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作者精选个人近年来的随笔几十篇,涉及文学、历史、电影、学术、语言等多个方面,文笔犀利,思想深邃。也许是经历了青春躁动的狂热,他如今的狰狞思想都隐藏在不露声色的谈笑中,不难接近,但不易理解,还有一些痴气。从文字不仅可以窥见作者的学术风格,也不难见出其在人生和兴趣等方面的况味。
切斯瓦夫?米沃什,二十世纪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无可匹敌的精确与优雅,定义了他所属时代的悲剧与美。他的诗歌,无论是描述他在波兰度过的少年时代、战乱中华沙的悲痛或对信仰的追寻,都令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凡人生的个体性。诗歌对死亡、战争、爱与信念的探索扣人心弦,震动人心并为之深思低回:?“在这片大地上存在过,其本身已远非任何语言可以形容。” ??《米沃什诗集》汇集诗人1931年至2001年间几乎所有诗作,分四卷呈现。 ??《冻结时期的诗篇:米沃什诗集Ⅰ》 ??本卷收录米沃什诗作56首,来自《冻结时期的诗篇》(1933)、《三个冬天》(1936)、《拯救》(1945)、《白昼之光》(1953)、《诗论》(1957)和《波庇尔王及其他》(1962)。多为长诗,既有色彩浓郁的抒情与描写,也有
《美国自然文学三十讲》是一本关于美国自然文学的教材,以中文为主写作,附有大量的英文参考资料,既基于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状况,又从中国学生可以理解的角度,对自然文学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经典作家和代表性作品进行评述和相应的理论解释,使中国学生和有兴趣的专业人士掌握英美自然文学的概貌和基本内涵。
本系统阐述现代诗歌形式技巧,明确同一技巧现代与古典区别之所在的理论著作。 作者是现代诗潮(新诗潮)的重要诗人与理论家、诗人的写作经验和对诗的认知,使其诗歌理论独具一格,远离空谈。 本书部分内容曾以《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等为名在《诗歌报月刊》连载,反响热烈,要求结集出书的呼声至今不绝。
《 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通过对韩非生平事迹考辨、《韩非子》的编集与版本、篇目真伪、文学思想、文体分类和寓言诸方面的研究考辨,释清了历代关于此书及作者的疑问与争执,通过文本分析及与先秦子书等的对比,体现了该书在语言表现方式、思想内涵尤其是各类文体运用方面的高超卓绝,揭示了该书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先后诞生了,唐代文学这才扯开六朝的罩纱,露出自家的面目,所以我们要谈的这五十年,说是唐的头,倒不如说是六朝的尾。 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全、刘叉的“插科打浑”和韩愈的洪亮的嗓音,向佛老挑衅。那边元稹、张籍、王建等,在白居易的改良社会的大蠹下,用律动的乐府调子,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是2001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中的一种。今蒙复旦大学出版社厚意,印行修订版,我想借此机会感谢贺圣遂先生、孙晶女士和社中其他诸位朋友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其情其谊,并不只在于《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的出版和包括《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修订版)》在内的这套“现代中国文学史论丛书”的出版。我这本书的所谓修订,其实只是少数地方补充一些论述、改动几个字句而已,原来的面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本书是诗词格律的入门书。绪论论述了广义的格律是古今中外的诗歌都具有的基本要素,介绍了有关诗词格律的一些术语。至第3章分别介绍了近体诗的押韵、对仗和平仄的格式,第4章介绍了古风在格律方面的特点。第5章介绍了词的格委。第6章介绍了诗词语言在语法、修辞方面的若干特点。书霜有两个附录,附录1列出了平水韵106个韵的常用字,并在名韵下注明词韵属于何部,所以兼有诗韵和词韵的作用。附录2是词谱举例,列出了32个常见的词牌。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选修课的教材,也适合对中国古典诗词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本系统阐述现代诗歌形式技巧,明确同一技巧现代与古典区别之所在的理论著作。 作者是现代诗潮(新诗潮)的重要诗人与理论家、诗人的写作经验和对诗的认知,使其诗歌理论独具一格,远离空谈。 本书部分内容曾以《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等为名在《诗歌报月刊》连载,反响热烈,要求结集出书的呼声至今不绝。
《美国自然文学三十讲》是一本关于美国自然文学的教材,以中文为主写作,附有大量的英文参考资料,既基于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状况,又从中国学生可以理解的角度,对自然文学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经典作家和代表性作品进行评述和相应的理论解释,使中国学生和有兴趣的专业人士掌握英美自然文学的概貌和基本内涵。
《南非文学史》辨证、客观地介绍、评论了南非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分五个阶段记述了南非各个种族的文学,描摹了南非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画卷,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南非文学。《南非文学史》材料翔实,内容丰富,是的一部非洲文学研究专著,也是当今完整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部南非文学史著作。《南非文学史》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南非国家英语文学博物馆已经来函准备收藏此书。
林庚先生是海内外的楚辞学专家,他毕生与楚辞结缘,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福建长汀的厦门大学从事文学史教学,到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问世《天问论笺》并带教楚辞研究的博士生,楚辞可以说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他也将自己大半生的岁月,浸润在了屈原和他的作品的世界中。这期间,除去与文学史研究有关的内容(《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简史》著作中的楚辞部分),他的楚辞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两部代表性著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天问论笺》。
现在好了,张鸿声教授的团队实现了我的梦想,让早已消逝在历史深处的老舍的太平湖、蔡元培的孔德学校,以及只剩下遗址供人凭吊的圆明园、前门火车站,还有虽巍然屹立却也饱经沧桑的钟鼓楼、琉璃厂等,以简明扼要而不失丰满的叙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曾经说过:“虽有文明史建构或文学史叙述的考虑,但我更希望像波特莱尔观察巴黎、狄更斯描写伦敦那样,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的研究角度,当然是我自己的学科背景决定的。”《北京文学地图》作者与我学识及志趣相近,故所撰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史著作,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无论谁谈北京,“永远的中轴线与消失的城垣”、“北京水系与园林”、“宣南与近代文人”,这些都在预料之中;专门设立一章“学府梦忆”,介绍北大、清华、师大、燕京等校园风
各种方法、各方大家、各类术语,错综复杂,令人目不暇接,而这一切在《理论入门》中被解说得清楚明白,深入浅出。许多理论类书籍对于所介绍的理论和理论家都有预设立场;与此不同的是,《理论入门》仅仅提供基础的原理,而让读者自己发展观点。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当代文学理论系列·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包含了当今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发展潮流,并新增了两个全新的章节。读者通过《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当代文学理论系列·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可以深入了解到自由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作篆通假校补》为西泠印社始创人之一——王福庵先生原著,由其弟子、篆刻家,曾任西泠印社总干事的韩登安先生校补而成。王、韩两先生俱精小学,尤擅篆刻,以之成书,足见其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如今为篆刻印者每惑于后起之字,若便从今体,固无不可,然又恐有不谙六书之讥。而得此书,则如马国权先生所言,有“如获津梁”之便。此书文字数倍于《说文解字》,内容详实,叙说精当,可视为《说文》之辅助工具书,相信日后定将为印篆界之。 是书由印社前辈钟毓龙作序,徐映璞老先生和印社理事马国权题跋。两位先生对成书之始末、作用有详细评述,可资导读
《论文学与电影》关注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把电影和小说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考察小说到电影的行走路线,探讨跨文本语境下改编如何生产出自己的意义。电影改编作为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不仅存在于文化中,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关于文化的,是建构文化的积极参与者。改编在揭示世界的同时建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