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根据现代医院管理和各级医护工作者的需要,将临床各科所涉及的辅助检查进行整理,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总结而成。内容包括各辅助学科的基本知识、适应证和禁忌证、检查前各项准备和注意事项、检查中操作要点、检查后护理方法及病人注意事项等。同时参考了外相关指南和规范,以及相关的临床实践资料。本书内容简明实用,对快速了解、学习和掌握辅助检查知识,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有很好的帮助。本书可作为各级医院规范其临床辅助检查操作的标准化参考用书、青年医师岗前培训用书和临床医、技、护人员掌握辅助检查知识,指导其工作的实用性参考书。
致病基因发现的生物信息分析、应用AffymetrixSNP芯片的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研究:两步法确定增加发生复杂疾病的基因、HapMap的使用和标签SNP、测量基因和环境对复杂性状的影响、芯片一实验设计、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临床应用、芯片的信号通路分析、芯片一识别不同格里森分级的肿瘤的分子特征、基因芯片在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基因表达研究的应用、计算机辅助阅读DNA序列、评估生物学意义未知的DNA序列变异、开发DNA变异数据库、蛋白质比对序列分析和计算机建模、基于肽质指纹图谱策略的微生物蛋白质识别和特征、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图像数据的统计分析、疾病分子诠释的在线资源、临床生物信息学的网络资源、开发临床生物信息学决策支持、电子咨询。
本书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及原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为依据,从二级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出发,以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为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以及各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院内微生物监测与采样方法、常用血液成分制剂的种类和临床应用等,简明实用,查阅方便,适合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学习使用。
科学家如何提出疾病新解释?那些解释如何被接受为真?当医生们面对新的科学证据,医学诊断又是如何变化的?这些都是在这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突破性的著作中所追索的问题。本书既对把科学视为逻辑的传统科学哲学,又对把科学视为权力的当代科学论研究提出了挑战。利用分布计算和人工智能理论,保罗-萨加德建立了新的模型,将科学变化看作是一个认知互动、社会互动和物理互动的复杂系统。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介绍了内热针疗法概述、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及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理论,重点阐述内热针临床应用解剖、诊断学基础、内热针操作技术、内热针治疗学基础、内热针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等内容。下篇各论介绍了内热针治疗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内科、妇科、五官科及皮肤科疾病,共计60种病症。每种病症按概述、临床应用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内热针治疗的体例编写。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针灸科、疼痛科、康复科的内热针临床医师使用,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列出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常见疾病的医嘱及特殊情况下的医嘱,并采用注的形式对医嘱中重要检查、治疗及使用注意事项、其他可选的替代方案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既注重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又强调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还附个别疾病的评分表、临床常见化验参考值、儿科常用化验正常参考值、儿童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参考值及处方常用外文缩略表。本书适合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低年资医师、研究生、实习生及全科医师阅读、参考。
“医师速查丛书”是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医师编写的,是一套资料齐全、内容规范、简明扼要、查阅方便、实用快捷、节省时间、具有临床实用手册性质的系列丛书。 本书为该丛书分册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常见症状、产科疾病、妇科疾病、避孕方法与节育技术、临床验证正常参考值,此外,本书还针对临床及教学中发现的、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解答,为防止可能出现的诊治失误。书后还附有人体检验正常值及新旧单位换算系数。
《心肌肌钙蛋白的临床应用》是根据《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美国心脏学会2012年专家共识文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和欧洲学会的《心脏急症时如何应用高敏肌钙蛋白》3个文件编写而成,旨在为各位同道在临床应用肌钙蛋白检测时提供帮助。
作为全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Louise Brown)的出生被世界媒体誉为“奇迹”,也让她一举成名。同时,她的出生也为宗教、政界以及医学界带来了冲击。Louise Brown在关于体外受精(IVF)道德的争论中长大,同时也是世界各地数百万不孕不育女夫妇的希望灯塔。本书是由Louise Brown亲自讲述,主要讲述了她的出生对世界变化以及对她自己的生活的影响。
《效法与嬗变:近代中医创新掠影》以近代报刊杂志所登载的原始资料为依据,以刚刚兴起与出现的医院、学校、药厂、杂志、学会、展览会、广播宣传等新事物、新机构、新团体、新媒介为视角,展现了近代中医学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精诚团结、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与风貌。以小见大,以平见奇,以约见丰,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资料可靠,具有的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对于认识和了解中医近代史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帮助,适合于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