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 488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Richard Hofstadter) 著,王静 译 /2025-02-27/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歌功颂德的东西太多了,没必要再增加一本。 霍夫施塔特 美国政治传统的缔造者,不单单有英雄与智者,也有贪婪的利益集团。他们,同为历史的主角。 本书选取了美国从独立战争到二战之间的十二个代表性人物和群体,包括开国元勋、杰斐逊、杰克逊、卡尔霍恩、林肯、分肥者、老罗斯福和小罗斯福等,娓娓道来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政治表现。这里没有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只有在信念与利益之间腾挪辗转的政治人物,他们的争斗与妥协,共同塑造了美国的政治传统。 一部了解美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经典之作。

    • ¥42.2 ¥88 折扣:4.8折
    • 改革年代:美国的工业霸主之路
    •   ( 168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著,李宁 译 /2025-02-1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工业经济狂飙突进,一个未来的工业霸主已呼之欲出。但在此之前,美国还需要解决贫富分化加剧、人口结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民粹主义问题。 本书讲述了约从1890年到1939年之间美国的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民粹主义运动,衰落的乡村对于城市化、工业化发起抗争。第二次是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进步主义运动,以反垄断、反政治腐败为核心。第三次则是罗斯福新政,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调和各阶层、各种族之间的利益。 这一波接一波的改革浪潮,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利益受损集团的诉求,凝聚了新的社会共识,让更多人分享发展的成果,也为二战后美国登顶世界霸主奠定了国内基础。 而今,面临新时代的民粹主义与阶级固化,美国能通过改革, 让美国再次伟大 吗?

    • ¥32.6 ¥68 折扣:4.8折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 1340 条评论 )
    • [美]温迪·A.沃洛森,[Wendy,A.,Woloson] 著,李兆天 译 /2024-08-2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死神来了,也要狂买便宜货!便宜货,让中层和下层也能享受 美好生活 。但,这样一个普通人也能、也会买买买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如何影响了身处其中的个体和社会? 这本书探索了便宜货如何征服美国人。自18世纪以来,各种便宜货便逐渐渗入美国人的生活。在全球工业生产与贸易体系的驱动下,各种家居神器、赠品、礼品、收藏品、新奇玩意儿源源不断地涌现,以各种真实或虚假的承诺,强势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大众心理乃至民族特性。 这不单是一部关于美国廉价商品的历史,也是一个关于欲望、消费主义与全球化的故事。

    • ¥33.1 ¥69 折扣:4.8折
    •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   ( 677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著,魏琦梦 译 /2024-05-23/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起源于英国,却在美国结出了格外丰硕的果实。 从内战结束到20世纪初,美国可谓 达尔文国度 ,达尔文的影响无出其右,但也随时间而呈现不同的侧重。大体以1890年为界,此前为镀金时代,美国经济狂飙突进,社会思潮以个人式的达尔文主义为主,鼓吹自由放任、适者生存、丛林法则;此后美国步入进步时代,美国国内矛盾加剧,集体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跃居主流,作为种族主义、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达尔文主义陷入沉寂,但 只要社会存在掠夺性,它便有可能卷土重来。

    • ¥32.6 ¥68 折扣:4.8折
    • 美利坚共和的衰落:总统扩权之源,共和衰落之谜
    •   ( 267 条评论 )
    • [美]布鲁斯·阿克曼Bruce,Ackermani)著,田雷 译 /2024-11-06/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反恐战争等一系列危机事件为总统扩权提供了借口,致使美国原本三权分立的政体逐渐失衡。总统以民意的名义掏空了立法和司法分支权力的同时,又动用 家臣 律师为他的夺权行为做合法性辩护。在这种危机政府和民调政府论调的双重加持下,美国总统走上了极端与集权的政治道路,民主政治要求的慎思明辨不但成为一句空话,更让民粹总统、集权总统成为一种可能。 白宫风云,府院相争,总统扩权,共和衰落。在本书中,阿克曼从制度运行的视角,通过对美国宪制中一系列看似孤立的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成功预言了21世纪的美国宪制危机,并试图在亡羊补牢前提出一系列可能降低前路风险的改革。

    • ¥33.1 ¥69 折扣:4.8折
    • 裂城:美国城市的贫穷与繁荣
    •   ( 43 条评论 )
    • 美〕艾伦·马拉赫 著,高舒埼 等译 /2025-01-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在本书中,城市规划专家艾伦,马拉赫生动描述美国老工业城市衰落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以及它们经历的难以预测且情况各异的复兴。作者介绍了当前影响城市复兴的重要人口因素一一向往城市生活的干禧一代、移民和不断减少的中产阶级群体,进而揭示这些城市的不均等、不平等复兴历程,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日趋严重,那些拥有较好的就业与公共设施的地区往往最先得到复苏,而其他地区依然在衰退中苦苦挣扎。书中涉及全美各地的城市,包括底特律、匹兹堡和巴尔的摩等,从多个维度上展现了美国城市中的不平等现象,并深入研究背后的成因,提出关于老工业城市的一系列复兴策略和方向。

    • ¥42.2 ¥88 折扣:4.8折
    • 美国南北战争回忆录(精装全2册)
    •   ( 2853 条评论 )
    • [美]U.S.格兰特 著,刘文艳 孔令会 译 /2021-11-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战争回忆录,他既是此次战争的亲历者,也是此次战争ZUI详细的记录者,收集了大量手资料。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对美国南北战争客观、公正、真实、详尽的描述,但又不乏个人情感的流露。阅读本书,了解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跟随格兰特将军亲历战争的真实场面。全书全彩印刷,图文并茂,200余幅珍贵战争图片,展现这段弥漫着硝烟、充斥着杀戮、上演着戮战的美国内战史。本书曾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的50本书之一。

    • ¥43.9 ¥196 折扣:2.2折
    • 香蕉的报复:洪都拉斯的环境代价,美国的消费增长
    •   ( 273 条评论 )
    • [美]约翰·索鲁里John,Soluri)著,余晓娜 译 /2024-08-2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香蕉共和国 、经济殖民、拉丁美洲、人类学、环境史、外交、消费主义 《香蕉的报复》揭示了平平无奇的 香蕉 是如何推动洪都拉斯的环境变迁,并引起美国的消费增长。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香蕉生产的扩大,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洪都拉斯逐渐建立起垄断地位,需要更多的土地,当地人因此被驱逐出他们祖先的家园。不止于此,洪都拉斯人的劳动逐渐被商品化,他们被迫成为出口经济的奴隶。 索鲁里将洪都拉斯的环境恶化和单一经济归咎于现代国际资本主义的影响。当时,跨国公司将种植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旨在充分剥削、赚取利润。在洪都拉斯香蕉产业中,美国跨国公司(如联合果品公司)这类组织严密、财力雄厚的企业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国际垄断资本的势力在政治和自然环境方面,对洪都拉斯实行着全面控制。跨国资本控制了当地铁路,改变了景观

    • ¥42.7 ¥89 折扣:4.8折
    • 亚美尼亚史
    •   ( 106 条评论 )
    • 亚美莫夫谢斯·霍列纳齐Movses Khorenatsi)著,迟文成 谢军 龚振林 译 /2024-06-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亚美尼亚史》一书是由公元5世纪亚美尼亚伟大的史学家莫夫谢斯 霍列纳齐创作的一本书写亚美尼亚历史的学术著作。本书包含了关于古代亚美尼亚传说的独特材料以及关于邻国历史和文化的大量数据,揭示了亚美尼亚这个拥有古老文明国家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亚美尼亚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开拓与建设,以及他们对全人类进步所做的贡献。《亚美尼亚史》一书中所记录的亚美尼亚历史被广泛采用,其中关于亚美尼亚望族马米科尼扬起源于中国的传说在亚美尼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 ¥44.1 ¥98 折扣:4.5折
    • 美利坚 : 背着猎枪的拓荒者
    •   ( 2557 条评论 )
    • 杨白劳 /2020-10-01/ 现代出版社
    • 美国以契约精神立国,以拓荒者的精神塑造国家气质,但在国家成长过程中,双手却沾满令后人诟病的种族主义血污。它也是一个幸运的国家,不仅在两次几乎毁掉人类文明成果的世界大战中,都得以远离战火,而且借助战争,一次次地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二战后其更是成为两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至今在全世界炫耀武力和肌肉。本书讲述了从美利坚的建国到 911事件 这段时间的美国历史,涉及了有关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外交思维,流行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细节,正是这些历史细节,塑造了当下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成为我们解读美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 ¥31.2 ¥65 折扣:4.8折
    • 波托西 : 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全球视野与物质文化史”丛书第二辑新作)
    •   ( 342 条评论 )
    • 克里斯·莱恩 著 /2022-10-01/ 工人出版社
    • 1545年,在玻利维亚高地一座荒凉的红色山峰上,一位印第安预言家发现了富银矿砂。西班牙人继而在此找到了一条富矿脉,缔造了波托西作为 帝王之城 的传奇。波托西是一个由土著工人、女性商贩、非洲奴隶等普通居民,以及与他们一道居住的精英商人、精炼厂厂主、富有寡妇和皇室官员共同构筑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富有活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波托西: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讲述了这一传奇矿业城市的兴衰。在波托西从16世纪闪耀兴起直至19世纪黯然衰落的历史进程中,学者克里斯 莱恩阐述了白银对于全球经济变革的推动作用,并通过对发展中超限度与破坏性行为的生动描绘,揭露出人类在矿尘飞扬背后残酷无情的诸多过往。

    • ¥34.6 ¥72 折扣:4.8折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 109 条评论 )
    • [西]安迪·罗宾逊Andy,Robinson)著,刘楚宁 译 /2024-10-3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不发达并非发达的一个阶段,它是发达的后果。 1971年,《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问世,成为拉丁美洲 60年代 集体记忆的沉淀。 在加莱亚诺写下巨著的年代,这片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由残暴的亲美军事政权所掌控。21世纪之初, 粉红浪潮 席卷拉美大地,为了消除贫困和极端不平等, 加速增长 成为共识。在这个资源日益减少的时代,在这个资源无比丰富的大陆,出口原材料并由此获取外汇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快途径。 然而,历史面临着重演的危险。全球资本主义力量对拉丁美洲造成的破坏,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也发生在对人类灵魂的践踏上 传统的 和谐生存 理念正消失殆尽。政治势力交替,拉丁美洲的命运为何依然如故?被切开的血管怎样才能愈合?

    • ¥37.9 ¥79 折扣:4.8折
    • 阿根廷简史
    •   ( 22 条评论 )
    • (墨)巴勃罗·扬科列维奇 /2024-10-0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阿根廷建国两百余年,但人类在其现有领土上居住的历史十分悠久。本书从人类在该地居住的远古历史开始,直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将这一漫长的编年史分七章论述,对应四大时期:原住民开拓时期,殖民时期,独立进程及国家建立时期,现代及近年。每一章皆由该领域专业学者执笔,要言不烦,突出重大历史事实和制度、经济、文教上的变迁,从阿根廷本国人的角度近距离探视不同历史时期的阿根廷,为读者勾勒一个真实的阿根廷。

    • ¥33.1 ¥69 折扣:4.8折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征服美洲
    •   ( 284 条评论 )
    •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编著 /2023-06-30/ 现代出版社
    • 本书从大历史视角讨论了欧洲人对美洲的发现与征服,如何改变了美洲、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全景式还原欧洲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与殖民,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文明交融碰撞和种族灭绝;从社会学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还原美洲原住民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的瓦解。并全程解读了首个全球性殖民帝国西班牙的崛起。 同时以丰富的考古发现、古典文献、建筑以及各种文物真迹、复原图、地图,全面地再现玛雅等美洲文明的瑰丽、奇幻和未解之谜。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

    • ¥42.2 ¥88 折扣:4.8折
    •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322 条评论 )
    • (美)汉普顿·塞兹(Hampton Sides) 著;马睿 译 /2017-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世纪末,探险家们着迷于全世界专享一块尚未标记在地图上的神秘区域——北极。1879年7月8日,美国探险船“珍妮特号”从旧金山起航,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了迈向未知世界的探险。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生动讲述了19世纪后期著名的“珍妮特”号极地远征的惊险故事。作者汉普顿?塞兹有幸获得当事人留下的私人书信、航海日志,尽可能地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每位探险成员的个性及心境。另外,通过书中描述的媒体对独家新闻的争夺与渲染、隐藏在探险背后的帝国主义扩张、日益突破进步的科学发现与科技发展,本书为我们描绘出19世纪末迷人而充满惊奇的图景。

    • ¥38.2 ¥82 折扣:4.7折
    • 中产阶级与美国社会转型研究(100余幅珍贵历史图像资料,探究美国现代化之路的成败与得失)
    •   ( 84 条评论 )
    • 孔祥宝 等著 /2024-05-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主要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兴起以来, 中产阶级 概念的出现、发展及其流变,以及中产阶级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一步步向新中产阶级、职业中产阶级转变?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和分化,随之而来的阶层变化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产生了何种影响?du特的中产阶级文化在兴起与扩散过程中,美国公民身份认同如何悄然形成? 本书作者分别从农民、白领、劳工、妇女等四个方面入手,以大量历史数据兼各种例证,既有对美国中产阶级形成过程的描述总结,也有对其中转变原因的论述剖析,同时也对随之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分析点评,并以四分之一篇幅探讨了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深度剖析美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成败与得失,可谓quan面且深入。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立证严谨、观点全面,同时文字平实

    • ¥37.4 ¥78 折扣:4.8折
    • 他乡暖阳:美国大迁移史
    •   ( 924 条评论 )
    • (美)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周旭译 /2019-01-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当生活无以为继的时候,他们继承了人们数百年来的传统,继续抗争下去 就像反抗英国暴政的清教徒一样,就像俄克拉荷马州风沙弥漫时,移居美国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人一样,就像没有东西可以充饥时,奋起反抗的爱尔兰人一样,就像纳粹肆虐时,不甘屈服的欧洲犹太人一样,就像在俄国、意大利失去土地,远赴重洋寻求更好生活的人一样。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是,故事中的人物都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他们仍希望到新世界开创更好的生活。他们和历史上那些前赴后继追求自由的勇士并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他们离开了南方。 20世纪的黑人大迁徙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它对非洲裔美国人和美国的意义不亚于南北战争中林肯解放黑奴,这次大迁徙重新塑造了美国的历史,不仅改变了北方,也改变了南方。它迫使南方人重新寻找自己的灵

    • ¥34.3 ¥98 折扣:3.5折
    • 伪造的共识:1921—1953美国的国家愿景与科技政策之辩
    •   ( 163 条评论 )
    • [美]大卫·M.,哈特David,M.,Hart)著,陈彦坤 译 /2024-09-04/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45年7月,范内瓦 布什向杜鲁门总统提交了《科学:无尽的前沿》 这一报告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奠基之作, 科学是政府理应关心的问题,政府对研究的支持,乃是发展公共福利之必需 成为所谓的 战后共识 。 然而,这一报告或许掩盖了更复杂的现实和更曲折的发展道路。 战后共识 的形成糅合了相互竞争或对立的愿景,经历了无数的妥协、试错甚至彻头彻尾的矛盾。从1921年到1953年,影响领域相对局限的科技政策却搅动了美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和重大事件。 这场漫长的讨论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而画上句号,真正的 战后共识 诞生了:大笔国防资金的投入消弭了政策分歧,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让政治和经济思想界变得沉寂。

    • ¥37.9 ¥79 折扣:4.8折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 99 条评论 )
    • [美]迈克尔·A.韦尔内Michael,A.,Verney)著,隗雪燕曹馨予王璐 译 /2024-08-2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长期以来,欧洲把海上勘探作为帝国扩张的有力工具。自 15 世纪起,航海探险越来越多。除了获取权力和财富,这类航海还提升了国家声望。 早在美国内战前,美国白人就非常渴望在欧洲获得 声望 或 品格 。殖民时代以来,他们就感到这里文化贫瘠,尤其在艺术、文学、科学和时尚方面不及欧洲。尽管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但美国白人在传统的欧洲大国面前仍感到自卑。许多美国人相信,进行像欧洲一样的探索将为美国在国际上赢得梦寐以求的尊重。 美国从独立后到内战前进行了 17 次海外探险,其动机与欧洲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书从其背后的动因入手,讲述了在知识、商业、文化、宗教、奴隶制扩展和外交驱动下的 7 次典型探险,也阐释了这些行为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造成的影响,以及为何国家性的海外探险在内战后几乎销声匿

    • ¥42.7 ¥89 折扣:4.8折
    •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美国向西领土扩张史
    •   ( 387 条评论 )
    • [美]乔治·皮尔斯·加里森 /2022-10-2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详细解读了1841年到1850年间美国从法属路易斯安纳往西到太平洋流域的领土扩张历史,指明了为西进运动带来推动力的真正力量,以及这些力量是如何运作的,也论及对西进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社会结构的变化、移民的心理状态、少数族裔的状况、妇女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有哪些因素推动了西进运动?美国扩张领土的方向有哪些?缅因州的边界争端问题*终是如何调整的?得克萨斯宣布独立,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终是如何一步步被美国兼并的?美国和英国是如何通过一系列谈判*终解决俄勒冈问题的?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外交关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终又是如何发动了战争,解决领土控制权问题的?1840年、1844年和184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都发生了哪些影响美国历史的事件?威尔莫特但书的真正起源是什么?约翰 泰勒和辉格党关系破裂,真正的责任是什么

    • ¥33.5 ¥69.8 折扣:4.8折
    • 三角工厂大火:146人,纽约,真相与变革
    •   ( 46 条评论 )
    • [美]大卫·冯·德莱尔David,von,Drehle)著,刘怀昭 译 /2024-11-13/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11年3月25日,纽约,格林尼治村三角女装厂。因为一场大火,146名工人失去了生命,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年轻的移民女工。 在制衣业蓬勃兴起的时代, 衫群大王 布兰克和哈里斯成了资本赢家,而 血汗工厂 的另一方,则是罢工队伍中的年轻工人们。女工正在成长为新时代的女性。然而,看似偶然的一场大火改变了一切。几分钟的时间里火势蔓延,消防队员无法救出被困在工厂里面的人,只因为梯子不够高。于是街上的人们惊恐地看着火海中的工人纷纷跳楼。而火灾发生后,各方政治势力风起云涌,进步人士四处奔波, 法庭魔术师 马克斯 斯德沃巧舌如簧却使两位资本赢家成功脱罪 真相逐渐模糊,改革依旧艰难。 在这本娓娓道来的生动小书中,美国记者德莱尔通过挖掘大量珍贵史料,精彩还原了三角工厂火灾这一历史事件现场及其背后的时代真相 工人罢工、女权

    • ¥37.9 ¥79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