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中国》是继《典籍里的中国》后, 文化中国 系列新作! 《诗词里的中国》共7册,《唐诗1》《唐诗2》覆盖望月、登高、咏物、节日、送别、等10大主题场景;《宋词》以时间为线,精选25首不同词牌的宋词,彻底理清词牌的来龙去脉,感受中国文字间蕴含的音律之美; 词传 四本精选李白、李煜、李清照、纳兰容若经典诗词,在诗词中读懂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隐秘。 《诗词里的中国》深度解读了诗词背后的社会世情,畅览繁荣与风雅并存的历史风貌,字里行间贯通历史,让人们透过诗词读懂中国。
今存诗集《甲乙集》十卷并补遗一卷,《谗书》五卷,《两同书》两卷,小说《广陵妖乱志》一卷及书启碑记等杂著三十篇。此次整理,诗歌部分以《全唐诗》为底本,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本《甲乙集》、《文苑英华》、《罗昭谏集》参校。 罗隐,浙江新城人,唐代 诗人,少年成名,晚年依附吴越王。他的诗文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才能。
《杜甫诗全集》,全三册,收录迄今所存全部1455首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歌,并吸收古、今人研究成果,按诗人的人生轨迹对诗歌进行编排。全书从“题解”“注释”“汇评”三个方面对每首杜诗进行 的解读:“题解”简介诗歌内容、交代诗歌背景、鉴赏诗歌内涵等;“注释”简释字词,注明典故及出处,并标注诗句异文,为简约起见,不作具体版本说明;“汇评”于每首诗下摘录两三种自宋元至明清以来对杜诗进行阐释的注本,所引达百种,集中反映了杜诗学的发展脉络。此书在手,细细探索,诗人之忧思、之欢喜、之感叹、之珍重,如在眼前,震动你我每一根神经而共鸣。
张久可(约一二八〇-一三四九以后),字可久,号小山,以字行。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元代散曲的重要作家。他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散曲创作,承上启下,开了一代曲风。 张可久终身为吏,壮志未酬的身世,使他的作品感慨万千,有一种含而不露、怨而不怒的深沉感伤。另一方面,他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熟读典籍,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这自然使他的作品具有清丽的文人风格。《太和正音谱》评价他说:“张小山之词如瑶天笙鹤。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气,真可谓不羁之才。” 本书为张可久作品合集,辑录所作传世散曲及诗、词、古文。此集以绛云楼藏影元抄本《北曲联乐府》为底本;以天一合影元抄本、明李开先《张小山小令》、清胡莘嗥抄本、清昊兴夏屿《张小山小令选》、任讷《小山乐府》为校本;复参《太平乐府》、《阳
桐庐拥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孕育了特色鲜明的隐逸文化、中药文化和诗词文化。由此吸引了上千的文人骚客: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王维、白居易、孟郊、苏轼……都曾驻足于此,留下数以万计的描绘桐庐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的诗词。本《桐庐古诗词大集》共收录了自魏晋南北朝至清末1900多位诗(词)人有关桐庐山水、人文的诗词7400余首(阙),其中诗7251首、词149阙,编为上、中、下三册。 本《集》分诗和词两部分编纂。每一部分则按朝代划分篇章;诗(词)人生活跨两个朝代的,以其取得功名、仕途、主要作品创作时间和质量,综合考量后,酌情划入不同的朝代。 诗词编纂顺序:先介绍诗(词)人小传,再录入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