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编辑《费丹旭集》包括了《依旧草堂遗稿》《二如居士赠答诗词》《东轩吟社画像》以及《附录》等四个部分。其中,《依旧草堂遗稿》为费氏身后友人汪鉽搜集而成,即吴淦跋所云‘《稿》为晓楼费君归道山后,其有汪剑秋搜故纸,汇而成编者’,于同治七年(一八六八)由振绮堂锓版。同治九年(一八七〇),胡氏退补斋又据振绮堂重雕。至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其孙费有容复托丁辅之以铅字排印行世。本次整理,以振绮堂本为底本点读,校以退补斋刊本。由于两本间差异极少,仅退补斋本于诗词各部卷首增入‘古今体诗’‘词’等小注(今为便于阅读,习用退补斋标目)以及古今体诗中‘纪游闲续旧时名’作‘纪游闲续旧诗名’等,故未出校勘记。 《依旧草堂遗稿》除了上述三种版本外,实际上还有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本。此本仍为振绮堂
《御制盛京赋:殳篆》是乾隆皇帝东巡盛京祭祖时所创作的一篇文学作品,用以追述先人的丰功伟绩,歌颂盛京地区的富饶,怀念佐命勋臣等等。并令臣工广搜载籍,据援古法,撰写成玉箸篆、垂云篆、柳叶篆等三十三体篆文,于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由武英殿镂板刷印。《御制盛京赋:殳篆》面世以后,因其高超的篆书书法艺术饮誉于世,不仅令人对那些只闻其名、难见其形的篆体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对后世的书法、篆刻、绘画及文字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重要的篆书临本。
《唐诗画谱》为明代黄凤池编纂。他从唐诗中选出五言、七言、六言绝句各数十首,请画家为之图、书家为之书,并付之于书版。明万历三十年至四十年间,武林(杭州)顾炳编印《顾氏画谱》,宛陵(宣城)汪君出版《诗余画谱》,及《唐诗画谱》行世,论之者评为「后来居上」。书中插图为当时名手蔡元勋所绘,而刻线稳健,刃锋不露,是美术欣赏和研究的稀有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