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   ( 14924 条评论 )
    • 周思成,汉唐阳光 出品 /2021-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 靖康之耻 。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 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 围城战 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法完整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金朝的治乱兴衰之缘由寓于叙事之中。 外部面临新兴势力的冲击,境内自

    • ¥32.6 ¥68 折扣:4.8折
    • 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马伯庸、罗振宇、虞云国鼎力推荐!新浪好书2019年度推荐图书!)
    •   ( 71720 条评论 )
    • 郭建龙 /2019-07-01/ 天地出版社
    •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 收复 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

    • ¥37.4 ¥78 折扣:4.8折
    • 赵宋:如是我见
    •   ( 524 条评论 )
    • 赵冬梅 著,汉唐阳光 出品 /2025-03-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由六篇讲座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单元: (一)《华夏群星闪耀时》是最简版的北宋政治文化兴衰史。上篇介绍北宋前中期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展现 帝制时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绩 。下篇讲述 大变法 如何造成了 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 ,是 最好成绩 的消失史。 (二)《东坡过岭》讲述 过岭 之后的苏东坡在惠州的快乐生活。《苏轼,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苏轼兄弟是如何看待司马光和王安石的。 (三)《帝制时期的王朝政治:我的想法和做法》试图从《白虎通义》等帝制国家官方树立、承认的理论文本出发,抽象出帝制时期王朝政治的理想形态,为不同王朝的政治史研究建立坐标。 (四)《传统中国,何为真实?》讨论了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古人所说的 真实表达 (或者说 实录 ),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 真实表达 ,真的是一回事吗?

    • ¥32.6 ¥68 折扣:4.8折
    • 庙堂之忧: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及北宋政局 正版自营速发 精美宋画插图 赠董其昌书作《岳阳楼记》长卷
    •   ( 14524 条评论 )
    • 鲍坚 /2020-08-31/ 天地出版社
    • 本书主线是讲述范仲淹传奇的一生,重点再现了范仲淹近三十年政治生涯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028 1038),政坛三起三落。他曾因直言上书、被人诬陷勾结朋党,三次被贬,但他从不在意个人得失,所到之处,不仅继续向朝廷提出各种改革意见,还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实事。第二阶段(1038 1043),御守边疆。1038年,西夏元昊登上王位,随即发动了对大宋王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西北边境压力陡增,范仲淹被重新启用,负责西北军政事务。他到任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进行兵制改革,提升军队战斗力,团结羌、吐蕃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固城防、修建城堡,从而保证了西北边疆的稳定。第三阶段:庆历新政(1043 1045)。1043年,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又将范仲淹召回京师,着手清除弊政的改革 庆历新政。范仲淹陆续提出了《答手诏条陈十事》等改革意见,

    • ¥34.8 ¥78 折扣:4.5折
    • 经纬度丛书·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
    •   ( 2868 条评论 )
    • 谌旭彬 /2024-08-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打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 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 的 繁华 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 ¥42.2 ¥88 折扣:4.8折
    • 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
    •   ( 1702 条评论 )
    • 张程 /2021-04-12/ 新华出版社
    • 《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穿越时光的隧道,揭开南宋的神秘面纱。西湖池畔的轻歌曼舞,奇巧精致的珍宝器玩,一叹三叠的宋词唱曲,灿若群星的英雄才子 更精彩的还是书中的那些事儿:面对外部的军事威胁,南宋人该如何实现复国的梦魇?一位位有心作为的南宋皇帝为何*终多走向了平庸、成为不问世事的 太上皇 ?南宋高度富庶的物质文化,为何却无法抵挡蒙古的铁蹄而悄然玉碎? 《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表现的不只是南宋王朝的奢华,还有她的挣扎、血性与骨气 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 ¥30.6 ¥68 折扣:4.5折
    • 宋朝的祛魅(吴铮强教授多角度对宋朝进行解读与祛魅,壹卷精选系列)
    •   ( 219 条评论 )
    • 吴铮强 /2025-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探讨宋朝历史、文化成就及宋代政治为中心,作者通过细致的史料分析,对宋朝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与祛魅,对传统史学中将宋朝单一化、理想化的历史叙述进行多元化的讨论。书中不仅讨论了宋朝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如皇权斗争、士大夫政治地位的变迁,还涉及了王安石变法、理学与政治的关系等重要议题。作者提出运用 文本与书写 的研究方法,以揭示历史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复杂联系。本书为理解宋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如何客观评价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32.6 ¥68 折扣:4.8折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 3 条评论 )
    • 李臣 /2025-08-01/ 新世界出版社
    • 本书以北宋末年的历史为背景,从联金灭辽这一导致北宋王朝由和平走向战争的关键抉择开篇,呈现北宋君臣面对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在战与和的泥淖中艰难挣扎,直至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全过程。 从细节入手,通过外交与军事两条主线的交替叙述,结合北宋的外交制度、政治制度等,再现: 以赵良嗣、马扩等人为代表的北宋使节在没有军事后盾支持的情况下,如何与辽金二国展开艰难的外交斗争,并最终收复燕京? 燕京收复后,面对脆弱的和平局面,北宋朝廷如何一错再错,最终引发宋金战争? 战争爆发后,面对金人的进犯,北宋皇帝、文臣武将以及普通百姓分别做出了什么抉择?实施了哪些努力? 是什么导致了北宋的最终灭亡? 立足《宋史》《辽史》《金史》《三朝北盟会编》《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籍原典,结合相关历

    • ¥35.1 ¥78 折扣:4.5折
    • 时刻人文·北宋的改革与变法:熙宁变法的源起、流变及其对南宋历史的影响
    •   ( 1226 条评论 )
    • 梁庚尧 /2024-06-03/ 东方出版中心
    •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两大问题为中心,一是对外关系,二是改革运动,而这两大问题又相互牵连。在对外的情势上,北宋承受着辽、夏强敌的威胁,当外患进逼时,让人警觉到内忧。由于华夏对外一向有 修德来远 的主张,北宋在取得对外和平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从内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 修德来远 的意义从维持和平的消极态度,转化为改革内政的积极要求。 《北宋改革与变法》主要爬梳北宋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的缘由、实施内容及其施政阻力与偏失,进而探究熙宁变法与北宋晚期党争激烈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法对于南宋历史的影响。本书将带领读者一窥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在宋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借此说明这两次改革事件是把握北宋政治史概观的核心议题。

    • ¥47 ¥98 折扣:4.8折
    •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   ( 1939 条评论 )
    • 苗润博 著 /2024-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今人所见契丹早期史实为三重滤镜下的图景:中原史籍立足华夏本位而塑造的他者形象,契丹王朝出于权力意志的自我建构,后世史官将前两者拼合、掺以己见而形成的线性追溯。三者层累交叠,最终折射出的光影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反映着过往的真实?《重构契丹早期史》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源流的批判性分析,透过权 威经典文本的缝隙,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力图呈现历史叙述复杂多元的生成衍化过程,发掘出此前罕为人知的历史情境与学术议题。借此典型个案,可望对中古民族史的研究理路加以新的反思。

    • ¥42.2 ¥88 折扣:4.8折
    • 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随机藏书票版)
    •   ( 1058 条评论 )
    • 谌旭彬 /2024-08-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打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 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 的 繁华 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 ¥42.2 ¥88 折扣:4.8折
    •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 1094 条评论 )
    • 王瑞来 /2024-07-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北宋真宗朝在历史上除了澶渊之盟,戏剧性事件很少,但在王瑞来先生看来,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二十几年,却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典型年代。宋太宗大规模开科取士,积累了能量巨大的士大夫阶层。到了宋真宗朝,士大夫政治全面登场,让皇帝的行政实权逐渐趋于虚化,演变出士大夫主导下的君臣共治这一历史形态。皇权在历史上权力结构中的角色,由此被重新定位。 本书是一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宏微相济的考察著作,以北宋真宗朝为剖面,完成了对中国历史上皇权问题的一次总体观察。书中讲述的真宗朝五位宰相,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宰相的基本类型,真宗朝所奠定的制度基础和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知识人。 本书文字通俗典雅,立论严谨,资料翔实,刻画生动,

    • ¥44.1 ¥98 折扣:4.5折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 87 条评论 )
    • 何冠环 著 /2025-03-01/ 重庆出版社
    • 《攀龙附凤》是一部研究北宋显赫将门潞州上党李氏兴衰的作品。通过皇室与功臣的联姻是历代王朝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宋朝皇室以武将起家,因此宋代将门众多,能攀龙附凤成为外戚将门的却是少数。潞州上党李氏入宋后,李处耘、李继隆、李继和、李昭亮祖孙三代四人相继建功立业,仕至高位,李处耘之女又贵为宋太宗皇后,使得这一家族兴盛一时,成为北宋时期兼具军功和外戚特色的著名世家大族。 本书根据详实丰富的史料,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李氏将门三代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功业。通过考述李氏将门百年的兴衰史,来考察宋代君主从宋太宗、宋真宗到宋仁宗,如何笼络与利用外戚将门,并利用其平衡文臣集团的力量。

    • ¥42.7 ¥89 折扣:4.8折
    • 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第二版)北宋哲宗、徽宗政治史 博雅史学论丛 中国史系列
    •   ( 1424 条评论 )
    • 方诚峰 著 /2023-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北宋哲宗、徽宗朝(1085 1125)的政治史。为避免将政治史简化为政治斗争史,本书从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入手,重新梳理了北宋晚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演变过程,进而试图理解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的特质。首先,全书始终围绕宋代 士大夫政治 这一大主题,说明其多层次的理想在北宋后期政治实践中逐渐异化的过程,而前人多所强调的党争、腐败等北宋晚期的政治困境,就是这一异化的副产品。其次,本书从技术与观念的层面,说明了帝制政治在北宋晚期展现的弹性与多元性,而非某种固定的趋势,这也是为了跳出泛论君权强弱大小的思路,寻找理解王朝体制的新方式。除订正初版疏误、补充若干新论证,还新增一篇附录,对近年来宋代政治史研究取径进行了总结。

    • ¥43.2 ¥90 折扣:4.8折
    • 杯中日月: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
    •   ( 194 条评论 )
    • 杨印民 /2025-02-04/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一部从酒文化的视角来解读元代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创新之作。作者以自己的博士研究为基础,综合文史记载与图像资料,深入发掘元朝酒史,勾勒出元代酒业、酒俗、酒政的多彩图景,并探讨元朝衰亡与皇室尚饮之间的关系。作者着眼于元代四大酒类 马奶酒、葡萄酒、粮食酒、配制酒的发展流变,细致梳理了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民间百姓及方外僧道的饮用酒风俗,并对元代酒肆经营、禁弛博弈、酒课财政等做了深入研究,生动再现了元代 遍饮天下酒 的大一统时代风貌。全书叙事流畅,图文并茂,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备,是一部颇具新见的元代社会生活史佳作。

    • ¥44.1 ¥98 折扣:4.5折
    • 君主、道学与宋王朝 方诚峰新书
    •   ( 785 条评论 )
    • 方诚峰 著 /202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君主、道学与宋王朝》从君主支配、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议题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态的特点。上篇先从史料中提炼了 枢机 与 委托 两种中国古代君主支配的基本模式,进而用 双重委托 概念为南宋晚期政治史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下篇将道学政治理论分为 明明德 新民 两截,分别探讨其对南宋政治实践的影响。前者从理论上的要求变为君道的现实,配合了君主支配;后者以 ?e矩之道 为核心,推动了道学家持续不断的省赋恤民行动,改变了南宋军事财政的形态。《君主、道学与宋王朝》希望摆脱将古代王朝视为粗放版现代国家的成见,从历史的逻辑把握宋王朝的形态。

    • ¥37.9 ¥79 折扣:4.8折
    • 宋代农业地理
    •   ( 450 条评论 )
    • 韩茂莉 /2024-11-26/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是对两宋三百余年农业发展及其地理分布的整体讨论,为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的历史地理学代表作。书中不仅宏观地指出农业生产对于宋代国运与民生的重要意义,而且立足于宋代自然环境、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区域差异,从人口、土地、农作物、水利、农业技术等方面,对宋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南地区、荆湖地区、川峡地区、岭南地区五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特征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的关系。本书建构了 农业地理 的研究范式,资料扎实、立论严谨,展现了宋代各地农业综合体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对宋代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 承上启下 的特征作了精准概括。本书有助于读者通过 农业视角 去观察两宋时期的政治变迁与经济发展,有着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44.1 ¥98 折扣:4.5折
    • 经纬度丛书·靖康之败: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
    •   ( 339 条评论 )
    • 赵大胖 /2025-0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发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败,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剧。本书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呈现宋金博弈与北宋靖康之败全过程。作者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太原军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乱的政治局面、将从中御的军事法度以及北宋当时一流将领人物的多次军事行动均有细致描摹,不仅再现了战场上的烽火刀兵,也给出了北宋何以失败之发人深省、层次丰富的历史解读。

    • ¥37.4 ¥78 折扣:4.8折
    • 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
    •   ( 2149 条评论 )
    • 徐富海 /2023-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为何一场基于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良好愿望的宏大改革终走到了初衷的反面? 为何在变法者眼中本为 利民 的政策却一步步地蜕变为 害民 的恶政? 为何一位清廉高洁、富有才智的治国能臣会在后世士大夫的口中成为北宋败亡的 罪魁祸首 ? 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今天,如何重新认识王安石变法?作者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全景式地展现了这场深入到国家社会的每一个环节、阶层和群体的历史变革的宏伟画卷和曲折命运;更围绕 为什么好政策变成了办坏事 这一核心问题,运用美国社会学家默顿 非预期结果 这一现代社会学理论和综合政策分析工具,分析变法涉及的人的问题、制度问题与政策环境问题,探究变法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及其反馈,解读变法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后果。

    • ¥37.4 ¥78 折扣:4.8折
    • 宋徽宗
    •   ( 2219 条评论 )
    • 任崇岳 /2022-06-01/ 岳麓书社
    • 从天才艺术家,到囚徒天子,是咎由自取,还是历史的误会? 从繁华汴梁,到凄苦五国城,褪去黄袍后,他又如何走完这一生? 本书以宋徽宗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勾勒出北宋末年风雨如晦的历史场景。也通过对宋徽宗等一个个人物形象的描述,揭示出北宋覆亡的潜在原因。 本书是历史与文学的高度结合。作者在全面掌握和吃透史料的基础上,披沙拣金,反复斟酌,以文学之笔触写历史之秘辛,叙事畅达,语言简洁,故事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贴近大众读史需求。

    • ¥32.6 ¥68 折扣:4.8折
    • 鸣沙丛书·居乡怀国:南宋乡居士人刘宰的家国理念与实践
    •   ( 187 条评论 )
    • 黄宽重 /2024-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透过《漫塘集》等多样史料,描绘了南宋士人刘宰丰富多姿的生命世界。刘宰长期居住于临准镇江,该地在南宋时期跃升为国防与转输重镇,但边区社会也因此承受着莫大压力。刘宰以乡贤身份,既努力推动多次社会公益活动,更积极串联官府与乡亲,凝聚群力以化解地方困境。刘宰的作为体现了士人的社会实践,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家国情怀。作者由个别人物和地区的微观研究出发,剖析环境与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影响,建构出更完整的南宋社会样貌,试图从与过往不同的视角理解南宋在中国历史转型期的关键地位。

    • ¥42.7 ¥89 折扣:4.8折
广告
鏂扮獥鍙f墦寮€鏃犻殰纰嶈鏄庨〉闈�,鎸塁trl鍔犳尝娴敭鎵撳紑瀵肩洸妯″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