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林则徐的上司,曾国藩的楷模,左宗棠的亲家,胡林翼的岳父,道光皇帝的“干国良臣”。他为官清正廉明,勤政为民。道光皇帝称赞他是“本朝自于成龙以来又一值得为群臣学习的清官”。 陶澍(1779-1839),湖南安化人。字子霖,号云汀。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山西、福建按察史,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两淮盐政,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谥“文毅”。 他办漕务,创海运;治盐政,行票法;饬吏治,除弊政;修水利,杜河患;禁鸦片、强海防……殚精竭虑,终至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他是湖湘理学经世派的实干家,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理财家、诗人和爱国者。清末的清流家张佩纶评价道:“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大清良臣陶澍》以翔实的史料、流畅的笔触,艺术化地再现了晚清风云变幻的政治危局中,大清良臣陶澍忧
曾纪泽是晚清外交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博通西学、会讲英语,担任大清国驻外公使八年,立功无数,却累遭保守派弹劾和慈禧太后申饬。回国后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为百官和太后所难容…… 《虎口索食人:晚清外交家曾纪泽》从曾纪泽起复写起,按时间顺序,生动地再现了与法国修约、到俄国改约、中法战争、与英国交涉洋药税厘等重大事件的全过程。 曾纪泽是大学士曾国藩之子,在那个“八股取士,说洋话为耻”的时代,他是官宦子弟中绝少的几位懂英文、通西学者之一。 他受命赴俄国去改已订之约,对俄外困境和国际局势熟谙于心,加上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军队后盾,巧妙运用外交技巧,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清王朝的一位敢“探虎口索已投之食”并获得成功的人。 他与俄国签订的《中俄伊犁改订条约》,不仅被列强视为国际外交史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包含“黎明时”、“京城梦”、“创湘军”、“戎马情”、“进退中”、“督两江”、“荣军威”、“捻军逝”、“残烛照”、“故土殇”十章和“结束语:齐家,治国,平天下”共十一个部分。作品以曾国藩的一生为线索,描写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和以理治学之方,包括其心理的变化、精神世界的塑造、行为的现实还原,等等,通过细致入微的诸多描述,突出曾国藩在为人、治家、治学、治军方面的修养和成就,刻画出曾国藩这一平常而不平凡的历史人物形象。
刘晏与杨炎是活跃于同一舞台上的两位政治家。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政治动荡、赋入不继,他们先后进入中枢,致力于财赋体系的调整与重构。刘晏建立了以榷盐法为核心的新的间接税体系,使间接税的地位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杨炎则废止了积弊已深的租庸调制,制定了统一的两税法,使中国古代的直接税体系由税人向税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两人的经济思想与经济实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遗憾的是,两位政治家之间却存在着种种的分歧与芥蒂。先是杨炎构怨,刘晏蒙冤于忠州;继而杨炎又殃及自身,被赐死于远流途中,给后人留下诸多感慨。
元四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之前的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多注重图式的构成和意境的营造,表现的是春夏秋冬、四时朝暮、风霜雨雪等的季节更迭、时序变化及气候特征,而元四家则一变为注重绘画的表现形式,更重视笔墨,探索并创造了多种技法,使其在造型状物、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得以加强,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审美情趣,从而将笔墨提升到绘画的位置,经明清两代画家的进一步倡导与发展,几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开创了明清乃至近现代中国画以笔墨为中心、以抒发画家个人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为目的的层面,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书法,临习传统碑帖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三千年的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名迹法书、书法精品。 《汉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荡阴令张君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一八六年)立于山东东平县,为我国古代碑刻之一。《汉张迁碑》书体呈方形,结构整严,端正朴茂,呈阳刚之气。其用笔亦以刚为主,运笔朴拙,刚劲沉着,兼有篆意,骨力雄健,在汉碑中尤属别致灵巧。此碑出土于明朝,碑高约三一七厘米,宽一零七厘米。碑文十五行,行四十三字。 现将拓本字体放大,明显泐损之处略加修正,意在给书法研究者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收藏、鉴赏、临摹和揣摩研习之佳本。处略加修正,意在给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收藏、鉴赏、临摹和揣摩研习之佳本。
张居正(1525-1582),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他主政10余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查田亩,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重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消除边患,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水事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风雨张居正》讲述了这位改革家独特的成长历程和雄才大略,陈表了他在亲情与理想之间痛苦挣扎,在世俗与操守之间艰难取舍,并最终世人的毁誉,世俗的荣辱,为实现国家振兴全力挣搏的
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立于世界艺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我们当代人得以继随享用这样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有幸并足以引为自豪的。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把其中的部分继随下来{古为今
故事发生在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时期。楚国贵族蔫贾遭令尹斗椒陷害,伐宋失利,被押解回都,途中遭剑客刺杀。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荔敖与母亲毁容求存,避难云梦乡,改名孙叔敖。孙叔敖斩杀双头怪蛇,适逢云梦乡遭遇水患.,乡人以其触怒水神沉湖惩之,其母代子受过投湖身亡。期思县狐丘丈人收留孙叔敖,将毕生积累倾囊相授,孙叔敖如饥似渴,并得遇红颜成家立业。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毛遂自荐,主持治水,倾尽家资。然首次治水失败,他被诬陷、遭殴打,身陷囹圄竟不改其志,历时三载,治水不辍,终于修筑了我国历史上座水利工程期思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孙叔敖胸怀大志,来到郢都,甘为下等门客,在贵族排挤、斗椒寻仇的夹缝中卧薪尝胆,偶以“南图淮水,北饮黄河”之谋倍受庄王赏识。他孤身伐郑,秘查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古代称之为“白画”,是一种技法形式的名称,通常也叫“线描”。它区别于重彩和浅绛,用毛笔墨线勾画对象轮廓,有时也可渲染淡墨。其特点是造型肯定、洗练、明确。它的艺术语言丰富,线的长短、粗细、方圆、曲折、疏密、虚实以及用笔轻重、顿挫、刚柔等各种节奏变化都是它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国人物画发展最早,历代许多人物画都有非常好的线描。而白描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创作形式则始于宋代。李公麟更把线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传世的白描作品有《维摩诘演教图》、《五马图》等。此外,还有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图》,梁楷的《六祖撕经图》;元代张渥的《九歌图》;明代陈洪绶的《西厢记·窥简》、《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清代任渭长的《剑侠传》、《列仙酒牌》,任伯年
《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丛书神仙传记系列·山中宰相:陶弘景大传》共分两个部分。部分为“陶弘景的生平及影响”,包括六章,分“少年英才、学优则仕”,“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身隐茅山、心系社稷”,“长生仙丹、千年一梦”,“华阳众术、旨在证道”,“斯人已逝、仙风犹存”六个章节展现了陶弘景的一生事迹。陶弘景的前半生是官场沉浮,后半生是隐逸修道,无论出世入世,他都保持了一颗莹洁向善、济世利人的修道之心。第二部分为“陶弘景的主要著述及贡献”,阐述了陶弘景丰硕的著述及影响。主要有四章,分别介绍了陶弘景对儒家著述、道家经典的解读;对道教神谱的建构和上清派教史的整理;对中国古代方药学的继承与创新;对种种道教养性延命功法的研习等等。这个部分呈现了著作等身的陶弘景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就与贡献,说明了作为道
传统木雕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的古老,它的神秘,它的精美。正因为它的古老,才使得数以万计的古代文化痴迷者为之倾倒,正因为它的神秘,才使得难以计数的爱好者百思不得其解,正因为它的精美,才使得无数爱美之人因之痴迷。本书作者夏风,痴迷于古代文化,精通于古代木雕的收藏鉴别,把立意指向了对传统木雕图案的解析,让您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木雕,走近古代民众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