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流派是指按照地域流行病的特点和民间需求,发展成为的推拿学术流派。各流派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以及关于推拿操作与运用的群体。目前国内影响较大、传承较为完整的小儿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三字经派、孙重三派、张汉臣派,以及北京地区的捏积派和上海地区的海派等。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以山东青岛地区已故名老中医、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医师为代表人物,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多采用独穴治疗小儿疾病,取穴少,一般不超过5个穴位。常用推、揉、拿、捣、分、合、运、掐等手法。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精解(近代全国著名小儿推拿流派)》由李先晓整理李德修的小儿推拿手法、疾病治疗及临床病案分析后汇编而成,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等基础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后对李老推拿手法临床运用中的四诊、五行生克、清补法运用等中医理论
《推拿医籍精粹》精选先秦、秦汉,晋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的32部医籍中所载较具价值的推拿按摩医论,进行系统整理,精心校注。各篇选文均列原文、注释和按语,以便读者阅读和加深理解。附录A为“古代推拿专著简介”,分别介绍《小儿按摩经》等11部古代推拿专著的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主要内容和学术思想,附录B为古今药量换算表。《推拿医籍精粹》编排基本以文献的年代为顺序,以求能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各时期推拿医学的成就及其学术发展的延续性。 《推拿医籍精粹》第2章的“《备急千金要方》选”中“天竺国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是我国医籍文献中记载较早、较完善的按摩程式,在现代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因其文字古奥,难以理解,故编者根据原文意思,特为每一动作配上相应的示意简图,共计58幅,以方便读者理解和
《黄煌经方沙龙(第3期)》收录了2008年以来的网上精品贴。谈方论药,议事评人,有医案,有医话,大多是言从胸臆,有情更有理,有理更有据。如果没有细致的临床观察,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没有反复的思索,没有对经方乃至中医学的热爱,是不可能面对电脑屏幕轻快地敲出这些文字的!那是网友的心语,真实,流畅,亲切感人。
《针灸甲乙经》是晋代名医皇甫谧编集而成的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是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的总结性文献,对中医针灸学的发展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本书分为“原文”“白话译文”“注释+解读”三部分内容。“原文”部分,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刻医统正脉本为蓝本,并参考了明正统本、明蓝格抄本和《素问》《灵枢》《难经》《黄帝内经太素》《千金方》《外台秘要》《类经》等后世医家的勘校注释编写而成。“白话译文”部分,文字简洁,通俗易懂。“注释+解读”部分,对难解的字进行字义、读音解读,详尽准确。本书内容全面,辅以大量图表,便于理解和记忆,适合中医院校学生、临床中医师、西学中医师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的内容极为丰富,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秘验方581首,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男7科159种疾病。方名大部分以中医传统方式命名,每方分为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加减、点评、验案、简介9部分。对于很多刚出道的年轻中医,本书犹如一把钥匙,开启大门;对于学有所成之士,本书则使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中医药爱好者,本书则帮您按图索骥,与专家学者面对面。
本教材分为三部分:部分(章)源流篇,主要精选先秦至民国各朝代具有理论与实用价值的推拿按摩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仔细校注,原文选择力求保持原貌,对推拿起源、发展、成熟、兴盛与临床运用的历史源流进行了具体介绍。第二部分(第2~36章)分为理法、歌赋、功法篇,其中理法篇(第2~20章)主要选取涉及推拿作用原理、操作方法、证治原则、操作禁忌等方面内容的医籍;歌赋篇(第21~26章)主要选取歌赋体裁的推拿学著作;功法篇(第27~36章)主要选取作为推拿练功的功法。理法篇和歌赋篇包括提要、原文、注释、白话文、按语、拓展阅读等内容,功法篇包括原文、动作说明。第三部分(第37~38章)推拿专著简介,分古代、现代专著两章,分别简单介绍了作者、成书年代及主要内容等。 全书各部分编排上基本以医籍的成书年代为顺序,便于
《针灸甲乙经》是晋代名医皇甫谧编集而成的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是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的总结性文献,对中医针灸学的发展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本书分为“原文”“白话译文”“注释+解读”三部分内容。“原文”部分,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刻医统正脉本为蓝本,并参考了明正统本、明蓝格抄本和《素问》《灵枢》《难经》《黄帝内经太素》《千金方》《外台秘要》《类经》等后世医家的勘校注释编写而成。“白话译文”部分,文字简洁,通俗易懂。“注释+解读”部分,对难解的字进行字义、读音解读,详尽准确。本书内容全面,辅以大量图表,便于理解和记忆,适合中医院校学生、临床中医师、西学中医师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汤头歌诀》由清代汪昂撰写,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个,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和解、表里、消补、理气、理血、祛风、祛寒、祛暑等,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汤头歌诀》刊行颇广,现存版本有清刻本、石印本、铅印本等50余种。汤头,方剂学名词,即汤方,指以内服煎汤剂为主的药方。本书以《汤头歌诀》原著为蓝本,对书中的方剂进行译注、讲解,用简单明了的白话对每个方剂的出处、配方、用法、功效、主治等进行解释,并配以图表等辅助说明,尽量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
本书所列疾病每种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每个偏方经过精心整理,和疾病证型相对应,读者可经过思考,较为准确地用方;书中很多方,选用安全可靠的常用中草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五谷杂粮,瓜果、有禽蛋等;本书所列偏方既有内服的汤剂、散剂、丸剂、膏滋剂等。
推拿又称“按摩”,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针灸、推拿、气功临床治疗手段之一。推拿疗法以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为了便于学习、易于掌握、利于速记,我们以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俞大方主编)为蓝本,编写了这本《推拿按摩图解速记手册》。 本手册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100个常用推拿穴位和26种基本推拿手法。中篇介绍20种常见病证的推拿治疗和全身各部保健按摩、强身健体自我按摩、美容与按摩等内容。下篇附有十四经络循行图、穴位体表分布图、全身骨骼图和全身肌肉图,便于读者查阅。 本手册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浅显易懂,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 本手册可供广大临床推拿医生、中医院校师生、推拿初学者及初、中、高级保健按摩师使用,
本书介绍了九针的概念、作用、刺法、针刺结构、治疗原则、疗效标准、治疗病证、注意事项等,从概述、作用、针刺结构、主治、刺法等方面论述了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针针具、针刺疗法,并从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对55种病证给予介绍。 本书是我们通过反复研读《内经》原著,挖掘祖国医学遗产,尽可能的还原《内经》九针针具、针法的本来面目,将九针加以归纳、总结、提升,是我们的原始创新成果,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再现九针神奇,深受患者欢迎,是一部较好的实用性参考书,适于针灸科、骨科、康复科、推拿科等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收集了名老中医及民间流传的各种小方子,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妇科、男科、骨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的方药与论述。方药取材便、配制便捷、经济实惠,方子经久不衰,已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