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编写方法上,力争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做到便于教与学。在各章的最后增加了“小结”,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章的要点。正文后附主要参考资料,供进一步阅读用。本书还增加了汉英、英汉索引,以便查阅。全书分四篇,共二十三章。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与酶。第二篇: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糖代谢章包括三羧循环,脂肪代谢与类脂代谢合并成脂类代谢章,生物氧化独立成章。第三篇:基因信息传递,包括DNA生物合成、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基因重组成基因工程。第四篇:专题篇。这一篇中除了信息传递、血液生物化学、肝的生物化学、维生素等基础内容外,还包括了近年来受关注的糖蛋白、细胞外基质,以及一些与医学相关的专题。
本书主要介绍生物产物分离纯化的原理、方法、过程理论及应用。生物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又称生物下游加工过程,是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的关键。全书内容共分11章,即绪论、细胞分离与胞内产物的溶解、沉淀、萃取、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层析、亲和纯化、电泳、结晶和干燥等。其中4至9章是本书的核心,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生物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的重要发展。 本书主要用作高等院校生物化工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生物技术、生物化工和生物制药等方面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科技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系作者在近年来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开设的"数学模型"课程所用讲义基础上,经补充、修改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介绍线性及整数规划、图论、计算机成像、密码学、统计分类、神经网络、排队论、化学反应速率与模拟退火、生物进化、混沌、格气等多种成功模型及应用数学方法,各章独立成篇.本书内容充实,结构合理,选材适当,其中包括了一些较新的材料.在叙述上,既注重建模方法,又注意理论与应用并重,强调对问题的理解,力求有尽可能广的适用范围. 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及师范类院校理工各系科"数学模型"教科书,或者用作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辅导材料,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及各类工程科技人员工作时参考.
教材精选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以一元函数微积分学为主线,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教材注意分散教学难点,对一些重要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述,突出直观描述和几何、物理解释,淡化理论证明和推导,降低了学生掌握同等程度知识的难度。教材编写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数学的严密性,适当考虑知识的系统性。教材精选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强调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主,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不求一味深入,对一些重要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述,注重向学生渗透微积分的思想方法;分散教学难点,以几何解释和直观描述处理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淡化理论证明和推导,降低了学生掌握同等程度知识的难度。
本书是《色谱技术丛书》的分册,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12章,其中既有对色谱分析方法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方法分类等基础知识的综述性介绍及对各种色谱仪器的结构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精要介绍,又有对毛细管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顶空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等色谱科学领域中重要技术与技术的重点介绍。 本书内容全面,综合性强,语言精炼,可供从事色谱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工作人员阅读,也可用作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本指导书是根据作者撰写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教师进一步说明该教材的特色及各章重点和难点,并提供习题的题解。原书共有十章,本指导书也按照原章节次序,逐一介绍。在每章题解前,指出该章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综述涉及的重要公式。此外,在附录中列举了很多有关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工程应用。 本指导书可以作为使用原教材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由五大部分组成。部分是功能材料的科学基础,包括晶体学基础及材料性能、高分子基础;第二部分是金属功能材料,包括超导材料、贮氢合金、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第三部分是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微电子器件材料、光学材料、精细功能陶瓷、纳米材料、功能转换材料;第四部分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试剂及固相合成、高分子催化剂、固定化酶及高分子整合剂、感光及导电性高分子材料;第五部分是低维功能材料,包括功能薄膜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学科各专业本科生教材,亦可作为研究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材料研究与应用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实验心理学课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深入了解实验设计的逻辑,学习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的方法,以及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实验设计是心理学实验的灵魂,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每一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参考国外实验心理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我们加大了实验理论和设计的篇幅。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在上编“实验心理学的理论与设计”中,详细介绍了实验的基本逻辑,变量的特点、选择和操纵,非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的特点,各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简单统计,并辅以大量的实验设计实例;在下编“实验心理学发达方法与技术”中,强调了实验教学。全书内容全面丰富,论述系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广泛地适合各类高校心理学系或专业的实验心理学
本书在保持第7版逻辑性强、语言流畅、易于自学、与时俱进等特色的基础上,对各篇章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全书共分4篇13章,篇水分和矿质营养,内容包括植物的水分生理和矿质营养;第二篇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内容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同化物运输和次生代谢产物;第三篇植物的信号转导,内容有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植物光形态建成;第四篇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内容有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植物对胁迫的应答与适应。与书一体化设计的数字课程内容有:术语解释、重要事件、知识拓展、专题讲座、网上自测、主题讨论、参考文献等。
本书是地理科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本书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地图学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导论,地球体与地图投影,地图数据源,地图概括,地图符号设计,地理信息的符号模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地图分析,地图的复制与编制管理共11章。全书贯穿了地图—可视化—信息化的学科体系,使对传统地图的认识与高技术制图紧密结合,满足地学类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全书采用四色套印,图文并茂。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教材,也可以用于科技、生产人员的业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