单明了,体例直观,查找方便,是汉语言爱好者、学生和文字工作者等的有益参考工具书。
汉语词汇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文明的诞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不知发生了多少变化。在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之《汉语词汇的流变》这本书中,作者从词和词义、词义是怎样变化的、词义关系面面观、名称的新陈代谢、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五个方面展示了汉语词汇的流变,带领读者走进中国语言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