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哲学随笔集,与其小说《局外人》、剧作《卡利古拉》堪称 荒诞三部曲 。在书中,加缪围绕荒诞人、荒诞生活等命题进行了理性的哲学探讨,可以窥见其对于荒诞哲学最深入和集中的考察以及最透彻和清晰的阐释。 西西弗这个永世苦役犯,无疑是人类生存最形象的荒诞象征,但同时他又是在反抗的激情烈焰中行进的英雄,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25 岁了,生日快乐 这些花是从墓地带来的,为了给你庆生,还有想对你说的话,一起送给你 全文讲述了一位女性自25岁生日起,直到死去的一生的经历。 故事以现代诗般的语言,讲述了 你 生命中的12个小故事,关于成长、选择、亲密关系、分离等主题。伴随故事, 你 将走过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探索关于 你 一生的故事。 这是一出漫长而美丽的女性生命独角戏。现在,故事将从你的25岁开始讲起。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 纪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主要的关注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如何以 文学 的方式表达出来,他通过解读陀氏的书信和小说文本,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主要特点。 纪德视陀氏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 所有作家中伟大的一位 ,他对陀氏的解读带有浓重的法国阅读经验,同时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这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珍贵文献。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一部分是回忆录,一部分是斯蒂芬 金这位畅销作家的小说课。这本很好的非虚构作品,完整体现了金的创作观点和方法。金的写作建议基于自己真实的写作和生活经历:跌宕的童年,初为作家的岁月,成名后与酒精的斗争,1999年险些命丧车祸 正是这次车祸让他发现了写作对他本人的意义: 写作之于我好像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本书行文生动、幽默,还带着点自嘲,献给粉丝、作家和热爱好故事的人,将给所有读过的人带来乐趣和力量。
春天,感到发自内心的温暖, 站在盛开的樱花下,做一个认真的赏花人。 炎炎夏日,阳光洒落湖面, 把桃子放进沁凉的湖水,万千光影,抚慰人心。 落叶的季节,亲手做喜爱的糕点, 待在厨房一整天,享受愉快的烹饪时间。 冬的气息扑面而来,煮一壶热茶, 用深夜中的栗子消除所有庸碌与倦怠。 不断重复、重复、重复、重复的点滴,构成生活本身。 正是在这样的日常中,我写下一个又一个故事,听它们呱呱坠地。
艾玛 米切尔深受抑郁症的困扰已有25年。有一天,她决定换一种生活,从繁华的城市搬到了剑桥郡的农庄。从此,只要条件允许,她就去野外散步。 通过一年的自然疗愈,她的抑郁症开始好转,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由此,她得出结论:大自然才是天然的心理医生。回归野外,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在这本艾玛的手绘笔记里,她记录了自己一年的野外观察,详细记载了大自然是如何神奇地影响了她的情绪。让我们追随她的脚步,踏上一条条小路,寻找花草树木的芬芳,欣赏大自然里的神奇发现,开启一场心灵疗愈之旅。 对于那些在情绪的低潮挣扎或者热爱大自然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就是一本神奇的疗愈之书。从打开这本书开始,你或许就找到了一条找回宁静的自然疗愈之路。
《小说面面观》是从事小说写作、文学批评与赏析者了解小说艺术奥秘的经典。 《印度之行》后,福斯特将重心转向了讲学与文学评论。1927年,他应邀到剑桥大学开设讲座,一系列演讲成为《小说面面观》的基础。全书共分九章,涉及小说的七个层面,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模式、节奏。福斯特认为,小说家的任务即是熟练地驾驭这些面向,做到 面面俱到 。 《小说面面观》是福斯特的文学批评专著,是公认的20世纪小说美学经典著作。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与美食的随笔,语言清新优美,节奏舒缓,字里行间充满惬意与诗意。这里有养山羊的有趣经历、关于猪的古老仪式、采蘑菇的盛大活动、关于传统美食普罗旺斯鱼汤的正统之争 这些文字带着食物的质感与醇香,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悠远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以美食为媒介,带领读者感受一种悠闲、松弛的生活节奏。即使在都市之中,也能为自己开辟出一个角落,构筑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每一章的结束,还附有私人特色食谱,闲暇之余皆可上手操作。可以说,这是一本好看又美味的书。
《碎片》(2016)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 费兰特20 余年来的书信、访谈和散文集。作家在书中袒露了自己对写作风格和主题的探索历程,并回顾了自己经历的自我怀疑和突破,这些对话睿智地诠释了女性和家庭、神话和文化、城市和记忆,以及作家和读者的复杂关系。《碎片》既是深入费兰特的文学世界的指引,同时也是一份智性、鲜明而坚定的文学宣言。 全书按年代分为三辑:*部分 碎片1991 2003 是作家和出版人的书信往来,重点讨论了《烦人的爱》中母亲的身体与写作的隐秘联系,也收录了她和导演就该小说的电影改编进行的细致商榷,还包含了作家从未被发表过的一些创作片段;第二部分 拼图2003 2007 收录了作家和导演就《被遗弃的日子》的电影改编进行的往来书信,以及她在前三本小说中探寻的不同方向;第三部分 书信2011 2016 收录了自 那不勒斯四部曲 出版
本书是在京都生活60多年的学者井上章一写下的趣味随笔,一本书让你看透真正的京都。 你以为嵯峨、岚山、宇治是真正的京都?走过花见小路、拜访过清水寺,就是 京都通 ?穿着和服、吃着汤豆腐,就算体验京都生活了吗?这些都是 京都 ,却又不是 真正的京都 。千年风雅下的傲慢传统中,有着京都不为人知的一面。 是历史,是生活,也是千年繁华下的自以为是,学者井上章一在嬉笑怒骂中,揭露令人瞠目结舌的 京都鄙视链 。本书像一幅画卷般徐徐展开,让你穿梭于古街和人群中,体会隐藏于京都端庄外表下的烟火气,挖掘古都不为人知的秘密!
103个应对世界的方式,与不安、逆境、挫折从容共存的人生指南 本书从2500多封夏目漱石现今留传于世的书信中,整理出七大主题:挑战、幸福、品行、批评、处世、矜持、表现。当遭遇不安与逆境时,可以与之和平共存的人生指南与充满智能的生命话语,能让人的心灵顿时轻快起来,彷佛一位随行的心灵导师和你一同解决人生的难题。
《水及其他四则》是法默的最后一部小说集,由基于民间传说或童话故事并结合现实创作而成的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的五部小说组成,其中《金戒指》《血色丝裙》和《冰雪新娘》为中篇小说,《水》和《血舌》为短篇小说。每个故事聚焦一位女性,通过主人公的语言、行动和思考来表达她们的内心情感和对令人压抑的权威的抗议。这些故事试图打破生与死、空气与海洋、人类与动物生命之间的界限,将梦想和神话同我们的生活体验联系在一起。源于自然界的水与石、冰与火、光明与黑暗等意象,同源于神话及童话的国王与新娘、天鹅与印章、金戒指和红丝绸等人物和意象交织在五个故事当中,相互呼应,引起共鸣,辅以作者时而缥缈、时而细腻的独特写作风格,在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进行哲理性的思考。
《巴黎评论》( The Paris Review ),美国老牌文学季刊,由美国作家乔治 普林顿、彼得 马修森等人于1953年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 梅勒、菲利普 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作家访谈 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 小说的艺术 之名,逐渐扩展到 诗歌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 等,迄今已达400篇以上,囊括了20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 自1983年起,《巴黎评论》 作家访谈 栏目的关注视野进一步扩大,从写作扩展至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学出版、编辑领域:
1928年10月,伍尔夫以 女性与小说 为题,在剑桥大学的两个女子学院做了两次演讲。1929年,她将演讲内容整合成《女性与小说》一文发表,后来又将其修改和扩充,最终写出了传世名作《一间自己的房间》。 本书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困境、历史对女性的偏见、女性面对的共同命运以及女性贫困对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女性要认清自身的境遇,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独立思考,自由生活,发挥出女性的最大优势,成就自我。文章风趣且犀利,充满想象力,处处闪烁着女性智慧的光芒。
本书由吉卜力董事长铃木敏夫亲自编著,收录铃木敏夫新添笔,讲述包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内的27部动画的创作故事与吉卜力工作室40年的成长历程。 策划靠大佬摸鱼闲聊? 所有团队开始都是草台班子?《龙猫》《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背后竟承载着这样的思考?吉卜力在十字路口都做对了哪些选择?做得了动画也开得了幼儿园? 由吉卜力 掌舵人 铃木敏夫带你一起,探索吉卜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吧!
克拉丽丝 李斯佩克朵盛期杰作 译者直呼 天书 入选 那不勒斯四部曲 作者埃莱娜 费兰特的40本女作家书单 我在一段无法确定的断断续续的时间里做过雕塑,这给了我一个过去和现在,使得别人可以界定我:他们提起我时,会说那是一个做雕塑的人 对于一个女人,这种声誉在社会上已经够了,无论对别人还是我自己 这让我可以更加自由地做个女人,因为我不必忙碌于正式成为女人。 G.H.是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富有的女雕塑家,家中女佣辞职后,她开始打扫女佣住过的房间,原本以为一定脏乱不堪,却发现房间干净整洁,只是白色墙壁上留着一幅用黑炭涂抹的画: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条狗。细细打量后,G.H.从画中读出了黑人女佣对自己的憎恨。愤怒中,G.H.打开衣柜门,看见一只蟑螂,又迅速关上,蟑螂被压成两截。凝视着还在挣扎的蟑螂,G.H.
《你好,珍贵的人》是一部温暖人心的随笔集,献给每一位想珍惜身边之人的读者。全书分为五章,收录105篇短小而动人的故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记录那些平凡却深刻的瞬间,让人不禁想起生命中那些不可替代的身影。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每一篇文字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 那时的你,那时的我,还有那时的我们 ,让人重新审视被忽略的情感,珍惜眼前的幸福。 本书深受韩国人气偶像边伯贤的推荐,原版热销20万册,日版也在亚马逊引发销售热潮,感动无数读者。如果你渴望唤醒记忆中的温情,或想用一份特别的礼物传递真挚情感,这本书将成为你不可错过的选择。 随书附赠限量 暗恋告白神器 透光明信片一张、精美书签一张。
2020年,埃莱娜 费兰特接受博洛尼亚大学名家讲堂之 埃科讲堂 的邀请,进行了三场由他人代为朗读的演讲《痛苦和笔》《蓝宝石》《历史与我》。作家从自身的阅读写作史中提炼出 说出事情的原本 我们所需的巫术 必要的另一人 等关键主题,并通过阐释格特鲁德 斯泰因、英格博格 巴赫曼、劳伦斯 斯特恩、伊塔洛 斯韦沃、阿德里亚娜 卡瓦列罗等作家对自身的影响,勾连起自身写作过程和经典作品的联系。 书中还附录了《但丁的肋骨》一篇,是作家应意大利学研究者协会(ADI)的邀请,在 但丁及其他经典 研讨会上(2021年4月29日)发表的演讲稿,由学者蒂兹亚娜 德洛卡蒂斯代为朗读。费兰特阐释了但丁如何突破自己的诗歌传统,想象女性生活的智慧和可能,最终创造出贝雅特丽齐这一不朽的文学形象的。
一九二七年底,二十八岁的亨利 米肖接受来自拉丁美洲的朋友之邀,登上了波斯科普号邮轮,穿越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开始了他第一次真正的远行。他出发时带着探索世界的激情,在厄瓜多尔游走了一年多,目睹了大自然的壮丽,也经历了身体的不适,整个厄瓜多尔之行,在一种极大的内心张力中展开。他穿越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在历险与日常之间,在世俗与精神之间,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这趟旅行的点点滴滴,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特殊而可贵的旅行记。
本书讲述斯坦贝克在晚年和他的爱犬查理一起游历美国各地,进行了一段近一万英里的公路旅行。他开着与堂吉诃德坐骑同名的特制露营车 驽骍难得 ,在一条重视外表、善于外交、懦弱又善解人意的法国鬈毛狗的陪伴下,从美国东北部缅因州的最北角旅行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利半岛。他穿梭在州际公路和乡间小路上,与卡车司机和老朋友一起用餐,拜访各大都市与壮丽的原野,自由自在地与路上的陌生人闲聊。斯坦贝克以幽默而略带疑虑的眼光观察美国和美国人,他看到的是一个孤寂、物产丰盛,但充满单一看法的个人的国度。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 略萨的专题文学评论,系统收录了他在过去50年里针对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的访谈与评论文章。略萨在1963年次采访博尔赫斯,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博尔赫斯为他 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识乐趣 。在这本书中,略萨以举重若轻的姿态,既保持着对博尔赫斯的毕恭毕敬,又将博尔赫斯隐藏极深的瑕疵悄然揭露: 的完美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甚至也不存在于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中,哪怕是博尔赫斯,这个已经接近完美的人。 略萨对博尔赫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转变。青年略萨对萨特等介入式作家很感兴趣,排斥博尔赫斯这样的纯文学作家。但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想法逐渐产生变化,博尔赫斯和福克纳等一道成为了对略萨影响z大的作家之一,这种转变和思考的过程是很迷人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