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隐形逻辑----香港,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典型
    •   ( 466 条评论 )
    • 张为平 /2009-05-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隐形逻辑:香港,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典型》主要讲述了:香港之所以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大都会,是因为同时兼备了两个条件:超高密度和亚洲性。这是一部关于高密度状态下都市状况的研究文本,以香港为研究对象。不是常见的、关于城市的人文式个人情怀吟咏,亦非政府或者规划部门对于城市建设的官方总结,而是以开放建筑学的专业视点,对于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式拥挤文化”的详细解读。

    • ¥23.9 ¥49.8 折扣:4.8折
    • 场所原论II:建筑如何与城市融为一体
    •   ( 1464 条评论 )
    • 隈研吾 /2019-04-3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我们迎来了必须要设计造型新颖的大型建筑的新时代。大型建筑应该如何与场所连接,这是建筑行业大的课题。建筑体量很大,会给人一种漂浮在环境中的感觉。无论如何,都会让人觉得有一个巨大的异物出现了。 究竟该如何消除这种违和感呢?我想向年轻人传授这种方法 ,这就是隈研吾撰写《场所原论II 》的初衷。隈研吾一边探索自身拼尽全力解决 大问题 的方法途径,一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报告的形式写成此书。本书以建筑如何与场所相连为主题,将全书分为4个部分:粒子、孔、倾斜、时间。隈研吾不是在批判大型建筑,而是想坦率地告诉大家其中的艰辛,以及与多才多艺的合作伙伴共事是多么重要。建筑与场所相连的方法,有形态论,也有团体论。如果二者可以相辅相成,自然与人便可以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 ¥27.8 ¥58 折扣:4.8折
    • 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方法
    •   ( 349 条评论 )
    • 尹海伟罗震东耿磊 编著 /2015-08-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尹海伟、罗震东、耿磊编*的这本《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方法》以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方法为核心,针对城市与区域规划实践工作需求,以GIS 、RS、SPSS等软件平台为支撑,从经济地理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环境本底特征、土地利用动态演化三个方面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提供了分析框架与案例借鉴。 本书着重介绍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是探讨新时期如何将空间分析方法*好地融入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一次综合尝试。本书可供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育、实践工作者参考。

    • ¥21.6 ¥45 折扣:4.8折
    • 广州国际移民区的社会空间景观(城开书系)
    •   ( 113 条评论 )
    • 李志刚 等编 /2016-10-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全面展现当代广州国际移民区社会空间景观的科学专著,通过采用城市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多种研究方法,对珠三角地区的全球化地方响应和政府管治以及其间出现的中非社区互动与关联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系统呈现了广州国际移民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景观。本书可作为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出入境管理、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参考读物。

    • ¥23.5 ¥49 折扣:4.8折
    • 高铁驱动的区域同城化与城市空间重组
    •   ( 136 条评论 )
    • 王兴平主编 /2017-08-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在高铁的带动下,区域和城市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和居民的空间出行、产业的空间联系与集聚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诱发的空间转型与拓展正在形成新的区域与城市空间重组规律和模式,这既是城乡规划学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中国特色当代城乡空间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本书在大量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和借鉴相关学术成果、规划成果、政策文件等的基础上,立足长三角、沪宁高铁走廊、宁镇扬地区和京沪高铁沿线等中国高铁网络建设的先行地区,对高铁影响下区域与城市空间重组的基本模式、区域就业通勤方式、基于高铁的区域同城化发展和高铁站点地区的空间利用等进行了基于实证的系统调研、分析和提炼总结,提出了高铁三角、高铁走廊等概念,并结合具体区域对高铁促进的区域同城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高铁时

    • ¥28.3 ¥59 折扣:4.8折
    •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理论:整体空间耦合重构视角
    •   ( 144 条评论 )
    • 如继中 著 /2016-09-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方法,主要从地下空间发展历史、地下空间设计概述、地下空间形态设计、地下空间环境设计、地下空间场所设计、地下空间换乘设计、地下空间发展评价、地下空间促进宜居和地下空间设计实施共9个章节,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为系统地思考探索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体系及理论。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图文结合,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等专业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有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 ¥27.8 ¥58 折扣:4.8折
    • 城市中间结构形态研究
    •   ( 62 条评论 )
    • 孟建民 著 /2015-03-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孟建民编*的《城市中间结构形态研究》通过对 城市中间结构形态问题的理论研究,阐明了城市结构 形态、城市中间结构形态等基本概念,分析了城市中 间结构形态与其他相关结构形态的基本关系,进而建 立了一套新的研究观念和体系。 本书以中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观念和方法为指导, 对南京城市各个时代的城市建构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 的阐述和分析,从而归纳总结了南京结构形态演变的 动因和规律。并以历史的研究为启示,以新的规划观 念、方法为基础,对南京城市结构形态的未来发展进 行尝试性的预测和分析。 本书适于作为城市规划及管理人员、城市问题研 究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籍。

    • ¥27.8 ¥58 折扣:4.8折
    • 高铁时代的空间规划
    •   ( 206 条评论 )
    • 段进 著 /2016-09-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高铁时代正在渐渐到来。作为一种区域间的交通工具,高铁给人们带来了交通出行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从区域城市到站点地区对城市发展和社会使用产生了重要作用。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应对高铁时代的变化,从而产生了高铁周边地区的 空城 鬼城 现象或空间使用低效率问题,更不能以高效为契机,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笔者通过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亲身实践的十多个站点地区的规划设计,结合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的实证研究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高铁时代空间规划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空间。本书共分6章,从区域、城市和站点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将规律研究和规划设计相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内容系统全面、层层深入。本书适合从事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建筑学、交通设计、城市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人士阅读,也可作

    • ¥28.3 ¥59 折扣:4.8折
    • 乡村社区空间形态低碳适应性营建方法与实践研究
    •   ( 73 条评论 )
    • 王竹 /2018-04-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重规模轻结构,重建设轻管理 , 揠苗助长 的城镇化挤压了乡村社区的边缘界态,其空间形态受到规模增长和结构重塑的双重压力。当低碳视野下对人地关系的关注不足时,易形成技术的简单堆砌,而呈现空间形态结构的失稳、失调和失和。吴盈颖著的《乡村社区空间形态低碳适应性营建方法与实践研究》提出 空间形态低碳适应性 内容体系,建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思维和视野下的研究框架。从碳脉结构识别、适应单元构造、影响因素分级、过程机制建构再到*终形态营建,研究空间形态各组分与碳排放在空间形态适应性过程中的相关性,并调适与诊疗其中的关键路径,以实现降碳减排目标。

    • ¥27.8 ¥58 折扣:4.8折
    • 规划手绘表现与快速设计
    •   ( 10 条评论 )
    • 三道手绘 著 /2014-07-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规划手绘表现与快速设计》主要针对的读者群是城乡规划、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学等专业的师生和设计师,可以作为在校学生提高手绘技巧和徒手表达能力的参考书。《规划手绘表现与快速设计》主要特点如下:1.手绘图纸类型丰富、全面,为读者提供了大量临摹范本;2.基础知识全面而简洁,避免了大量无用理论的罗列;3.全书内容从基础到提高,从单体到组合,从线稿到上色,使读者一步步提升手绘能力。

    • ¥23 ¥48 折扣:4.8折
    •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
    •   ( 20 条评论 )
    • 彭觉勇 著 /2015-09-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当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 的城市规划实践。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规划现象,城市问题, 这是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没面临过的问题。显然, 西方城市理论与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之间存在较深的 裂痕。只有把“在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转变为“中 国的城市规划理论”,才能正确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建 设和适应实际的需要,故推动城市规划理论的本土化 十分必要。 彭觉勇编*的《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 析--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确定了城乡规划学、政 治学和传统文化相交叉的研究方法,以传统政治文化 作为研究视角,以城市规划过程(规划政策制定阶段、 规划实施阶段)作为研究主线,以四大基本参与主体( 政府部门、规划咨询机构、利益集团、市民)在规划过 程中产牛的各类行为后

    • ¥23.5 ¥49 折扣:4.8折
    •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   ( 150 条评论 )
    • 尹强 /2009-09-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本书按照*考纲编写,作者均为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高级规划师,每年应邀到各省市进行考前培训辅导并参加阅卷工作,对复习重点把握适当,对历次考试中出现问题有所分析和点拨,使本书更具权威性。

    • ¥23.5 ¥48 折扣:4.9折
    • 村镇规划(第3版)
    •   ( 280 条评论 )
    • 金兆森陆伟刚 等编著 /2010-08-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内容有城乡规划法及其作用,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村镇规划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村镇总体规划,村镇道路工程规划,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村镇电力、电讯工程规划,村镇公共中心与工业区规划,村镇居住区规划,村镇绿化规划,村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村镇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村镇防灾减灾规划,村庄整治以及村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各级村镇规划与建设管理人员参考,亦可作为村镇规划与建设专业的参考书。

    • ¥23.5 ¥49 折扣:4.8折
    • 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整合——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
    •   ( 206 条评论 )
    • 王兴平 等著 /2013-04-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整合: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讲述开发区是承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当代中国特色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长三角核心区是我国开发区发展活跃、分布密集、发育成熟的地区,开发区之间、开发区与城市之间相互影响、密切互动,开发区的整合发展问题日显重要。王兴平等所著的《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整合(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立足于长三角核心区开发区发展、建设与规划实践的系统调研,按照比较互动一整合一优化的逻辑线索,从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利用、空间效益的比较人手,明确开发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遵循开发区作为经济空间的基本属性,从企业视角切入调研,对开发区与城市在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方面的互动机制与模式进行研究;以公共服务体系为纽带,探讨开发区与城市、

    • ¥23.5 ¥49 折扣:4.8折
    •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
    •   ( 369 条评论 )
    • 赵和生 /2011-05-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研究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专著。 本书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未来趋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我国21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对策,从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和城市景观序列的组织等方面对城市发展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 本书适合于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管理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 ¥23.5 ¥49 折扣:4.8折
    • 空间的消费——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城市发展新图景
    •   ( 196 条评论 )
    • 季松,段进 编 /2012-06-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消费社会是继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以大众消费和符号消费为特征的消费文化已成为中国局部消费社会——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文化语境之一。季松、段进编著的《空间研究(10空间的消费消费文化视野下城市发展新图景)》通过对消费文化相关理论的引介,结合当代中国城市的转型建立起了“消费文化一消费空间—空间消费一中国城市”的研究体系。研究首先从典型现象人手梳理了城市空间消费化的发展态势,即空间中的消费正在向空间的消费转变,空间使用价值的消费正在向符号价值的消费转变,城市空间及城市本身正日益成为商品;其次,从价值诉求、审美取向、时空体验和社会结构四个层面具体解析了消费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后,揭示了空间的差异消费、视效消费、体验消费、认同消费以及时尚消费正

    • ¥28.3 ¥59 折扣:4.8折
    • 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和方法
    •   ( 46 条评论 )
    • 王韬 著 /2019-09-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乡村人居环境一直是社会与学界的重要关注点,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营建 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其价值意义愈发凸显。乡村聚落的营建不仅在于物质 环境的 新迭代,非物质要素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 融入其中的行为主体,他们直接影响着营建的开展与 实施,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通过多维视角对主体认 知的作用机制进行综合考量,将人本关怀提升至研究 的重要层面,试图以一种包容的方式凝练其中的普遍 意义、特征与规律。同时,以此为基础展开有关主体 与客体、认知与存在、真实与想象的相关探讨,在中 观与微观层面 以小见大 的构建乡村聚落的营建策 略与方法,为从事乡村聚落研究的相关学者、投身乡 村建设实践的相关从业者以及广大关注乡村人居环境 的有识之士提供有益参考,以期对我国乡村人居环境 品质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 ¥23 ¥48 折扣:4.8折
    •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
    •   ( 123 条评论 )
    • 无 /2014-0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全国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的带动下,地下空间利用日益普遍,这必然对规划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顾新、于文悫编著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结合各地建设实践的调查,对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水平、所处阶段、建设经验及存在问题做出客观评价;通过剖析、对比发达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提出未来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的编制、管理的工作重点,以及对法规建设、规划行政许可、建设用地管理、T程建设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可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设计机构从业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轨道交通、市政建设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 ¥23.5 ¥49 折扣:4.8折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   ( 811 条评论 )
    • (美)诺克斯平奇 著,柴彦威 等译 /2005-08-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会地理学教材。它不偏重于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个范式,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本书不仅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重要著作与教材,而且是城市经济学、城市人类学、城市住房研究、城市社区研究、心理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多学科的重要参考书目。 作者保罗·诺克斯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城市问题与规划系的著名教授及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的院长,史蒂文·平奇则在南安普敦大学地理系任职。

    • ¥28.8 ¥60 折扣:4.8折
    • 生态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   ( 82 条评论 )
    • 蔡志昶 /2014-04-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生态城市是我国进一步城镇化的主导方向,而空间规划与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生态城市整体规划与设计》从环境系统思维的视角,提出生态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指出整体性是生态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核心,这种整体性贯穿和体现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生态城市整体规划与设计》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物质能量流分析”等环境分析工具,重点研究城市中各类物质和能源在连续空间层级上的流动过程,建立起“土地利用”、“城市结构”、“交通体系”、“市政设施”、“单体建筑”,以及“自然景观”等各城市空间子系统与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城市系统层面上利用资源效率、加强城市子系统之间相互协作的整体空间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具体的实践机

    • ¥27.8 ¥58 折扣:4.8折
    • 绿维都市——空间层级系统与K8发展模式
    •   ( 29 条评论 )
    • 戴德胜 /2014-03-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在全球典范性公交城市与中国城市的比较研究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空间研究(12绿维都市空间层级系统与K8发展模式)》从城市空间层级性入手,探讨城市空间各个层级结构的合理人口规模和空间地理尺度,以及这些比较理想的空间规模尺度在中国语境下的适应性问题;接着在空间层级规模尺度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中国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后通过世界典范性城市的横向对比研究,借鉴其各个空间层级的发展策略,总结发展经验,提出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空间研究(12绿维都市空间层级系统与K8发展模式)》可供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笔者段进,戴德胜有着长期的国内规划设计实践及在新加坡规划机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工作学习的经历,对新加坡

    • ¥23.5 ¥49 折扣:4.8折
    • 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
    •   ( 52 条评论 )
    • 何明俊 /2013-04-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采用宪法与行政法理论,提出了空间宪政的理念,试图从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出发,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解释空间资源配置中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以探讨"美好城市"的制度构建,并作为政府介人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不仅关注空间平等和空间正义,而且对城市规划的立法模式进行了比较和研究,还对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与公众参与作了认真分析梳理。作者后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城市规划的权利救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空间宪政中的城市规划》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对拓展法学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视野有积极

    • ¥20.2 ¥42 折扣:4.8折
    • 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
    •   ( 32 条评论 )
    • 李煜 /2018-10-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背景,对我国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做了系统研究。本书分为七章,首先对我国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和概念进行了详细解读,其次对我国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现状和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后对特色小镇背景下新农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对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前景做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的新农村景观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 ¥29.8 ¥62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