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系列丛书,共11册,将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等人物事迹,结合其作品或彪著人类史册的成就娓娓道来,寓艺术作品、政治思想、发明创造于故事,寄优雅气息于行文辞藻。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像河底的鹅卵石一样,深深地嵌在历史的河床内。可以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吧。《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是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之一,讲述了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故事。
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点英雄情结,都向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由中央十一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罔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中,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一亿。这其中的每一张选票,都表达了人们对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寄托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介绍的是袁隆平。
《科学巨人的故事》是一套由有名传记作家松鹰撰写的科学家的故事,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科学的需求。松鹰的文风特色是用房龙的笔触,将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讲述科学家的精彩故事,传递科学精神,勉励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本册为《诺贝尔》,一个体弱多病、生下来就差点夭折的瑞典小男孩,是怎么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一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巨人的? 诺贝尔的故事,一定能强烈地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弦……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
本书记述了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一生为我国的高科技领域占有世界一席之地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哥伦布/世界伟人传记》由谢祖英编写:世界上 的两位探险家:在陆上是马可波罗,在海上是哥伦布。 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里,盛赞中国是一块黄金乐土—— 富庶的 。因此,引起了哥伦布探险的兴趣。他深信“地圆之说”,所以抱定了这个信念: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准能到达印度和中国。 哥伦布本着坚毅不拔的精神,排除了人们对他的诽谤和讥笑,终于获得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组织探险家,横越大西洋寻找东方的黄金国。他这次除了寻找黄金国外,还有一个愿望: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心一意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基督的爱,传布到新国度去,感化当地的人们。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愿望之前,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先感化了那些要谋杀他的队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新世界——美洲。 哥伦布这种伟大的开拓精神和坚忍不
2015年10月5日,一则来自瑞典的消息,让身处国庆假期的中国人,平添一个欢乐的理由——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85岁的屠呦呦获奖,同时打破了多个记录——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高奖项、中医药成果获得的高奖项、以及中国女性首次捧得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科学界、中国医药卫生界的荣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更是全体中国女性的骄傲,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理应得到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屠呦呦的精彩一生及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我们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了该书。该书语言通
《李政道传》精彩透析了李政道不凡的成功道路。浅俗曼妙地阐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产生真相及其物理科学史上的重大意义。《李政道传》还从侧面反映了近年中国科学发展和教育决策的历史,全面披露了“文革”时期李政道的忧国情怀和相关高层内幕。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作者如实记述了李政道与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书中首次披露的事实,对时下学界的伦理困惑,也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李政道传》由李政道的好友兼助手季承先生耗费10年时间精心结撰,七删七改,还原了一个伟大学者的真实经历,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遥、相知、相爱的故事。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旅程中,爱情始终是李政道赢得事业成功和牵福生活的源泉。 李政道,1957年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同时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积极襄赞
《科学巨匠:王淦昌》内容包括:从苏南乡间小路走来、初进上海、步入清华园、迈向柏林、流亡中的辛勤耕耘、魂牵梦萦中微子、为新中国的核科学奠基、反西格马负超子等。
《哥伦布/世界伟人传记》由谢祖英编写:世界上 的两位探险家:在陆上是马可波罗,在海上是哥伦布。 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里,盛赞中国是一块黄金乐土—— 富庶的 。因此,引起了哥伦布探险的兴趣。他深信“地圆之说”,所以抱定了这个信念: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准能到达印度和中国。 哥伦布本着坚毅不拔的精神,排除了人们对他的诽谤和讥笑,终于获得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组织探险家,横越大西洋寻找东方的黄金国。他这次除了寻找黄金国外,还有一个愿望: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心一意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基督的爱,传布到新国度去,感化当地的人们。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愿望之前,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先感化了那些要谋杀他的队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新世界——美洲。 哥伦布这种伟大的开拓精神和坚忍不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 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年轻的院士,33岁回国跟李开复一起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做“一个灵感的启示”; 在科学家里,他是企业家——他将一个不到10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个聪明头脑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 他是——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
《李政道》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及生动的文笔详细记叙了当代科学家李政道的身世及科研成就。向读者展示了科学家不墨守成规,勤奋严谨。孜孜不倦地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李政道》内容丰富,集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使青少年从中领略科学巨匠的思想风范和人格力量,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扩大视野,从小就在心田中植入科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