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他的《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还是悼亡忆旧,乃至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
为了帮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古代书信名作中汲取精神营养,编者们从20世纪80年代选注的《历代名人家书选》(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中选出部分家书,并且扩大范围,增选各类书信,一共选出历代书信优秀作品七十多篇,每篇介绍作者,注释词语,并对其思想内容、艺术技巧做出简要评析,以便读者接近原作。末附这些书信中的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注),便于读者吟诵。
本书是一本笔记体的散文,讲述人生吃、喝、玩、乐等各种闲情逸趣,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书本文字思想均极清新,都是很可喜的小品,有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本书对此书进行了白话文翻译,使之理解便宜,语言通俗,图文并茂,适合广大散文爱好者、休闲爱好者阅读。
《智囊》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二十八卷,是我国历目前一部智慧故事总集。搜集了明代以往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近两千则,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智,部类分别按以评语;上至政治家高瞻远瞩、治国平天下,军事家运筹帷幄、克敌制胜,下至平民齐身持家、排忧解难,几乎无所不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编撰过程中,删掉了有明显宣扬封建糟粕的一些章节,又吸纳了《智囊补》的内容。《智慧补》系冯梦龙在《智囊》成书后,经过数年刻意搜寻,补充的大量故事。
本书是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逸趣、山水游记等,宇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品位。
小说以隋炀帝一生的荒淫为主线,揭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隋炀帝深得先帝、母后宠爱,再加奸臣相助,于是废太子、谋父君得天下,此后便日日在宫中寻欢作乐,北方巡狩,耗尽天下资财,从长发迁都东京,开山为苑,掘地为湖,大兴土木,十六院中精选天下三千美女,不分昼夜,纵淫无坛工,巡游江都,沿途设无数行宫,劳民伤财,再下江南时,又发天下人夫财力,开凿大运河,营造江都,乐而忘返,下人献宫车以为机关,便在车中一夜幸一江南童女,以后越发淫淫,不理朝政,遂激起民心改向,一夜之间,被逼缢死,以谢天下。 本书系建国后整理出版,国内稀有,文学史家郑振铎称之为一部“盛水不 漏的大著作”,影响于后来的小说很大,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小说史上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按历史时期分为三册。上册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册为隋、唐、五代、宋、金、元、下册为明、清。入选的作品,韵文按诗歌、辞赋、词、戏曲、散曲排列,无韵文按神话、散文、传奇小说排列。本书选择作品的指导思想是:(1)以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体裁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主:(2)力求选录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作品,对内容一般而具艺术特色的作品,酌予选录:(3)照顾到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风格的多样性,避免偏而不全。目的是通过本书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有个系统的了解,也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中学语文课本已选的作品,一般不再选入本书,以免重复。本书由作家小传(或书籍简介)、总评、作品全文(少数为节录)、注释、辑评五部分构成。增加作家总评和作品辑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引导学生思考,是本书特色之一
《钟书国学精粹:古文观止》从精彩华章中再择其精华(中学教材中已选的篇目尽量不选),回溯到先秦至明朝的历史时空,从欣赏温馨祥和的世外桃源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暮秋胜景;从聆听急雨、密雪敲击竹瓦所生的清绝之音到“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飒飒秋声;从感叹“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人生体验;我们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肃然起敬,更为“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而幡然顿悟;我们谨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的前车之鉴;我们更砥砺品格,养吾辈之“浩然正气”。
“事如春梦了无痕”。然而,用敏感的心灵细细同味,再久远的事情也会依稀币现。大概人生总是不得,借生命的重温以获取一些活泼的暖意。清乾隆年间,一位不那么有名的书生沈复,用简约俊逸的文字,回忆自己的纯真少年和忧患中年,记录那段时光里所经历的闺房之乐、坎坷之愁、闲情之趣,浪游之快……处处流露不随人是非的市美眼光和浪漫情怀。
本书根据现代青少年的特点和迫切需要,精选了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弘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主旋律的200多则历史故事,全方位地阐释了在先天条件比较一般的情况下,如何“将手中的牌优化组合,并力求把每张牌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