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所写的《山家清供》是一本富有文学韵味和医学养生知识的饮食笔记。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04则食谱。所谓 山家清供 ,是指山野人家待客时所用的清淡田蔬。作者以此作为书名,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清淡菜蔬由衷的推崇与喜爱之情,也体现了其追求 清 雅 的饮食美学思想。这本书是读者了解传统饮食文化与生活美学的佳作。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明代袁了凡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阐明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从而鼓励儿子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 立命之分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 。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陶庵梦忆》共八卷,凡一百二十三篇。寄托了作者对已亡故国和已逝岁月的深深眷恋。行文兼公安、竟陵两派之长,抒写真性情,流传甚广,曾对现代散文产生过积极影响。书中还记录了一些市民生活和曲艺的资料。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风俗人情,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可谓民风时尚,无所不包,使人直观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同时也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梦粱录》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仿效《东京梦华录》体例,共二十卷,记载南宋临安的郊庙、宫殿、山川、人物、市肆、物产、户口、风俗、百工、杂戏和寺观、学校等。将南宋城市经济活动,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城的面貌,一一生动再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明代 小品圣手 张岱的两部代表作,也是*有名的两部。陶庵是张岱的号,《陶庵梦忆》就是张岱的回忆录。写的主要是他早年经历的事,茶肆酒楼、斗鸡养鸟、放灯迎神、工艺书画等无所不包,构成了一幅晚明江南生活的绮丽画卷。《西湖梦寻》则将回忆的焦点聚焦在杭州,对杭州一带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描绘,明末的奢华富丽让今人也感到惊讶。这本集子和《陶庵梦忆》有所不同,张岱在经历明清鼎革后重返杭州,将兵灾之后的破败景象也记录其中。荣华梦碎,前尘旧影,荣辱兴衰,读来有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这本书值得细细品鉴,收入书房可以妆点格调,能将中式生活之美切实融入生活。
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不仅能从万物的细微处感知美感,还能在生活的点滴处寻得乐趣。 林语堂盛赞其为 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 ----------------------------------------- 《闲情偶寄》,顾名思义, 闲情 指的是休闲生活的情趣, 偶寄 是指没有羁绊的散漫式的记述方式。《闲情偶寄》是一部寓 庄 于 闲 的 小文 。 《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234个小题,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触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挖掘了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文中附有精美插图及大量注释,具观赏和审美价值,更具阅读性。
《秋灯琐忆》是钱塘文人蒋坦通过回忆而作的一部诗意散文集,记述了其与妻子关锳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才气、雅致与情趣。全书叙事生动自然,文辞风雅清丽,感情真挚,动人心弦。
《夜航船》(上下册)共分为二十卷,依照门类划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进行撰写介绍,收录四千余条目。内容囊括天文地理、人伦考古、经史百家、礼乐典章,以及日用宝玩、植物四灵、三教九流、物理方术,广采博收,涉及范围广,堪称中国的 小型百科全书 。
《茶经》是古典、纯正的茶学知识集锦。成书于至德、乾元前后。全书3卷,分10篇。书中论述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等,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在《茶经》中,陆羽继承和总结唐代及唐以前茶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 煎茶法 。他制定系统的茶事规范,制作以 二十四器 为代表的茶具、茶器,并通过实地寻访茶叶产地,为我们绘制出了相对完整的唐代茶叶产区图。陆羽因其著《茶经》、开茶学的历史功绩,以及以 精行俭德 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成为对传统文化中诗意栖居的精彩解读。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作品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是沈复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摘取了人生中难忘的时刻缀集而成。它以夫妇二人的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其中涉及古代生活艺术、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多方面的内容,真实而丰富地展示了当时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与生活环境,被人们称为晚清 小《红楼梦》 。
《菜根谭》秉承道家文化以道为本,糅合中庸之道、无为思想和出世思想,结合作者自身体验,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 本书以武进陶湘1927年序刻的《还初道人著书二种》之一《菜根谭》刻本为底本,参校明万历时期雅尚斋刊本《遵生八笺》附《菜根谭》。 急功近名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以此馈饷国人,似亦不无小补也。 藏书家 孙锵
《闲情偶寄》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书,详细谈论了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分词曲部、演习部和居室部等八个部分。词曲部论述戏曲结构、音律、语言等问题;演习部主要探讨戏曲演唱技术;居室部介绍堆假山、砌墙壁等技术。其他部分谈饮食、种花、养生诸问题。其论曲部分,经后人辑录单行,题名《李笠翁曲话》。
本书为 新乡土写作 代表作家舒飞廉献给乡园 南中国腹地 云梦泽 的散文精选集,也是近年发表于《文汇报》 笔会 副刊专栏的文章结集,延续沈从文、汪曾祺、孙犁以来乡土写作文脉的书写实验与创新。取自楚剧 悲迓腔 的 唉 字,既是作者对当地真实发生的追怀咏叹,又像祈求新生的召唤祭语,或对科技狂飙时代古老乡园何去何从的真切提问。 近十年间,身为高校文学院教师的舒飞廉以每月定期回乡闭关的方式,为生活重新加入了大别山之西、江汉平原北部一片邮票大小乡园的泥土、星斗、流水和荒野。他以祖居所在的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农四村为身体位移、思维通达的原点,一边沉浸体验,一边思考观照时代浪潮里传统不断消逝变动的乡野,以身体作为方法,最终成就了这部将都市气象与乡居烟火、神话志怪与具象现实、农夫与贤哲、传统与数字化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文星璀璨,辞章传颂千古,受万世膜拜。唐宋八大家是文星之中*为耀眼的八颗,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所作论、表、书、记、传诸体,文采斐然,各有其长。传统时代,他们的文章是士人竞相追膜的对象,是中华文脉之所在。今时常见的习语,如 落井下石 杂乱无章 等,均出自八大家文。今人若想绍续前贤,涵育学养,增广智识,非读他们的文章不可。若只求在作文上于谋篇布局、遣词用句上有所进益,八大家的文字也是绝佳的学习、参考对象。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得意之作,探讨了包括服饰、家具、园林、饮食、种植、养生在内的多个门类,堪称文人生活艺术的 小百科 。本书娱乐性与实用性并重,无论是器物的设计、家具的摆设还是植物的培育赏玩之法,都记录得详细全面。它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和浓重的江湖市井气征服了各个阶层的读者,三百多年来广泛刊刻,流传不衰。
1
《幽梦影》是一部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全书共收录了212条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每则随笔之后都附有作者友人的精炼点评。其内容精彩丰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山川园林、四季风物、花草虫鱼 生活中的风雅趣物、人生的处世之道,均包含在内。语言雅致清新,文笔精炼畅达,展现了作者的闲情雅致。
《围炉夜话》是明清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为221则,从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文人君子的安身立业之道。全书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如冬夜围炉闲谈。 《围炉夜话》初版于清咸丰年间,本书以1935年明善书局版为底本。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围炉夜话》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书中记叙了沈复夫妇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的际遇,以及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所撰的一部散文小品,词句清丽,感情真切,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它开创了一种自叙传式的散文形式,真实而大胆地坦露个人生活。文中以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追忆了他和其妾董小宛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