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东北抗联》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在查阅参考了大量的近代史尤其是东北抗联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用二十章六十余万字的篇幅,展现了自日本侵华以来,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各种抗日武装,组织东北各族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的光辉历程,歌颂了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赴国难、血战到底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以及坚定信仰、心向中央的忠诚品格。同时,作者还将东北抗联的抗日活动,置于抗日战争的大历史背景下,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中国抗日战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描写了国民政府尤其是蒋介石个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抗战中的举措,阐述了国共双方高层的抗日政策对抗联的抗日活动、抗联的命运和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作者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当地幸存者。人类惨烈的科技悲剧,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1986年4月26日,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罗素等编著的《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第3版)》是很、很经典的人工智能教材,已被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1200多所大学用作教材。《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第3版)》的近期新版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内容,并深入介绍了各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全书分为七大部分:第Ⅰ部分“人工智能”,第Ⅱ部分“问题求解”,第Ⅲ部分“知识、推理与规划”,靠前V部分“不确定知识与推理”,第V部分“学习”,第VI部分“通信、感知与行动”,第VII部分“结论”。本书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思想和算法,还描述了其各个研究方向很前沿的进展,同时收集整理了详实的历史文献与事件。另外,本书的配套网址http://aima.cs.berkeley.edu/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教学和学习资料。本书适合于不同层次和领域的研究人
本书作者为20世纪80年代的 选调生 。作者以本人的原始日记、书信为素材,详细描写了一名全国重点大学的理科毕业生接受选调到甘肃农村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心理活动,真实呈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西北基层社会的风土民情,以及中国各社会阶层迎接大时代浪潮冲击的人生百态,再现了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面临的职业、爱情和社会环境冲突,以及他们面对时代变迁而产生的人生困惑与思考。 选调生 是指省级党委组织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1965年6月,中央批准高等JY部《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全国选调生工作由此开始,后因 文化大革命 中断。20世纪80年代,根据 陈云 同志提议,中共中央组织部设立青年干部局,选调生工作重新展开。2000年和2
《银魂:张嘉璈和他的时代》是中国现代银行制度的奠基者、中国银行业之父、金融家张嘉璈的长篇文学传记。 本书采用金融史与生活史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从浩如烟海的史料和银行家们的日记、书信、函电中互参考寻,细密地考察了张嘉璈的生平踪迹及其与时代的关系,描绘了这位二十世纪初的金融巨子跌宕起伏、充满悬念的一生。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在清末后十年创立的大清银行。后经过以张嘉璈为代表的中国代现代银行家筚路蓝缕的开拓,逐渐实现了现代银行业在二十世纪初的崛起与变革。 以张嘉璈为中心,本书同时讲述了一段置身金钱政治漩涡的南北金融界群雄的故事,展现了近一个世纪神州大地上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端、成长与变革,以及一代金融精英在时代大变局中立身谋国的气魄和胆识。 在传主张嘉璈身上无时无刻不散发
当新世纪的曙光就在我们面前时,许多侵华日本士兵的生命也快要走到人生的尽头了。他们回味侵华战争的血腥吗?他们忏悔自己的罪恶吗?他们思考对未来的和平贡献力量吗?他们要把侵略他国时所犯下的罪恶悄悄带进坟墓而不警示后人了吗?在连老鬼子本人都不忏悔的情况下,他们的子女会很好地认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罪恶以及他们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吗?这正是我想知道的。我在日本留学6年,正是抱着这个目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采访了十几位侵华老日本兵。借助他们自己的言谈,他们的日记,他们提供的战争期间的照片,他们从中国劫掠去的文物,向世人揭示他们今天的内心世界。 我正是抱着这种意图,拿起笨拙的笔,写出这本《我认识的鬼子兵》。
《睡人》不是幻想小说,也不是恐怖电影 这是发生在20个“睡人”身上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种很多医生闻所未闻的疾病 她梦到自己变成一座活着的、有感觉的石头雕像;她梦到死亡,但和真正的死亡又不一样。第二天醒来,她透过镜子,发现自己的梦变成了事实。 “简直不可思议,那个女人从20年前我认识她的时候就没有变老过。”就好像在她恍惚的几十年里,岁月神奇地停止了。 这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我什么表情都没有了,不能关心任何东西。什么都不能打动我,甚至连父母的死都不能。我忘记了快乐和不快是怎样的感觉。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一种新的药物左旋多巴,将他们沉寂的生命唤醒,带给他们新生; 但药物作用的消退,又给他们带来更深的痛苦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