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主要面向三本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选取经典的并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作为鉴赏对象,在相关环节中强调学生人文实践能力的拓展等。教材主要分两大部分:上编中国文学经典导读,下编外国文学经典导读。共包括100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教材主体被具体划分为20个篇章,对应一般授课的课次安排。每一个篇章都包括导入(作者及作品简介)、原文节选、文本赏析、资料链接、拓展训练、泛读篇目六个版块。本书不仅可作为“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大学语文”“阅读与欣赏”等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两个身份背景完全不同又互不认识的人,十多年来重复做着同一个可怕的噩梦,神秘的梦魇背后,竟然牵涉数十年前山区小村落的一桩离奇命案!一对男女前世今生的爱恨纠缠,一步一步着他们走向恐怖的深渊,当噩梦的谜底逐步解开,一场出乎意料的悲剧亦同时揭开序幕……
本教材主要面向三本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选取经典的并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作为鉴赏对象,在相关环节中强调学生人文实践能力的拓展等。教材主要分两大部分:上编中国文学经典导读,下编外国文学经典导读。共包括100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教材主体被具体划分为20个篇章,对应一般授课的课次安排。每一个篇章都包括导入(作者及作品简介)、原文节选、文本赏析、资料链接、拓展训练、泛读篇目六个版块。本书不仅可作为“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大学语文”“阅读与欣赏”等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世界经典金奖金榜:科幻小说》主要内容包括:科幻小说兴起于19世纪初叶,流行于20世纪中叶,至今仍是文学艺术园地里一朵色彩亮丽的奇葩。科幻小说得以流行并昌盛的主要原因与社会发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密不可分。同时它也寄托了人类精神上的无限娱乐与遐想。它与当今人们张扬个性、勇于创新、探索未来的积极心理一拍即合。 当前科技不断创新,赋予了时代高速变化发展一大动力。人们对自己所处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寄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广阔的想象空间。科幻小说就是人们用以关注社会和想象未来的一种极好的内心表达方式。有的科幻作品编成了有声故事或搬上影视屏幕,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思维方式;有的科幻作品极富预见性并被后来事实证明具有极高的科学指导价值。这就是说,科幻小说的思维方法和它的非凡想象力不但对当今科技发展起了积
传说,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孩子知晓创世的所有秘密,从世界起源直到时间尽头。孩子出生时,会有一名信使来到他的摇篮前,用手指堵住他的双唇,从此,他就再也不能吐露别人托付给他的秘密,那是生命的秘密。这根永远抹掉孩子记忆的手指会留下一个印迹。这个印迹,所有人的嘴唇上方都有一个,除了我。 我出生的那一天,信使忘了来看我,所以,我记得一切……
1921年,捷克作家恰佩克由捷克文的“劳役、苦工”(Robota)创造出了一个新词,“机器人”(Robot),人类从此有了“机器人”这个概念。 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台家用机器人,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会抽烟,但并不具备实际功能; 1942年,科幻宗师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法则”,学术界自此有了默认的研发原则; 1954年,美国人德沃尔制造出台可编程机器人,从此,各种机器人被制造出来服务人类; 2012年,机器人不仅已成为搬运货物、打扫卫生的苦力,更是老人的看护、孩童的玩伴,在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30年,人类一如既往地享受着机器人的服务,却不料,这些被赋予了智能、有了自主意识的机器人正在暗中谋划一起巨大的阴谋; 23世纪,人造黑洞吞噬了地球,人类被迫流亡宇宙;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她用细腻而悲悯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苦难深重的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的生活中,人们对死亡麻木着、愚昧着,却也渐渐觉醒着。《生死场》不同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