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中国》是继《典籍里的中国》后, 文化中国 系列新作! 《诗词里的中国》共7册,《唐诗1》《唐诗2》覆盖望月、登高、咏物、节日、送别、等10大主题场景;《宋词》以时间为线,精选25首不同词牌的宋词,彻底理清词牌的来龙去脉,感受中国文字间蕴含的音律之美; 词传 四本精选李白、李煜、李清照、纳兰容若经典诗词,在诗词中读懂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隐秘。 《诗词里的中国》深度解读了诗词背后的社会世情,畅览繁荣与风雅并存的历史风貌,字里行间贯通历史,让人们透过诗词读懂中国。
形美、意美、音美,美得沉醉的双语唐诗宋词诗经诗画集 诗家的不朽,铸就300卷唐诗的风骨流韵 词宗的风华,写尽300阙宋词的红尘烟雨 诗三百,思无邪,这里还有诗经三千年回荡的涛声云灭 古诗英译:中国翻译泰斗,许渊冲教授亲自翻译,将诗歌与语言文化密切联系。他用毕生精力致力于文学翻译。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 诗文赏析:化解字句难点,细细剖析典故,浪漫唯美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诗的国度。 深度解读: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现代价值 每首词都有其独有的意义,值得品味和阅读。 诗人小传:诗人们传奇的人生经历,读诗也读人,不仅能让读者轻松读懂诗,还让读者了解词背后的故事和诗人生平。 难字注音:将诗歌中的重点难字加上拼音,让读者们轻松阅读无障碍。 生动插画:精细雅致的古画,于翰墨丹青中勾勒出诗情画意。 三位著名作
形美、意美、音美,美得沉醉的双语唐诗宋词诗经诗画集 诗家的不朽,铸就300卷唐诗的风骨流韵 词宗的风华,写尽300阙宋词的红尘烟雨 诗三百,思无邪,这里还有诗经三千年回荡的涛声云灭 古诗英译:中国翻译泰斗,许渊冲教授亲自翻译,将诗歌与语言文化密切联系。他用毕生精力致力于文学翻译。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 诗文赏析:化解字句难点,细细剖析典故,浪漫唯美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诗的国度。 深度解读: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现代价值 每首词都有其独有的意义,值得品味和阅读。 诗人小传:诗人们传奇的人生经历,读诗也读人,不仅能让读者轻松读懂诗,还让读者了解词背后的故事和诗人生平。 难字注音:将诗歌中的重点难字加上拼音,让读者们轻松阅读无障碍。 有声音频:数百卷诗文随书流韵,让读者沉溺在故纸堆中,倾听金戈铁马
这套书是从253000多册古籍旧藏里归纳综合,整理出当代人较熟悉的五十余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经典,经龚鹏程、王梦鸥、徐瑜、简宗梧、傅锡壬、张晓风、詹宏志等五十余位学者疏解,用生动流畅的白话文进行了现代诠释,影响深远,被几代华人奉为传家必藏书,更有数百万读者奉其为经典入门的**书目。 本系列特邀知名学者、教授解读《诗经》《楚辞》《乐府》《唐代诗选》,参照权威版本为底本,采用与原文逐句对照的形式,对原典进行了注释和翻译,并对生僻字加以注音,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深度解析作品背后的深意,梳理众多古诗词相关知识点,是大众阅读古诗词,了解中国文学的优秀读本。
叶嘉莹作品: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 本书为叶嘉莹先生面向普通读者的古诗讲座讲稿结集,共有《概论》《陶渊明诗浅讲》《杜甫诗浅讲》《李商隐诗浅讲》四讲。 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这三位诗人,遭际不同,个性有别,诗风各异。本书将三人并举,分析了他们各自在诗歌中对于形象和手法的使用。内省型的陶渊明在诗中使用概念化的形象,外观型的杜甫在诗中使用现实中实有的形象而有所突破,李商隐则以想象中的非理性形象映照幽微的内心世界。这种差异不仅折射出了诗人个体的生命与心灵,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轨迹。本书平实亲切,通俗易懂,是一本轻松的大众普及读物。 叶嘉莹作品:清词选讲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在新加坡国立中文大学教授清代词的讲课稿,由讲课录音整理而成,按照从明末清初到
高山主编的《二十四史(共16册)/国学经典藏书》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这二十四部史书,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钦定,是得到统治者认可的“正统”史书,也就是“正史”—“二十四史”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的。本次出版的“二十四史”,是精选各史书中的名篇佳作,加以精心翻译而成的。
这是一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结晶,也是一部汉语词汇史的力作。该辞典是专书语言辞典,收录并释证《世说新语》原文中所有的字、词,包括成语、熟语及凝固结构等,合计6500多条。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传统文化选本。该丛书原设想选收上至先秦、下迄清末民初的与古代文化有关的各类专题,包括艺术、音乐、美术、历史、科学等,当然以古典文学为主。总计约收1000万字。当时实施后,先期出版了《中华古诗观止》《中华古文观止》《中华古词观止》《中华古曲观止》共四部。出版后,本丛书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在丛书出版二十年之际,学林出版社在原书的基础上做增补校订,重新出版。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丛书的版式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注释从尾注全部改为脚注;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按朝代分体,依序排列,每篇都附以题记。为便于专业研究者研究,现将《唐宋词观止(上)》《唐宋词观止(中)》《唐宋词观止(下)》《明清词观止》《元杂剧观止》《明清戏曲观止》《元明清
收集先秦到清代末年的辞赋作品,总字数2854万字。本书曾列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 八五 计划》的重点项目,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 八五 图书选题出版计划》的重点图书选题。全书分为8卷,一共26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册,唐代卷2册,宋代卷1册,金元卷1册,明代卷4册,清代卷14册,详目卷1册,索引卷2册。索引有人名与篇名、拼音与笔画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