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大箫条”是20世纪美国人最为难忘的痛苦经历之一。在《大萧条的孩子们》中,埃尔德1920-1921年出生组为跟踪研究对象,对于大萧条经历对这些研究对象生命历程各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纵身研究。埃尔德认为,大萧条不仅影响到研究对象幼年时的生活环境,而且对其成年后的工作生活、成人经历、职业生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力甚至波及研究对象的后代,并在某种程度上构筑了战后美国人民的国民特征。在该书中,埃尔德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恰当地评估了大萧条造成的经济学受损经历对于其研究对象生命及其后代历程的深远影响。就重大社会历史变迁对于人人生命历程的影响而言,埃尔德无疑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对于社会科学诸领的学者而言,这部著作无疑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
“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8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人生回忆录,呈现20世纪历史文化广阔的精神地图。1940年6月,29岁的切斯瓦夫米沃什闯过苏军与德军四道防线,从维尔诺长途跋涉到纳粹占领下的华沙。半个多世纪流亡生涯之后,他才终于重返故乡维尔诺,一座“从童话中长出来的城市”。与自己的过去重逢,他回到一种间接的自我表达方式,开始为各种历史人物事件登记造册,而不是谈论他自己。《米沃什词典》就是这样一件替代品。它替代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篇关于整个20世纪的文章,一部回忆录。书中所记的每一个人,都在一个网络中活动,相互阐释,相互依赖,并与20世纪的某些史实相关联。“词典”(Abecadlo)是波兰特有的文学形式,由短文(词条)组成的松散文体,文章按词条名首字母的顺序编排。《米沃什词典》是米沃什亲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程度上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这是被扭曲的人在用扭曲的方式表现扭曲的人生、扭曲的世界。这是一部费时两年写了15章、却将手稿焚毁,结果欲罢不能、不吐不快,于是重新展纸、一气呵成的杰作。《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文艺界现实生活为背景,以传统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者为正义张目,鞭挞腐恶,歌颂真爱,把奇幻瑰丽的景观与浓郁凄绝的诗情融合成一体,终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本文集的主要特色是:在十卷本的范围内,尽可能系统地反映川端康成各个时期的创作倾向,有重点地编选一批过去从未在中国出版的、而在川端文学世界中又占有不可忽视地位的作品。尽量照顾各个文学种类,除长中短篇小说外,还选编了掌小说、散文和创作随笔。川端的许多小说都是先经掌篇小说的发酵、酿选,然后提炼、改造而形成的,甚至可以说,他的掌小说,包含了他的小说创作的基础特色和一切要素,是川端创作的缩影。
散文的生命在于“真”,也就是通常说的讲真话。只有讲真话,才能做到情真、意真。抒情如此,写景、记事也不例外。散文的语言特别讲究音乐美感,音韵和谐,有节奏感,当为大家手笔。 本书精选26个国家114位名家的散文精品200篇。为读者提供一本可供反复咀嚼的外国散文的经典读物。
30年代的“大箫条”是20世纪美国人最为难忘的痛苦经历之一。在《大萧条的孩子们》中,埃尔德1920-1921年出生组为跟踪研究对象,对于大萧条经历对这些研究对象生命历程各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纵身研究。埃尔德认为,大萧条不仅影响到研究对象幼年时的生活环境,而且对其成年后的工作生活、成人经历、职业生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力甚至波及研究对象的后代,并在某种程度上构筑了战后美国人民的国民特征。在该书中,埃尔德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恰当地评估了大萧条造成的经济学受损经历对于其研究对象生命及其后代历程的深远影响。就重大社会历史变迁对于人人生命历程的影响而言,埃尔德无疑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对于社会科学诸领的学者而言,这部著作无疑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