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作者和成书年代已无法确定。大约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有位叫周希陶的学者,在教课之余开始研读《增广贤文》,除了删除原书中的病句和深奥的句子外,还增加了一些内容,并调整了语句次序,使相近的内容相对集中,从而使全篇的逻辑性大大增强,更便于孩童诵读。 这部只有数千字的著作,内容大致讲述的是人和人际关系、命运、处世以及对读书的看法,虽然部分章节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社会的胎痕,但同时却具有反映时代风云的历史作用。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句法交错,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而那些精辟的格言警句绝非凭空而出,它们或来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于民间俚谚俗语,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尤其值得注意
《二十四史(精选)》内容简介:“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尽管刀光剑影已在历史的尘埃中暗淡,鼓角铮鸣也已消散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史籍的光辉却穿透时间的阻隔,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段段古老的往事带到了我们面前。了解国史,领悟国史,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赋予我们的责任。《二十四史(精选)》从二十四史中撷取最精彩的篇章,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力图使读者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国史的耀眼光彩。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至德真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且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如“患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便均出自其中。该书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的典籍,属于诸子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意。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固国学之本,乃从儿童始。《声律启蒙》以历史典故、天文地理为依托,教幼童作诗属对,既学书本知识,久读亦能做朗朗上口之文;《弟子规》以青年为对象,规范其待人接物、求学处世之礼仪,尤其注重家庭与生活教育;《老学究语》针对成年人,以浅显通俗之语言,阐述人情世故,探讨人生哲理。三篇文章虽为三人所作,时间不一,但内容贯穿人生始终,因而辑录成一本。今人重读此书,必将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