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特点:作者简介,侧重文采而非功行;题解导读,三言两语,留不尽余味请读者细品;注释注音,尽可能全面详尽,扫清审美的路障。 本书简介:《中国历代散文精选读本》选录从先秦至近代的散文、随笔作品。体裁上涉及各种文体,只是传记作品留给了书系中专门的一种。选录的标准是名家名篇,妙文佳构,尤其注重作品的抒情、叙事,说理之美,而不以存史料、明学术为尚。 特别提示:本套书版式新颖,注释随文侧排,与正文一一对应,极大地免除了读者的翻检之劳,可以限度地方便阅读,使您轻松享受探美历程的愉悦。
在历史上江西作为全国立祠最多的地区之一,至今乡间仍散落着蔚为大观的古祠堂,建祠祭祖的风气得以推广,也与朱熹、夏言这两位江西籍历史文化名人有关,历史上江西又是五次北人南迁的中转站,可以说,源远流长的宗族文化扎根于斯,却辐照着更为广阔的地区。既然宗祠建筑承载着一个宗族的历史情感、生活理想,以及维系情感、支撑理想的宗法关系,那么,宗祠建筑本身也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感受祠堂的建筑艺术及其装饰艺术,就是感受人们血脉相袭的思想感情、信仰崇拜、观念意识,就是感受众多姓氏各具魅力的生活史和精神史,并由此反观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风度,精神气质和心灵历史。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对曾国藩,有人称之为“圣相”,有人称之为“罪臣”。曾国藩有着谜团一般的人生,而《曾国藩挺经》就是打开谜团的一把钥匙。 《曾国藩挺经》是曾国藩临终前一部“压案之作”,用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的话来说,《曾国藩挺经》是曾国藩“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曾国藩的一生,正是凭借这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 该书的内容散见在曾国藩杂著、家书、日记及弟子、幕僚的著作中。本书的编辑、整理者均本着科学、严肃、实事求是和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精神,从事《曾国藩挺经》的文献整理工作,从而保证了本书的学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