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3版)》(作者吕西林、周德源、李思明、陈以一、陆浩亮)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理论,包括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抗震设计中的场地、地基和基础;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和反应谱,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振型分解法;按抗震规范进行结构地震作用和抗震设计的要点;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的抗震设计;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基本概念。全书在介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辅助以几类工程的抗震设计实例,以便于读者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规范中的设计方法。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3版)》中与抗震设计规范相关的内容已经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
《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建筑结构选型概论(第2版)》由常见单层及多、高层建筑结构型式、超高层建筑结构型式和大跨特殊结构型式等内容组成,较全面系统地对常用的建筑结构型式及其结构组成、构造要点、布置方式、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等做了介绍,包括砌体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简体结构、高层钢结构、巨型框架结构、空间网架结构、网壳结构、门式刚架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拱结构、折板结构、薄壳结构、膜结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内容。作者在简要叙述各种结构型式的力学原理和结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引用外典型工程结构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地对各种结构型式加以介绍,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结构选型知识,开阔眼界和思
《建筑力学与结构》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相关教学要求编写。全书共分为八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力学与结构概论、建筑力学预备知识、建筑结构预备知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楼盖、多层与高层房屋结构、认识建筑结构基础等。《建筑力学与结构》内容精炼、深入浅出、简明实用。《建筑力学与结构》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岗位培训的教材或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程序设计中实用的数据结构》按照数据结构知识的分类,以线性表、树型问题和图型问题为基本构件,介绍了几十种存储方式和相应算法,同时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证明了每一种存储方式和算法的应用场合和效率,引导读者尽可能选择有利于提升算法效率的数据结构。 《程序设计中实用的数据结构》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或算法类课程的教材,亦可以作为大学生和中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活动的培训教程,还可以作为计算机软件研发的参考资料。
本书由PKPM CAD工程部核心开发人员编写,结合用户多年的应用反馈,全面、系统地介绍SATWE等三维结构计算软件的原理和应用。从结构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规范规程的要求出发,详细介绍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步骤;针对多种荷载形式、多种结构类型、多种结构体系、多种特殊或复杂结构形式讲解软件的计算方法和解决方案;书中结合大量工程实际应用作出对比分析,并针对多年来用户的常见问题给出解答。 本书对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一线设计人员、审核人员、研究人员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建筑结构选型概论(第2版)》由常见单层及多、高层建筑结构型式、超高层建筑结构型式和大跨特殊结构型式等内容组成,较全面系统地对常用的建筑结构型式及其结构组成、构造要点、布置方式、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等做了介绍,包括砌体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简体结构、高层钢结构、巨型框架结构、空间网架结构、网壳结构、门式刚架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拱结构、折板结构、薄壳结构、膜结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内容。作者在简要叙述各种结构型式的力学原理和结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引用外典型工程结构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地对各种结构型式加以介绍,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结构选型知识,开阔眼界和思
《交通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是交通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之一,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姊妹书。教材内容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编写。《交通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共三章,内容包括: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多层框架结构等。每章配有详细的设计实例,章末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建筑力学与结构》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相关教学要求编写。全书共分为八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力学与结构概论、建筑力学预备知识、建筑结构预备知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楼盖、多层与高层房屋结构、认识建筑结构基础等。《建筑力学与结构》内容精炼、深入浅出、简明实用。《建筑力学与结构》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岗位培训的教材或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由相对独立的三篇组成:篇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土木械程学会标准CCES01—2004);第二篇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论文汇编)。第三篇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问题与对策。本书可供土建结构设计、施工、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其中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可作为技术标准参考使用。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根据新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编写,着重于理解与实际应用新规范。对新的高层建筑规程所依据的理论、概念和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较全面而又扼要的阐述,对高层建筑规程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协调关系进行了介绍,使读者对高层建筑规程的背景、概念有比较系统、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并对应用规程时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可供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新近颁布的各类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为依据, 接合编者多年教学, 科研和设计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分为9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荷载与作用效应组合,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设计,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混合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紧紧围绕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使读者或学生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能够较好和较完整地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本教材共10章:绪论;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G101平法钢筋计算精讲(第2版)》为建筑工程造价实战用书,以实际工程案例系统讲述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全书分为四章,分别讲述梁、柱、板、墙类构件,以《G101》系列平法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为基础,并结合近年陆续发布的系列图集,详细讲解每类构件的每种钢筋在各种实际工程情况下的计算。 书中对每根钢筋的计算不详细的实例计算过程,还阐述了计算的来源和依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G101》平法图集。同时,《G101平法钢筋计算精讲(第2版)》所有实例工程都附有实际工程中的三维钢筋绑扎效果图,直观易懂。 《G101平法钢筋计算精讲(第2版)》通过各类实例工程的讲解,系统地梳理了钢筋工程量计算的知识体系,不仅让读者掌握了具体构件具体钢筋的计算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建立钢筋工程量计算的知识系统。
在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各项建设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的成本,节约工程造价一直是建设单位所追求的目标。《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实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及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实例,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理念,并在优化理念下提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概念、优化方法及实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构优化设计的实作方法。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实务》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参考书。
《动力弹塑性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理解与应用》以数值仿真技术特征为切入点,从数值模型建立、数值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解读等几方面,全面介绍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的背景知识、计算原理和应用方法;对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以实际工程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分析软件,对动力弹塑性分析在工程中的设计与研究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案例资料。《动力弹塑性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理解与应用》既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快速了解并掌握动力弹塑性分析基本知识的工具书,也可供专业从事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第四届混凝土耐久性科技论坛于200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召开。根据论坛期间与会代表投票和论坛学术委员会讨论情况,精选论文30篇,汇编成本论文集。论文集体现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发展方向起到的导向作用。 本论文集可供业内同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研究领域高校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本书以南水北调沙河渡槽结构为例,阐述了大型渡槽静力分析及温度分析研究概况;分别采用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的直接搜索与查点法,对沙河渡槽槽身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沙河渡槽施工期与运营期进行了静力分析,并对渡槽结构进行了稳态温度场和瞬态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相应的温度应力分析。研究内容采用图表等形式表达,丰富易懂,研究成果为大型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