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讨论国民性问题的专著,是日本近代以来关于“国民性”讨论占有重要地位的一本书,历来评价很高,至今仍有深远影响。近年日本畅销书《国家的品格》在内容上就留有该书的痕迹。本书从“国民教育”的立场出发,面向日本普通人来讲述本国“国民性”之来龙去脉。全书分为十章:1、忠君爱国;2、崇祖先,尊家名;3.讲现实,重实际;4、爱草木,喜自然;5.乐天洒脱;6、淡泊潇洒;7.纤丽纤巧;8、清净洁白;9、重礼节,讲礼法;10.温和宽恕。书中虽然不回避国民“美德”中“隐藏的缺点”,但主要是讨论优点,具有明显的从积极肯定方面对日本国民性加以“塑造性”叙述的倾向。
《沈阳蒙古族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真实地记述沈阳地区蒙古族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运动的记述,以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 《沈阳蒙古族志》原则上按现行市直各部门承担的任务,以事类或近类合并的办法设立章节,各章节内容编排力求合理,避免重复;间有交叉者,均按各章节特点有所侧重。志书体裁包括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有突出业绩的在世人物以事系人入志。《沈阳蒙古族志》结构原则上设章、节、目3个层次,事以类从,横分纵述;全志设十六章,加以凡例、后记,辅以目录、大事记、照片、领导题词等。
本书对古代来华犹太人和开封犹太社团做了简要的评析,为研究近代来华犹太人做了必要的铺垫。本书没有停留在“近代”,而是进一步研究现代中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在华犹太人,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犹太人来华新高潮和在华新犹太社团、群体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本书不但研究“来华”犹太人,而且研究他们离开中国后在全球范围形成的“中国犹太人”群体。本书还对来华犹太人研究逐步成为学术和公众关注热点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所具有的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的意义进行了阐析。
本书以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一支——阿拉善蒙古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限大体上从蒙、元时期至清王朝灭亡。一方面,对阿拉善蒙古历史发展进行纵向考察,从探究阿拉善蒙古的源流及其先祖的活动轨迹开始,直至该部蒙古的形成,通过时间线索进行梳理,以期从总体上对阿拉善蒙古的历史有所把握。另一方面,分专题对阿拉善蒙古发展过程中的若干横断面进行深入探讨。
无论是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打造了众多曾经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的冲击和城市的转型,很多上海老品牌面临经营危机,有的不断突破寻求复兴,有的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本书试图追随历史的脚步,选择五六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上海老品牌,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图片,图文并茂地还原这些上海老品牌的发展之路,以点亮城市的名片,唤起国民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梳理和分析,力图为上海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提供智慧和力量。
《孰言吾非满族》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通过多点田野民族志和多视角的研究,阐释了满族从“满洲”到“旗人”再到“满族”的过程,并通过揭示“满族”这个民族范畴的政治性与实利性,勾勒出具体的“满族”图像,回答了谁是满族,他们如何认识自身的历史,他们的认同依据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本书是吕先生所著专史之一。按族群分章节,在“总论”之后分为十二章对汉族、匈奴、鲜卑、丁令(回族和突厥)、貉族、肃慎(满族)、苗族、粤族、濮族、羌族、藏族、白族十二支族系分别叙述,从其起源讲到演变、消亡,并讨论其各个支系的变迁。对于各个族属的起源及历史演变,根据各种史书典籍,分别加以考证和讨论,对于不同族系之间的关系,也努力做出清晰的交代和说明。
《蒙元时代的蒙古族文学家》主要内容包括:蒙元时代蒙古族文学发展概貌、蒙元时代早期的文学发展状态、蒙古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元代帝王诗人、元代前期的蒙古族文学家、元代蒙古族文学家中的两位忠烈等。
《中央军传奇》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再现了国民党中央军从成军到覆灭的历史,并且对中央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立场进行了客观的讲述,如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民族而浴血疆场,解放战争时期充当蒋家王朝的打手和反共的急先锋。 同时,本书还反映了国民党中央军各级将领的作战指挥艺术和性格特点,展示了他们的谋略、勇气与狡猾,其中既包括陈诚、胡宗南、汤恩伯等枭雄,也包括杜聿明、孙立人、王耀武等名将。
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彝族腊罗巴支系亲属制度的实践状况。运用谱系调查的方法,笔者在较长时段的参与观察和访谈中搜集了大量的亲属制度材料,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亲属制度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 从身体表征系统出发,笔者揭示了腊罗巴人血缘传递的基本观念,并在确定他们社会血亲性排斥范围的基础上,框定其社会血亲及姻亲的范围,以及陈述了与此相匹的居住形式、财产传递和亲属称谓,进而在学术上对该支系的亲属制度系属做了定性分析。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10月21日在主持十六届中央政汉局第16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学习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有关民族问题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为做好民族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深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驾驭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那些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