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学》收录了荣格的经典之作《心理类型》与《荣格自传》。《心理类型》是人格类型理论的源头,荣格的心理类型学发展出了社会人格学、威尔莱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科尔斯人格气质量表、艾森克个性分类、NEO-PI-R等多种人格理论;《荣格自传》中,荣格毫无保留地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一起探讨他那精彩的一生和他毕生研究的精神世界。阅读本书后,读者能够根据内心体验来了解自己、读懂他人,更好地探索心理世界的奥秘。
内容简介: 《动机与人格》(增订版)共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动机与人格》是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创作的心理学著作,全面讨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十六个章节系统地阐述了马斯洛关于人性、人的需要、人格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社会改革、促进健康人格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观点和理论。第二部分收录了马斯洛其他与动机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相关的文章,如《匮乏性动机和成长性动机》《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自我实现及其他》《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元/超越性动机理论》等篇目。
科普作家萨拉维茨生于一个美国犹太中产家庭,她在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时,不幸对药物成瘾,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美国戒瘾制度的阴暗面,此后20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改变成瘾治疗的困局。在讲述自己人生轨迹的同时,她从神经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药物学等角度,对成瘾的本质、原理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她发现,成瘾是一种学习障碍,每个人成瘾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根本不存在一种 一刀切 的戒瘾方式。与其说上瘾是一种堕落或心理疾病,倒不如它说是多种不同疾病的统称。只有了解每个人成瘾背后的不同因素和机制,才能深入成瘾的核心,终解开上瘾之谜。
《我敢举手回答问题了》托马斯有点害羞,但是近他的紧张情绪都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他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甚至有点不喜欢上学了。在父母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托马斯了解了社交恐惧是如何影响他的想法和情绪的,掌握了克服社交恐惧的办法和技巧。故事结束后,有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 麦卡勒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社交恐惧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结合托马斯的故事,进一步解读了克服社交恐惧的七个技巧和方法。 《作业,再也不会忘了》小学生安妮非常聪明,但是她上课不专心,学习不认真,总是丢三落四,漏写和忘记写作业,这不仅让她的学习深受影响,而且也让父母非常烦恼,她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安妮制订了有效的学校学习计划和家庭作业计划
本书是一本导论性质的著作,共三编,编人格研究导言,主要讨论本学科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两个基本问题: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识人格的途径。第二编人格研究范型,从人格心理学众多的研究范型中,选取了四种主要的研究范型,即精神分析论范型(包括经典精神分析论和新精神分析论)、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和现象学范型,对其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评鉴技术等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三编人格研究专题,对人格领域中的五个专题,即能力、利他行为、攻击、性别与人格以及人格与健康展开系统详细的论述。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社交天性》是社会心理学家马修·利伯曼解读人类“社会脑”的权威之作,它告诉我们为什么在充满合作与竞争的智慧社会中人们喜爱社交又相互连接,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如何得以发挥,书中处处充满了令人惊喜的洞见。 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善于社交,而有的人总是充满障碍? 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 心痛对人的伤害甚至超过头痛? 慈善组织如何激发人们的捐赠行为? 比金钱更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方式是什么? 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与他人合作,到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学习、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社交天性》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为我们讲述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这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的读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研究者们如何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还可以借助本书
《灵性逃避》作者罗伯特?奥古斯都?玛斯特斯,理性地批判了世人对当下某些心灵成长方式的误用,并运用心理学的见解,深入探讨了滥用这些方式的情形,以及用修为来掩饰那些未能解决或被忽略的心理问题,包括自我批判、明哲保身、将愤怒妖魔化,逃避处理痛苦的感觉、未解决的创伤,以及成长的需求,等等。若想提高自我察觉、与他人建立更完整、更具有同理心的人际关系,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意象是集体、文化和个体的心灵语言。始自荣格,历经110余年,几代荣格学派共同建构的 扩充 (Amplification),是打开意象之门的经典且标志性的方法技术,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它既是学者对文化产物与现象进行心理分析的研究方法,也是心理分析师必修的关键临床技能。本书基于对广博的文献与影音材内容简介料的质性分析,首次全面回顾了 扩充 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理论链、学术研究与临床实务,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如何研究文化产品中的原型意象;如何对临床心理意象进行工作;如何中国化。获得了适宜本土的中国化扩充创新模式,包括:应用于中国文化象征研究与意象个案概念化的三维/四维多轴互动模型;应用于临床工作的隐喻技术操作框架。
本书收录了黄希庭教授多年来探究时间认知(时间的无意识加工、时间知觉、时间估计、时间记忆、时间推理及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和时间人格共七个专题的学术成果,很多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书不仅有翔实的具体操作流程,还包括作者对该领域有关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景的治学感悟,具有重要的学术引领价值。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门专业课程。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心理的发展与起源,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性等心理现象与规律,心理学研究方法等知识。
人格研究中国化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中国人的人格。这要求研究者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社会文化上来解释人格研究所遇到的问题,这个立足点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书主要是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中华优秀人格的特质研究、时间人格研究,并尝试构建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中国的社区心理学。力图通过不断摸索,逐步建立起属于中国特色人格心理学的话语体系、研究视角和方法,为普世的人格心理学贡献我们中国学者的智慧。
本书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的终研究成果。全书共分5篇17章约48万字,在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现状、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国外先进的心理服务人员培训方法及中国文化背景的特殊性等基础上,对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提高心理服务效果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力图构建适合当今中国社会并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对时间的认知,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社会越发达,时间观念就越被重视。时间感或时间认知很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这类心理时间的性质,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设并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本书吸收现有心理时间研究中合理成分,对时间认知实验中涉及到的刺激变量、被试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兼容性和拓展性更强、具有很强创新性的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为理解人类的时间认知提供新的有价值的视角。
健全人格又称理想人格、完美人格或优势人格,是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有机整合,是个人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后天养成的成分作用较大。本书提出的健全人格结构理论是西南大学心理学学术团队深入中国实际,特别是深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关于君子的理论),吸收国外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合理因素而逐渐形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自我观以及追寻未来梦想的优秀品格,并在后提出健全人格的养成。本书对个体不断追寻和实现幸福的梦想,养成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杜安·P.舒尔茨、悉妮·埃伦·舒尔茨著的《现代心理学史(第10版)》是一部畅销30余年的经典心理学史著作!它以19世纪为起点,采用生动的传记式写法,对现代心理学史进行了全面介绍,因而备受赞誉。作者为心
恋和 癖由谁决定?抑郁与大笑、贪吃与厌食来自何处?谁掌控了弹钢琴和性高潮?老了如何才能不痴呆?什么才是让你健康长寿的秘诀?上瘾、精神分裂症、攻击、死亡或是进化,一切都由大脑说了算! 本书是荷兰 有趣、 独创性的大脑研究者斯瓦伯一生脑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关于这些工作的社会效应的讨论。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从大脑在母亲子宫内的孕育,到死亡后科研人员对大脑标本的研究,其间所包含的有关大脑功能和人类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此外,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诸多新颖而又蕴含着科学真谛的观点,例如,“生命并不只在于体育运动, 重要的是在于脑力运动”。书中那些 典型的例子,不仅及时传递了脑科学的 新发展动向,也让广大读者在 短的时间内对本书的内容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以说,这是一本极有价值的脑科学普及图书。读完这
本书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大约 20 种语言出版。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 领袖的影响力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是出于他们提出的论据,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名望。享有足够名望的领袖几乎掌握着权力。 用刀剑成就的事情,同样可以通过言语的力量达到。像不义之财、卑鄙的剥削者、可敬的劳工、财富的社会化之类的说法,总能打动选民的心,尽管它们已经被用得有些陈腐。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