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历史,可用四句话加以形象的概括,那就是“生于动荡,立于国难,少壮挫折,中年复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引进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其时军阀割据,动荡不安;此后抗战八年内战四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开拓者们就是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辛勤耕耘,筚路蓝缕……沧桑百年,斗转星移,现在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可以说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虽然如此,然而如上所述,面对当前国内外悄然兴起的文化自觉和无所不在的文化诉求,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无疑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学科的建设,如何在融入国际学界的同时努力实现本土化,如何普及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以提高国民的教养和素质,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应用研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等,均为重大而紧迫的谬题。本丛书的问世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本《丛刊》的资料搜集和编辑整理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地区和单位集体进行的。早在解放初期,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各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开展民族工作,就曾组织民族研究方面的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情况进行过调查。l956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秉承党中央指示,进一步组织了若干调查组,对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和历史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58年,在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单位,在编写《少数民族简史》、《少数民族简志》、《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过
本书以先秦、秦汉时期的羌人历史为研究对象,利用新近出土文献及资料,深入探析了羌人在我国文明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大禹与羌人的关系,商周出土文献中的羌人及其社会活动,东、西羌的形成,出土文献所见羌人种属,早期羌人的社会生活等问题,系统描绘了早期羌人的形成、地望、种属、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历史面貌,补充了学界对早期羌人历史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出版价值。
自1840年至1949年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深重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各族人民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革命斗争史。我们在研究1840年至1940年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的过程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指导,来对这一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之下中国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进行全面、公正和客观的考察和评价。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采用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纵的方面以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太平天国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全国性的革命斗争为主线,充分介绍和反映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横的方面重点探讨近现代史过程中少数民族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落后统治、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阴谋活动的重要的
本书从新的民族社会学理论入手,对靺鞨族群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的梳理,同时对靺鞨族群的两大支系——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的兴起、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较前人更为深入地阐明前者建立渤海国的历程,渤海的族群问题及演化;后者的两次勃兴及其与女真族群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起源,今人并无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可资参阅,因此一般都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考证:一是考古发掘,二是历史传说,三是对中华古文字的探索研究。《古文字诠释中华民族起源》侧重于第三种,中华文字是带有象形特点的表意文字,它往往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因此它保留了古代许多事物的生动形象。中华古文字又是华夏先民,在自己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智慧萌发的结晶。《古文字诠释中华民族起源》在介绍上古社会历史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古文字源流分析,来佐证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真实性,来诠释“中华民族”形成,“中华民族”的兴起以及“中华民族”的发源。
本书从新的民族社会学理论入手,对靺鞨族群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的梳理,同时对靺鞨族群的两大支系——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的兴起、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较前人更为深入地阐明前者建立渤海国的历程,渤海的族群问题及演化;后者的两次勃兴及其与女真族群的关系。
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这些正是藏学研究产生、发展的最根本条件,也是藏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华大地上成长发展起来的这门人文社会科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显学。为了展示中国藏学研究的成果,加强同世界同行的学术交流,促进藏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为西藏和其他藏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领导下,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现代中国藏学文库》丛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藏学家(包括港澳台学者)的学术专着;具有重要价值的藏学文献(包括现代学者辑录的历史文献);译成汉文的藏文学术名着;获得博士学位的藏学论文(对於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酌情予以收录)。所有收入的论着,均以学术价值为惟一衡量标准,文学作品、游记、通俗读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