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名学》是由严复所译的传入我国靠前部归纳逻辑著作。本书原名为《逻辑学体系》(ASystem of Logic),反映十九世纪后叶西方资产阶级经验主义思想的一部代表性的逻辑著作,是英国经验主义归纳逻辑的总结。这本书是古典传统逻辑的终结,也是在现代逻辑出现之前一本影响大的著作,它先后出版八次之多。波兰华沙大学原靠前符号学会佩尔斯(Jerzy Pelc)教授曾说,其实全世界当时都在读这一本书。
《盛世危言》是中国思想界中一部较早地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就其对当时许多问题的思考,百年之后仍然不能抹杀其具有现实意义的光辉。《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本书收录日本中国学家兴膳宏教授的十八篇论文,涉及从潘岳、郭璞、庾信到卢照邻、皎然,以至欧阳修等的中古时代的文人学者,也涉及《真诰》、《文选》、《诗品》、《金楼子》、《翰林学士集》、《隋书·经籍志》、《文镜秘府论》等重要的中古时代典籍,还有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论述。这些论文,特别是其中有关文学与宗教的论文,一方面可以说代表了最近几十年来日本中国学界在中国中古文学史和文化思想史研究上的一点进展、一种方向,另一方面也恰好弥补了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某不足。
本书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本书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共222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文章,既有儒家经典、历史散文,也有传记、书信、论辩,乃至游记、寓言小说。入选之文多短小精彩,均是便于记诵的传世佳作。而译注者的论述分析精辟中肯,注解简明,译文通俗流畅,是《古文观止》的上佳读本。
本套八卷,每卷之首均有前言,力求讨源溯流,系统介绍此类散文的发展历史,勾勒各时期特色,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相当于一篇文类史,读者可由此了解各类散文的起源、流变及概貌。又因前言为古典散文研究专家所撰,其中既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亦可供专业研究者参考。正文包括选文及其注、译、评四部分,兼顾普及性与学术性,使这套书也为普及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之作。对于典章名物及一些不常见的字词均有清楚、详细的注释。除抒情小赋因其多丽靡之辞不宜今译外,其他七类每篇均有今译。译文力求信、达、雅,并尽量保持原作风格。重要作品和有争议、有特色的作品篇后有选者简评或点评,介绍其写作背景、思想价值、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普通读者可借助注、译、评,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历代的名篇佳作,专业研究者亦可便中查阅有
《穆勒名学》是由严复所译的传入我国靠前部归纳逻辑著作。本书原名为《逻辑学体系》(ASystem of Logic),反映十九世纪后叶西方资产阶级经验主义思想的一部代表性的逻辑著作,是英国经验主义归纳逻辑的总结。这本书是古典传统逻辑的终结,也是在现代逻辑出现之前一本影响大的著作,它先后出版八次之多。波兰华沙大学原靠前符号学会佩尔斯(Jerzy Pelc)教授曾说,其实全世界当时都在读这一本书。
一、这套《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是一部帮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赋体文学发展和创作情况的大型选本,在目前是最完备的选本。赋体文学是中国文学中较为高雅和精粹的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赋作本身的难度以及文学观念的原因,这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未能引起人们充分的重视,不少文学史著作只对汉赋略有所说,基本上还是否定性的意见,而对其他时代的赋体文学,基本上是弃而不顾,这是令人痛心的;近十余年来,情况有所好转,对赋体文学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兴趣,很多人对赋这种文体及历代赋作产生了欣赏欲望。为了使这部遗产被广大读者接受和认识,并推动对赋体文学的研究,我们组织了部分学者编撰了这套选本。 二、为了完成任务,达成目的,本选坚持尽可能多地将各个时期的赋家与赋作介绍给读者,因此我们在选篇上较为广泛,特别是南北朝
《文心雕龙》的版本很多,但自从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以后,黄注本实际上已成为《文心雕龙》的通行本。近世对《文心雕龙》的校注整理大多以黄注本为底本进行,如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校证》、杨明照的《增订文心雕龙校注》、詹锳的《文心雕龙义证》等,皆是如此。但各家丰富的校勘成果也说明,黄注本作为底本实际上问题颇多。本书的整理译注者以范注本的原文为基础,参照林、陈两位先生的《文心雕龙集校合编》和《新校白文〈文心雕龙〉》,充分吸收近世诸家的校勘成果,特别是全面吸收唐写本的校勘成果,整理出一个新的《文心雕龙》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心雕龙》作了详尽的注释,并加以白话翻译,以之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新本《文心雕龙》。
本书原版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汇集了大慧宗杲写给部分僧俗四众弟子的重要书信,一共84篇,针对修行过程中常见毛病痛下针砭,见肝见胆,开人睡眼,醒人迷梦。
本书是个休言说散文体文本,是作者精神朝圣之旅的见证、是汉语书写者散文体叙事的思想事件。如果你灵魂渴望圣洁而痛苦,那就打开本书看看吧!如果你心灵企盼宁静而恐惧,那也打开本书看看吧!如果你是个画家,本书可以成为你梦中的画魂;如果你是个音乐家,本书更能成为你胸中的音符;如果你是个作家,那么本书定会成为你心中的文章。
中华美文春水漫溢,经典名篇尽收眼底。《今文观止》分“清代、现代卷”和“现代、当代卷”两本,共选录清代以来三百多年间400位作家的400篇美文,基本上涵盖了近现代及当代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 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广收博采,繁简适中。《古文观止》选家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绚丽和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古文。数百年来,一直是研读古文(散文)最重要的读本之一。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近四百年间,中华大地涌现了数以千计的散文家,挥毫写下无数字字珠玑、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今文观止(清代·现代卷)》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上乘之作,试图填补从《古文观止》到21世纪的一段空白。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
中国画论经秦汉到西晋的萌芽,于东晋、南北朝蔚然独立,历唐、宋、元的繁荣,至明清二代,重在传承总结,集其大成。这一时期,文人画大盛,称为文人者,即便不长于书画实践,也大多知画懂画,故画论著述数量最丰,几占中国画论著作十之七八。《中国古代书学画论丛书》首期选择了十部画论,稍加注解,彩图,以助解读。这十部画论,论影响深远,则董其昌《画旨》力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观点鲜明,导引了其后三百年中国画的风格走向。论体系完备,则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十八章的篇幅,丰富的内容,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理论的集大成者。论精深高妙,恽寿平出身文化世家,又历明清鼎革,以少年追随父兄参加抗清斗争,后知时世难移,寄情书画,所作《南田画跋》文字隽永,意旨深奥,细细品味,意趣无穷。而同为题画之作,金农的《冬心题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文化选本,包括《中华古诗观止》《中华古文观止》《中华古词观止》《中华古曲观止》共四部。1996年,本丛书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2015年,本社在该套丛书的基础上做了增补校订,重新出版。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本丛书的版式等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原来四大部的丛书重新排列成二十四本,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按朝代分体,依序排列。为便于专业研究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现将《先秦文观止》《两汉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观止》《宋金文观止》《唐五代文观止》《明文观止》《清文观止》《近代文观止》合并为《中华古文观止》,以函套装帧,呈现给广大读者。
本集编入吴世昌先生的《红楼梦探源》及与之相关的几篇专论,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基础性论文。
楚辞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现象。 楚辞的世界,博大精深;楚辞的世界,色彩斑斓;楚辞的世界,令人神往!屈原,仿若隐在云雾中的高峰,既令人敬仰,又令人却步!从屈原、屈平、左徒、三闾大夫到正则、灵均、美人,从湘累 、楚狂、狂人、独醒客到爱祖国、爱人民的典范,从诗人、诗祖、东方诗魂到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侧面,都折射出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二千多年的历史,不断感受、不断震撼、不懂转述、不断诠释,就有了近千种著作,七千多篇论文。 随着周建忠教授走进色彩斑斓的楚辞世界,穿越遥远的时空,冲破历史的尘封,我们将读到屈原那声泪俱下的倾诉,有血有肉的人生,如火如荼的抗争,永恒久远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