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至少在通信的末端(如电视接收器、计算机、录音机、网络游戏控制终端、电子书等)将被“无线化”和高速化:物理链路将不是铜线、光纤、硅或其他介质,而是位于一个发射接收器与另一个发射接收器之间的自由空间电磁波。 常用的无线链路是无线电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这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但是它在速度(比特每秒)、频率、功率、兼容性及电磁污染等方面具有的局限性。关于信息的传送,我们知道,电磁波频率越高,速率越高。因此,现在实验室正在研究能够传输吉赫兹、太赫兹甚至更高频率的通信系统,太赫兹以上就接近光波了,位于红外线或可见光附近(100~1000TH),可以实现太比特每秒的通信速率。 随着激光器(发明于1960年)与石英光纤(石英光纤已经在1961年被证明具有应用于通信的潜力)的产生,并伴随着激光器、光电子产品与石
本书将排队论基础与实用作为重点,在深化基础内容的前提下,加强题解阐述,增加实用练习。在新一代电信网中涉及软交换技术,对涉及排队网络方面的实例予以关注。对于用排队模型探讨下一代网络有参考价值。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电子、计算机、通信、信息以及相关的管理等专业,可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或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在职硕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材或培训参考书。
粒计算是近十年来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本书由该领域知名的外华人学者撰写,分别对粒计算基础理论、模型及典型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内容涉及粒计算思想与方法、商空间、相容粒度空间、覆盖、粒逻辑、粒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研究方向、粗糙集及其扩展、不完备信息系统、概念格、粒计算在数据挖掘和控制中的应用等方面。 本书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对粒计算的过去做了回顾,对现状做出了剖析,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充分反映出各章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独到的见解。本书对粒计算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