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学(第3版)/高等农业院校规划教材》包括总论、动物蠕虫病学、兽医节肢动物学、动物原虫病学及各种家养动物的主要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简表共五章。章总论主要介绍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分类与命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寄生虫病免疫学、寄生虫病诊断与防制措施;第二、三、四章分别介绍动物的各类寄生虫病的病原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措施;第五章则以简表形式列出了各种家畜、家禽及宠物的主要寄生虫与寄生虫病。 《动物寄生虫病学(第3版)/高等农业院校规划教材》是为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编写的一本教材,同时可供兽医寄生虫病学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白蚁防治研究与应用——高道蓉论文选集》是对高道蓉教授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总结与纪念文集,是抢先发售对高道蓉教授白蚁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有助于对我国白蚁分类学、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白蚁的分类及其生物学、防治等研究将取到积极推动作用。
对于实验林场,我怀有深厚的感情。1991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实验林场工作。2017年由于工作变动回到学校,在实验林场工作了26年时间,我把人生美好的时间都留在了实验林场。因此,看到《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昆虫图谱》书稿倍感亲切。实验林场辖区面积765.20公顷,辖区内有昆虫14目122科539种。据统计,实验林场每年接待学校学生实习8000人次,涉及林学、水保等20个专业,34门课程;接待其他兄弟高校实习师生3000多人次(北京建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警种指挥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多年来,我校许多教师在实验林场从事科研工作,承担100多项各类科研课题,培养了大批林业人才。《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昆虫图谱》是在实验林场工作的同事们耗费多年时间而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对推动实验林场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
《昆虫家谱(精装)》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还采用了世界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虫脩)、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的物种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参考。
本书以蝶类为主,兼顾其他昆虫种类,共选择了6目19科172种,包括我国分布的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昆虫种类)、《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蝶类及一些贸易常见种。内容有物种名称(中文、英文、拉丁文)、形态特征、生物习性、地理分布、分类地位、保护级别等。每一物种均配有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彩色图片,全书共配有图片315幅,便于直观鉴别。这本工具书内容简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便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以及公、检、法、海关、工商、贸易监管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同时也可用于科研、教学、科普宣传等领域。
陈禄仕主编的《中国尸食性蝇类(精)》全书共4?篇15章及录,图文并茂,有黑白形态图180幅,彩?色图59幅,表格65个。篇记述蝇类在双翅目昆虫?中的分类地位,蝇类体位及名称,蝇类成虫基本特征?,蝇类三龄幼虫基本特征,蝇类生活史及习性,蝇类?与法医学的关系等;编制有尸食性蝇类成虫分科检索?表,尸食性蝇类三龄幼虫分科检索表,蝇蛹分科、分?种检索表等。第二篇记述目前我国与尸体有关的尸食?性蝇类9科17亚科49属105种成虫和部分蝇卵、幼虫和?蛹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分布和生态学特征及其相应?的属、种检索表。第三篇记述尸食性蝇类在犯罪调查?中的作用,如推测死亡时间、推测死亡原因、推测尸?源区域、推测尸体现场及致伤部位等;记述尸食性蝇?类研究的内容及方法;记述尸食性蝇类在现场信息的?提取等。第四篇有部分彩图、尸食性蝇类索引和参?考
昆虫是一类古老的动物,它目睹了恐龙从出现到兴旺,最后灭亡的整个过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伴随着植物和其他动物一起进化,一起发展,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身边。地球需要昆虫,人类更离不开昆虫,让我们听着昆虫的歌声,追着蝴蝶的翅膀到自然界去探索知识,认识自然,保护我们的环境。本书按照88类常见昆虫的俗称进行排列,尽量将专业化的知识用精简、通俗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外活动时能及时入手,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识,同时配以图片,便于学生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