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了那么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许多本土的、翻译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之后再写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呢?在开始《教育心理学》的写作之前,我们曾就所从事的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进行过多次讨论,讨论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讲述,以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讨论哪一本教材是的教材,既有并13于讲授也有助于学生的自学;我们也曾无数次地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的讲座之后被充满学习渴望的中小学老师问及推荐一本适合于教师阅读的读本。诚然,在过去30年中,我们曾读到过许多的教材,近几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许多出版社也出版了翻译的国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但是,的教材大多是2000~2005年左右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很快,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也不断产生更好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教育心理学
本书保持了原讨论稿的基本观点、体系和主要内容,另外也补充了我国新近的一些有关资料,并适当增加了国外包括欧美、苏联和日本的有用材料。本书的某些章节的内容同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略有重复,但为了保持体系的完整和内在逻辑,这是不可避免的。本书的内容较多,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在使用本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授课时数灵活掌握。授课时应以前七章和末两章为主,有关学科心理的各科则可择要计授。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等等,就教育心理学作了全面的阐述。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不仅可作为高校教材,同时亦可供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参阅。
本书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便使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其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辨证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毕业生发展的纵向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