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在本书中解释了如下问题:究竟是出于什么事件、哪些错误与何等失策,使这样一群法国人抛弃了他们的初心,不再向往他们视为神圣的自由,而甘心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成为世界霸主的奴仆? 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一个更加强大且更加专制的政府却从中诞生。究竟是什么使这个政府重新得以集权,让人们用极大代价换来的自由付诸东流,只留下空洞的表象?这个将普选权视为人民主权的政府,是如何让选举人不明真相、无从商议、无法选择?它是怎样将议会无声的屈从当作自由表决?同时,它又凭什么取消了国民自治权,对权利的种种保障,以及思想、言论及写作自由? 托克维尔的这部传世之作,让世人可以更理性、更开放地看待法国大革命。
本书介绍了从米诺斯文明至诸希腊化国家被并入罗马帝国版图这段时期的希腊史。叙述之路以米诺斯王宫和迈锡尼城堡为起点,穿过了黑暗的世纪,一直通往希腊城邦国家的开端,以及希腊文化在地中海地区的传播。僭主政治等统治形式、雅典和斯巴达、伯罗奔尼撒战争、马其顿的崛起、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以及*后的继业者战争共同构成了这部激动人心的小书。
公元前431年,*阿提卡海上同盟和伯罗奔尼撒联盟这两个实力相当的集团失去互信,势不两立。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雅典和斯巴达纠集其盟友为了争夺希腊内部霸主地位和东地中海的*统治权,而发动了战争。这场遍布陆地和水上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虽然中间有一些短暂的军备休战,但因涉及国家众多,以至后世学界称之为 古代世界大战 。 本书以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一部杰出的早期史学著作为写作基础,记录了这场跨越近2500年时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让我们见证了那场令人难以想象的希腊军事浩劫。
本书由美国历史学家玛丽 普拉特 帕米利所著。全书共分26章,每一章凝练却包罗万象,章节间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联 系,全部利用历史事件将俄国历史串联起来,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本书原名《罗马史》,全书共分十章, 以编年体的形式叙述了古罗马从罗马王国(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作品既展示了 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又揭露了一个一个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对权利的血腥争夺;既有对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宏观描述,又有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微 观描写,是一本有趣又严肃的罗马史。全书语言简练,叙述严谨,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力图呈现一本客观、真实的罗马史。
《欧洲文明史》是研究欧洲历史和文明史的重要书籍。全书共14讲,是基佐根据1828年在巴黎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加工而成。作者认为,文明由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两大事实构成。而这本书只限于社会历史,从社会的角度来阐述文明。作者用简练的文字概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公元5世纪写到法国革命前夕。内容涉及了罗马帝国覆亡时欧洲文明的不同因素;10世纪蛮族入侵结束,封建制度开始;5至12世纪基督教教会的状况及其历史作用 英国与大陆国家文明进程之异同;17、18世纪法国处于欧洲文明的领先地位等。
十字军东征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两百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而这一系列军事行动,在东西方之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造成了巨大的裂痕,时至今日仍对双方的关系产生着负面影响。本书着眼于欧洲中世纪史和近东、中东史上的这一*引人瞩目且影响深远的时代,将它的历史前提、背景因素、发展进程及后世影响,以生动的、概览的形式加以呈现。
19世纪起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政治地震,终结于*次世界大战。本书是一部言简意赅纵览19世纪德国史的作品,试图着重阐明的不仅是整个19世纪,还包括各种历史现象(诸如工业化、资产阶级的崛起抑或是民族建构)的发展进程和不同阶段。
1942年3月,二十五岁的幼儿园老师玛格达和将近一千位年轻妇女被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她们是批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女性。在集中营里,纳粹很快就发现,透过让囚犯每天自主管理住宿区,甚至是营地,就可以减少所需的守卫人数,同时,纳粹还可以利用这些 学员 来转移外界对他们的注意力。 玛格达就是这样一个被推选为管理组长的犹太囚犯。为了尽可能地拯救性命(哪怕只是少数几个人),同时又要避免过于 软弱可欺 ,她游走在刀刃边缘般的危险界线,以坚强的内心和机敏睿智,战胜了难民营恐怖和残酷的气氛,并与她所看守的妇女们,甚至是奥许维兹恶名昭彰的纳粹高级军官们,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她的睿智与坚强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她的故事是在残酷的生存条件下,对人性的脆弱、韧性和善良的深度探索。从集中营生还后,多年来玛
奥斯维辛 已经成为针对犹太人大屠杀的同义词,有超过100 万人在这座第三帝国*的集中营和灭绝营中被杀害,而它就坐落于二战期间被擢升为 德意志东部占领区模范城 的同名城市旁。在这里,秩序与犯罪相依相存。作者以凝练准确的笔触叙述了奥斯维辛的历史,其重点置于这里构成了灭绝政策与 占领生存空间 在时空上的融合。本书还专门讨论了受害者人数的问题,而且特别讲述了战争末期的罪行司法追责以及所谓的 奥斯维辛谎言 。
本书多角度地展示了十九世纪后期欧洲的社会画卷,追忆了一战前老欧洲*后的和平与繁荣,通过对伏尔泰、腓特烈二世、拿破仑三世、俾斯麦、威廉二世、弗兰茨 约瑟夫皇帝、弗洛伊德、普鲁斯特等人物性格、命运、事业的细致梳理和精到分析,作者对这一时段的历史进行了极富新意的解读,一个个被湮没的历史细节被呈现出来。书中,哈布斯堡大君主国超越民族与人性狭隘的高贵理想,维也纳优雅懒散的风气,上流社会耽于享乐而绝望的情绪;普鲁士帝国崛起于铁与血却成为遗响的黯然命运;罗曼诺夫王朝摇摆于东西方之间的彷徨;以及诸多政治人物在十九世纪的*后谢幕,距离今天的我们虽然遥远,却犹如天鹅绝响,具有激荡心灵的冲击力。阅读本书,我们未必能得到关于人生与世界的具体答案与知识,却仿佛经历了一次异常充实的古典之旅,体会当今社会
《看得见的世界史:葡萄牙》一书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葡萄牙历史读物,此书以故事性的体例讲述了不被大家所了解的葡萄牙这个南欧小国的历史,从葡萄牙的远古时代、辉煌的黄金时代、大革命时代、殖民帝国时代以至于现代国家的历史进程,对于葡萄牙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亨利王子、达·伽马、迪亚士、诗魂卡蒙斯、独裁者萨拉查、足球先生C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进行了重点讲述。揭示了葡萄牙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书中插配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并配以详细的图片说明,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葡萄牙历史的平台。
西班牙这个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在史前直至公元前3世纪的漫长时期中都未曾形成统一的国家。到了古代和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更是成为了古罗马行省并先后为“异族”征服和统治,经历了西哥特王国、后倭马亚王朝两个时代,以及南北对峙、此消彼长的再征服与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对世界的影响十分深远,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值得人们去学习、研究。本书采用故事体形式,从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开始讲述,一直追溯到海上称霸,到获得独立和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图文并茂地将西班牙的帝王将相、战火烽烟、文学艺术等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现,拉开了一幅具有西班牙独特风情的历史画卷。
本书作者伯恩哈德 迈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刻地再现了苏格兰从石器时代到当今的发展历史。这段历史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宗教,以及法律、日常生活和人的思想精神。此外,书中还记述了欧洲大陆对苏格兰的影响,以及苏格兰文化在欧洲大陆的传播。
《哈布斯堡王朝》是欧美史学界公认的权威著作。分为序言、引言、正文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由君主和君主制、国家、人民、对外政策四章组成,从崭新的角度解读了哈布斯堡王朝形成、发展、兴起、衰落的历史。泰晤士报认为, 这部著作角度新颖,视角独特,观点客观 。《华盛顿邮报》指出, 《哈布斯堡王朝》一书具有重要的文化特性,展现了欧洲重要文明的脉络。斯蒂德 亨利 威克姆在奥匈帝国工作生活了十年之久,见证了奥匈帝国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哈布斯堡王朝复杂公政治,以及背后的历史现实 。
本书以文字配图的形式更形象、更生动地描绘史实,结构方面采用宏观:与微觋相结合、阐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史实。总之,尽量在有限的篇幅内将欧洲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和重大事件逐个恢复原貌并呈现给各位读者。记录的是欧洲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历史, 全书分为四篇,共15章,将欧洲历史分为起源千古典时期、中世纪时期、革命与扩张时期和现代福利社会发展时期四部分,从欧洲大陆出现人类踪迹、名字起源讲述到欧盟改革、欧元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