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利用地图来说明或研究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我国历史悠久,疆域广袤,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献与地下文物资料,地理学与地图的编制很早就被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与此同时也很早就形成了研究历史地理以及绘制历史地图的传统,至迟在公元三世纪的西晋时期,就出现了裴秀用 制图六体 原则绘制的历史地图《禹贡地域图》。此后的一千多年间,各种历史地图相继问世,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遂有在现代制图技术基础上绘制的、规模、内容最详尽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出版。
《透明与障碍》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让·斯塔罗宾斯基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1957年一经出版旋即成为卢梭研究、观念史研究、文艺批评和理论等领域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包括德里达、福柯等人在内的众多杰出的卢梭读者。 斯塔罗宾斯基细读卢梭,从中倾听卢梭至今依旧跳动的思想脉搏,写下了关于他思想的一份全新诊断书:透明与障碍。他尝试把卢梭的个体精气与几个世纪的政治想象和对峙加以重塑。 斯塔罗宾斯基始终将卢梭的个人命运与其思想脉络紧扣在一起,以其独到而精深的阐发,将卢梭的哲思与疯狂、政治与想象统一起来,字里行间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诗人气质,其对卢梭极具创造性的解读和批评,堪称经典。
《遥感图像获取与处理》是作者苏娟在总结遥感教学经验、相关研究成果以及遥感领域技术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本书立足于遥感图像获取与处理的基础,面向相关技术发展的前沿,系统介绍了遥感图像获取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典型应用。本书共10章,包括遥感图像获取与遥感图像处理两大部分内容。在遥感图像获取部分,介绍了遥感成像的物理基础、各种遥感平台与传感器,以及对各种新型成像卫星的介绍;在遥感图像处理部分,介绍了遥感图像的基础知识,以及遥感图像的校正、遥感图像的增强、遥感图像的分类等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并将图像处理方面的进展与遥感理论进行了结合,较大篇幅地介绍了图像匹配、变化检测和图像判读的新方法、新技术与典型应用。 本书内容新颖丰富,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可作
本书是古籍整理点校本。杨甲仁(1640-1719),号愧庵,清初四川学者,清初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愧庵遗集》是他一生儒学学问的汇集。杨愧庵生前著有《易学验来录》(未见或佚亡)、《下学录》、《忧患录》、《自验录》、《北游日录》、《与李中孚游城北录》、《下学芙城录》等,死后由其子杨秉乾汇辑手稿为《愧庵集》初稿八卷本。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陕西安康孝廉张补山首次刊刻《杨愧庵先生遗集》。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射洪县令刘执庵重刊《杨愧庵集》。同治三年甲子(1864),蓬溪叶光宇重刻张补山初刻本而为《愧庵遗集》。本次点校的《愧庵遗集》,即是以同治三年甲子(1864)叶氏刻本为底本,并参校以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成都金沙寺明道院铅印本《愧庵遗集》和民国辛酉年(1921)程德全覆刻的光绪丁丑(1877)桐城马氏本《愧庵遗
本书内容涉及中国人居环境营造的方方面面,直接从中领略东方人居环境的精气神,包括人居环境与山水环境的关系、文化空间结构的设计、适应自然环境的技术发明与空间创造、生态环境的修复智慧、地域风景营造、士大夫与人居环境营造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中华人居的精华。
在人类学界,中央民族大学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长、新中国培养的个民族学博士庄孔韶教授历来提倡“不浪费的人类学”,其意是说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中所得到的材料,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不同的问题。本书的很多材料,基本都是别人挑选之后弃之不用的“资料”,适当运用这些材料,加上我本人的田野调查所得,才完整地构建了蛊文化研究的全貌。 写作本书的目的主要是想从科学技术人类学的角度去解决前人所未能解决的两个问题,即一是想破解蛊这个千古之谜,论证蛊只是一种毒药,附随其上的种种神秘观念,都与特定时代的意识特征、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畜蛊者的目的有直接联系。二是想揭示潜在于蛊毒背后的深层次结构和意义,论证蛊的存在是一种自动社会控制手段,越是缺少法制、法规和惩罚措施的社会,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是国际贸易中应用广泛的国际商事规则。版Incoterms 由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于1936年正式发布,并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为适应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国际商会于2016年9月启动了Incoterms 2020的起草工作,并于2019年9月正式向全球发布。Incoterms 2020已于2020年1月1日生效。
《广元市志1985-2004(套装上下册)》共设35篇,以及《凡例》《总述》《大事记》《附录》等,翔实地记述了广元市1985-2004年间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变迁、民俗风情、物产经济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了广元建市以来的发展轨迹以及三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展现了广元的市情特点和广元人民的精神风貌,具有资政、存史、教化、交流的功能,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中日“伊万里”风格瓷器的兴起和没落,演绎了300年前中日瓷器在海外市场的贸易角逐,谱写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技术交流和融合、模仿与的生动历史。本书结合东莞展览馆的馆藏展览和学术研讨成果综合编辑出版,为业内开展外销瓷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分为“鉴赏篇”“研究篇”两部分,“鉴赏篇”采用东莞展览馆馆藏百件中日“伊万里”风格外销瓷实物高清图片,并配以详细说明,分四个阶段,按不同类别,展示“伊万里”风格外销瓷的风格、纹饰等特色;“研究篇”汇集了2019年中日“伊万里”风格外销瓷学术研讨会的学术研究成果,集结外15位陶瓷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展开对以“伊万里”风格为代表的外销瓷学术探讨,为业内外销瓷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视角和方向。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总结行业发展四十年来设施设备管理经验,从物业管理实务出发,对物业设施设备管理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强电、电梯升降、空调、给排水、消防、弱电、房屋及设施、物业设施设备的修理与改造管理等九大部分,从其特性、功能到物业管理接管验收、操作规程、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详尽的阐述,汇集《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指南(修订版)》。
宋大颧初,徽宗赵佶因太宗时所刻《淳化秘阁法帖》年久板已皴裂,不能複拓,兼以原帖標题多误,诏出墨跡更定匯次,命蔡京书签及卷首尾题记,重为摹勒镌刻。帖刻于大颧三年(公元一一○九年),兹稱为《大颧帖》石刻置太清楼下,又稱为《太清楼帖》,或《大颧太清楼帖》。《大颧帖》系據宋内府所藏墨跡钩摹,改正《淳化阁帖》不少谬误,且摹勒谨嚴,镌刻精工,故为世所重,论者以为超过《淳化阁帖》。
本书引进自 WILEY 出版集团,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肌少症及其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的著作。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肌少症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而关于此类疾病的图书甚少。全书共 28 章,详细阐明了肌少症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生危险因素、评估及不良后果,并提出了运动干预、营养支持和预防手段等多种管理策略。书中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理论翔实,内容丰富,表达深入浅出,可作为从事老年健康管理和科研人员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为医学生、老年健康服务者的指导参考书。
《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由知名炼油专家撰写而成。系统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并注意介绍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实践和我国学者的贡献。内容主要包括催化裂化发展历史、催化裂化化学、裂化催化剂、催化裂化原料和产品、气固流态化、操作变量与热平衡、裂化反应工程和结焦催化剂的再生,并对催化裂化装置内部的节能与用能、环境保护、技术经济以及催化裂化装置在炼油厂的作用也作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