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针灸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经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基于对传统中医的思考,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针灸模式,这种针灸模式在技法上极其简约,疗效也非常好。本书中,作者正是抛开复杂的中医理论,换个角度带我们去理解关于针灸的一些最真实的东西,了解针灸的真实意义,也换个角度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医小白,也一定获益匪浅。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整脊医概要、脊柱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脊柱影像学、脊柱及关节临床检查、脊柱生物力学、中医整脊疗法适应症、中医整脊疗法、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功能锻炼等章节。其中重点章节中医整脊疗法适应症、中医整脊疗法、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屈留新编写,其中中医整脊疗法适应症详细总结了各个脊柱节段整脊治疗的适应症,是目前已经出版的其他相关整脊书籍所缺如的,也是很重要的内容。中医整脊疗法和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两个章节是本书的重点,中医整脊疗法章节详细记述了中医整脊手法的操作步骤、方法、注意事项、适应症,内容详实、清楚,图片内容丰富;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章节记述了详细的手法治疗方法和许多经典的临床验案,特别是明确了治疗部位,这对相关研究者作用非常重要
本书由德国物理治疗、解剖、神经疾病专家,以及经络与穴位研究人员联合编写而成,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经络、穴位、扳机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针灸与扳机点镇痛技术,涵盖所有主要腧穴、耳穴和扳机点,提供了穴位、扳机点的定位、针刺深度、操作方法和功能的详细说明。
本书初稿自1987年来一直作为讲学的教材,至今已易数稿。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以临床实用为目的,力求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取穴简便、准确、快捷、实效。根据祖国医学的整体治疗原则,综合运用,不拘一法,只要找准穴位,给予适当的刺激,使全身经络畅顺,便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袪除邪气,达到一定的疗效。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实践,治病是不可能完全照本宣科的,必须辩证施治,在整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全书分成六个部分,包括:经骆点穴疗法的概况;经络腧穴的内容;经络点穴手法;经络点穴治疗法;临床治疗;日常保健等。
本书既有陈枫教授几十年的针灸组穴与特色针法,又有他临证十几年对中医针灸的所感所悟,实用性强,尤适于中医爱好者及有一定针灸基础又想进一步提高的医生。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的各项要点;下篇为“灸例”,是作者临床案例的总结,翔实描述病人的症状、艾灸的穴位及其选择该穴位配方的理由以及成效。
《备急千金要方》,又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共30卷。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明代后,有按《道藏》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
全书共分14卷,内容涵盖了督脉、任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作者以深入浅出的笔法针对人身重要之穴道做深层的解释,同时为吸引读者学习的兴趣更采用说故事的方式,期盼能用此创新之方式,提升学习的功效。本书集思想性、科学性、优选性、启发性、适用性、趣味性一体。外行看得懂,内行看了不外行,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适用于在校中医药学科大学生,初涉临床的中医各科医生,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
本书是作者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董氏针灸体系与经穴针灸体系相结合的操作技术、临床治疗。 理论翔实,层次明确,择其大要,将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对如呼吸道疾病、颈肩腰腿痛等受读者关注的方面进行了丰富,对学习、运用、发展董氏奇穴均有指导作用。
《天星十二穴》为中医普及学堂曾培杰老师开讲的“轻松学歌赋系列”之一。天为棋盘星作子,北斗光华耀太空。此十二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是道家全真派七子马丹阳金针度世心传,也是中医歌赋名篇。经曾老师精彩的讲解,可以让读者更轻松深入的理解人体经穴奥秘。本书不单讲穴位知识,还涉及修学、用药、养生、锻炼等内壮身心的学问,可谓是妙趣横生,言简意赅。读后令人拍案叫绝,中医悟性大开。是难得的中医类普及佳作,值得大家品阅收藏!
小儿推拿是运用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且小儿推拿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尤其是消化道病症疗效,对小儿某些慢性病及疑难病症均有显著效果。本书介绍了小儿推拿基础、小儿推拿穴位与手法,以及小儿推拿在临床的应用,包括小儿腹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等。本书适合儿科中医师、推拿针灸师阅读。
本书共分上下篇。上篇基础篇,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的特点、原理和作用,头部经脉的概况,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扼要地阐述了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埋针、火针、耳针、头针、面针、眼针、鼻针、口针、灸法、点穴法、按摩法的操作,穴位定位、主治及注意事项等;下篇治疗篇,重点介绍了30余年来在我国施之有效的头部针灸点穴按摩临床治疗经验,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参考书。
《张汉臣小儿推拿》推崇稚阴稚阳,注重“扶正”“补泻兼治”。本书是在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内容扩充,主要介绍了张老常用的诊治方法(如望诊法)、手法、穴位及常见病的临床推拿治疗与应用体会。另外,不穴位图示还增加了操作视频,更形象更直观,减少了文字描述、静态图像带来的误读或者理解偏差。
汤宇编著的《推拿学用一本通(中医特效技法学用一本通)》详细介绍了推拿疗法的肇础知识及应用推拿治疗临床常见病的具体方法。为了便于应用,配有示意图近100幅。《推拿学用一本通(中医特效技法学用一本通)》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所绘图示清晰、明确,即看即用。适于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也可供患者及家属参考使用。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内容包括上、中、下和附篇。上篇为推拿学基础,对推拿学概述、推拿发展概况、作用机理、治则与治法、常用诊断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证、推拿功法和经络腧穴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中篇为成人推拿学,介绍了成人推拿手法,手法操作练习,骨伤科疾病及内、外、妇、五官科疾病的推拿治疗。下篇为小儿推拿学,系统地介绍了小儿推拿概述、推拿手法、特定穴位及常见病治疗。附篇介绍了自我保健推拿。 本教材可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本科生推拿学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推拿学教材以及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