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是20世纪为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而诞生的哲学分支,它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医学以科学为基础,但众所周知,科学不能推导出伦理,科学主义指导下的医学伦理必然导致混乱。疾病诊疗过程中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性和患者主观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医学还有人文属性,与艺术有共通之处,但单纯人文艺术思想指导下的医学难以在技术上获得进步。系统医学,是将系统论用于医学领域。
《脐带血采集、储存、分布和应用管理国际标准(第六版)》旨在为脐带血库、脐带血处理设施以及脐带血供体的管理、采集、加工、检测、冷冻保存、储存、入册、搜索、选择、预留和使用等提供基本的准则,或者为此类程序提供支持服务。在相关机构或是适用性法律已作出额外要求的前提下,建立实践规范和指导脐带血库、脐带血处理设施以及相关人员所应遵循的相应标准和流程等事宜参考相关机构或是适用性法律的额外要求。每一个脐带血库、脐带血处理设施和相关人员应当对其实践和规程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标准,同时,遵循本标准不就符合行业内、社区、地区、国家、国际法或者相关管理条例。
人生是漫长的,如果与疾病交织在一起,会显得更加漫长。人生又是短暂的,如果与人类历史长河相比,则是短暂的一瞬。正因为如此,对于一些生理现象,对于许多疾病和症状,站在不同的高度观察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看法。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生物变化的规律,而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无疑也遵循这一规律。本书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力,从进化论的角度,对人体、疾病、药物与食物、心理以及中医,提出并欲解释一些医学难题,有些观点独到而精辟。当然,有些观点是从理论到推论、从现象到想像,甚至于不乏牵强,但科学的进步无不是从假设、从想像开始的。听听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的不同意见,总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对于从事医疗工作的读者,本书能触动工作中的灵感,启迪科研中的创新;而对于一般的普通读者,本书则能开拓视野、普及医学知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特色: 翻译和介绍现代医疗健康信息技术,是当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并减少医疗误诊率。《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就是反映这个方面各项主要应用的译著。它是作者十余年期间在美国医疗服务及健康信息技术领域的工作、教学及科研实践中的总结和精华,介绍了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的功能、组织、设计及使用情况。 读者对象: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可作为大专院校医疗专业、医疗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医疗信息技术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信息技术工程师,卫生行政机关、医疗保险机构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医疗信息技术服务与产品开发企业
本书是“新编中医临床学科丛书”之一,旨在突出中医血液病学特色,提高中医血液病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水平。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医血液病学基础,介绍中医血液病学发展史及现代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医血液病生理、病因病机,阐述血液病学的临床特点,就血液病学的辨证要点、原则、治疗原则及方法、治疗常用的方剂及药物进行了概述,并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预防及保健进行了叙述。下篇为常见血液科疾病,对于目前临床常见的血液病病证,介绍了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类证鉴别、中医论治方药及相关加减、特色诊疗包括针灸、推拿、外治等,同时书中总结了当代名医相关的诊疗经验,根据他们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常见的血液病病证的治疗归纳总结,为学习中医血液病学的临床医师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
李京主编的《现代脂肪移植隆乳术与面部脂肪雕 塑(精)》由始终奋战在医学美容线的李京教授及 技术团队潜心钻研编写完成。李京教授在脂肪移植隆 乳及数字化内镜隆乳方面有极高的造诣,是我国著名 的胸部整形专家。本书介绍了李京教授及技术团队在 脂肪移植方面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注重 临床实际操作及临床操作要领介绍,并且密切联系目 前的临床案例,附有大量的插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重点介绍了水动力对脂肪提取的技术要领,某 些操作超出传统理念,但临床效果明显,其机制有待 进一步研究,是我国探索大剂量脂肪移植的先行者, 对我国脂肪移植学科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探索意 义。可供从事整形外科的各级医务人员、相关专业的 研究人员、研究生参考。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方法,本书收集整理了大量近5年来外文献资料,结合编者肾移植中心3 000多例的临床经验,组织一批在临床和实验室一线磨砺出丰富经验的作者执笔,从理论进步、免疫学进展到临床手术技能、术后并发症处理,以及肾移植术后生育、精神、营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及精辟的论述。本书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理学、营养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的前沿。其实用价值包括详细介绍肾移植的组织配型、尸肾与活体供肾的获取、器官保存、手术技巧、免疫抑制剂使用的策略、术后巨细胞病毒病防治关键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结合了编者大量的临床经验,针对高质量供肾的优越条件,种族不同对免疫抑制剂的特殊性,提出具体方案,使术后人/肾存活率达到世界水平。术中对相关方面有独特见解。 肾移植术后肾长期存活仍是一个困难问题
本书以临床实际应用为目的,以现代普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为依据,针对外科临床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基础性内容仅做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依据、治疗原则等与临床诊疗密切相关的知识。本书所用材料新颖,图文并茂,注重临床实践、实际需要和工作实用,具有专业性,且综合了各方面的内容,所述的理念及观点反映了近年来、外学者的共识。本书内容新颖,结构简洁,是普外科临床医生B备的临床参考用书。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编著的《食源调查程序(第六版)》的编写旨在指导不同国家公共卫生人员或团队调查所报告的可疑食源。此版本所描述的程序包含:·计划、准备、调查和应对无意或蓄意的食品污染。·处理疾病预警以及可能导致疾病的食品相关投诉。·访谈患者、高危及对照人群。·建立病例定义。·采集和运输样本及样品。·在引起暴发的可疑食品的生产、加工或处理场所开展危害分析。·追溯污染来源。·确定导致污染、致病微生物或有毒物质残存和(或)病原体繁殖的因素。·核对并解释所收集的资料。·报告有关暴发信息。本手册综合了流行病学、统计学以及食品处理回顾调查的原理和技术,指导形成和检验合理假设。
《进化医学引论》对21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医学(即用生态学和进化论的观点研究医学,又称理论医学)作了简要介绍。系统讨论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网络原理,概要归纳了近年来对微进化规律的认识,并以炎症、肿瘤和现代常见病为例介绍进化医学在研究复杂疾病和现代常见病中的作用。进化医学与系统医学、网络医学交叉,传承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成果,学科跨度大,探索研究仍在不断深入。《进化医学引论》可作为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临床和研究人员学习进化医学的入门读物。
曾宪涛、任学群主编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主线,整合简要介绍了分子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原始研究的报告规范及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开展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报告规范、注册平台、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剖析,还介绍了Stata、R、RevMan和ComprehensiveMeta-Analysis软件的使用,特别侧重介绍了遗传关联性研究及其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相关知识。
我的博士生课题是有关运动神经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那还是20世纪的事情。当时,我的师兄兼指导教师樊东升教授查阅文献得知,有一种和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非常相似的疾病,称为肯尼迪病。为此,在我的课题中加入了一小部分内容,对我们运动神经元病数据库里的标本进行了肯尼迪病的基因检测。虽然当时没有什么发现,却使我对此病有了感性的认识,并建立了基因检测的实验室方法。这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n 毕业4年后,我在病房遇到一位疑诊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但他与经典的运动神经元病有很多差异。凭着做课题时的点滴印象,我认识到他的诊断可能是肯尼迪病。但可惜的是,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我对实验室操作已比较陌生。于是我白天上班,晚上进实验室,终于在半年后验证了此患者相关基因异常,从而确定了诊断。当基因测序图出来的
本书结合病例,以临床需要为内容取舍标准,对疾病的主要知识点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突出临床查房实践中的重点知识和逻辑思维,但又不仅是临床查房工作的简单再现。此外,还广泛涉及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且图文并茂,设置问题目录便于读者查阅。 适合初上临床的轮转医师、临床型研究生、见习/实习医学生,也适合儿科的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从各种角度呈现了用于上肢和下肢的手法治疗技术。书中以各关节为章节,针对受限动作编写,帮助临床医生从多种技术中选择,以治疗特定运动中的活动方向受限。书中为每种骨骼运动提供了8种手法治疗技术,对关节的功能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有关手法治疗功效的临床证据,便于骨科、康复科相关医生和从业者根据运动受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
《慢性病多重用药与风险防范》从慢性病患者视角出发,探究患者用药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剖析其内在机制,以期为多重用药患者的不良风险防范提供建议。《慢性病多重用药与风险防范》结合外已有研究开发了慢性病患者决策双系统量表、多重用药风险感知量表、用药共同决策量表,以及药物重整临床案例、共同决策临床 案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评价工具的支持,为促进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 共同决策提供方向。
《中医老课本系列·全国中医学院2版教材重刊:中国医学史讲义》共分七章,主要包括医药的起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医药卫生发展的状况,并通过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和著作,说明这些时期的医药成就和对后世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对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医药学,除介绍其发展状况外,也简要地阐述了在这一时期中医学受当时统治政权的影响而发展缓慢的史实。《中医老课本系列·全国中医学院2版教材重刊:中国医学史讲义》末附有中国医学大事年表。本书对各历史分期未按现行内容作改动,以保持原貌。《中医老课本系列·全国中医学院2版教材重刊:中国医学史讲义》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自学或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