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学巨擘彼得 贝雷斯福德 埃利斯的《凯尔特神话全书》出版于1999年,罕见地收录了全部六大凯尔特文化区(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康沃 尔、马恩 岛、布列塔尼)的神话和传说,以洋洋洒洒50万字的篇幅,将这一除希腊罗马神话和北欧神话之外欧洲影响力的神话体系巨细无遗地介绍给读者。 凯尔特神话从早期的口传故事传统发展而来,可以追溯到欧洲文明的黎明时期。埃利斯以毕生之功,广泛而深入地研读各种凯尔特原典,并不惜脚力地在民间走访采风,汇集成这本凯尔特神话大合集。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伟大传说,埃利斯还在本书中加入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它们一直以凯尔特语手稿的形式存在,从未译成英文出版,不为当代普通读者所知。 埃利斯以其卓越的叙事技巧,将古代凯尔特人婉转动人的传奇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文字。在这里,驭车的海
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开拓与美化西湖的同时,也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和美丽的西湖相关联,充满着诗情画意,历代相传,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听。白娘子和许仙的浪漫传说、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西湖民间故事》由杭州市文化局主编,自1978年首次出版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关注,不断重印再版。2023年是杭州的亚运之年,《西湖民间故事》可谓宣传杭州城市文化的一张金名片,中英版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 《西湖民间故事》(中英版)是深受几代读者喜爱的长销书《西湖民间故事》的中英对照双语版,以精装中文版与平装英文版组套的形式推出。全书甄选20个和西湖有关的民间故事,如我们熟知的《白娘子》《东坡肉》《飞来峰》等。英文版由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
《西游记》在文学上最值得一提的成就,是它塑造了两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主人公,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作者的英雄主义情节。猪八戒也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文学形象,他忚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得力助手。但也有许多毛病,如贪吃,好占小便宜等等。
我国的古典喜剧具有民族特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其中所描写的故事有正义的讴歌,也有大胆的讽刺,有善意的揶揄,也有直陈的痛骂,因此,按照内容与主旨的不同,我国的喜剧又大概分成两类:一是侧重于肯定和歌颂的歌颂性喜剧,一是侧重于否定和批判的讽刺性喜剧。
普布多吉*的《林芝民间故事(上下)》是《林芝区域文化丛书》之一。民间故事由人们口口相传,并通过现实与虚构、写实与夸张、繁杂与简略等相交相融的手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梦想、苦乐、境遇、爱憎、审美等。 本书收录了在林芝市境内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群众当中广为流传、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 200余篇民间故事,以当前民间故事的分类法,分为神话、传说、动物故事、童话故事、生活故事和幽默故事六类,并对每个民间故事的收集地和隶属民族作了说明。
本书采用了“按作品主题分辑,以写作时间为序”的编排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入选一百四十多首诗作分为七辑,只是一种大致和权宜的划分,因为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来给每辑的题旨“定性”,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何况编者面对的是“韩潮苏海”型的大家之作。有鉴于此,七个分辑的标题都袭用了作者笔下的诗题,亦多为他流传较广的多篇,这样既有“出处”,也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触类旁通,不致被“削足适履”的理性分析磨损和丢失掉原作的诗意与美感。
《长月无烬》 黎苏苏生在乱世之中,当时人间瘟疫肆虐,尸横遍野。为了解救苍生,身为天选之女的苏苏利用宝器 勾玉 回到了500年前,试图弄清 魔王 澹台烬的来源,阻止他觉醒。 为了完成使命,黎苏苏化身成为已同澹台烬成亲、平日作风暴戾跋扈的叶家三小姐叶夕雾,处处同澹台烬作对。在500年前的世界里,黎苏苏善良乐观、勇敢坚强的天性帮助她逐渐摆脱了身体原主的恶劣口碑,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甚至引起了澹台烬的注意 《长月无烬2》 澹台烬逐渐为善良坚强的叶夕雾(黎苏苏)所吸引,为她百般破例,甚至许诺其皇后之位,然而黎苏苏心系苍生,还是找到机会将灭魂钉钉入了澹台烬体内。 澹台烬靠神器侥幸保住一命,为报复黎苏苏对她进行了百般折磨。后黎苏苏从城楼上跃下,脱离叶夕雾的身体,回到属于她的时代,而澹台烬在黎苏
本书是作者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国神话》基础上修订增加而成。作者全书收录神话故事300余篇,按照创世神话、英雄神话、冥府神话、爱情神话等几个大类编选。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原始先民都创作了大量的口头文学,其中口传神话*为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 神话是原始先民综合性意识形态的产物,它包含原始先民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创造文明、传播生活经验等因素;又有宗教信仰、哲学、科学、审美、巫术等多种意识因素,不像文明时代的人划分得那么细致,因此,当后世人追踪宗教史、哲学史、发明创造史、自然科学史、文学艺术史的源头时,总上溯到神话这块神圣的宝地。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 本书共选编神话三百余篇,按内容分为十二辑,每辑前都附有导读式的说明,供读者参考。
200个民间故事,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 有少有人知的传奇,按故事讲述的年代先后进行编排,共分六册。 册有35个故事,从上古到秦汉,特点在于有丰富精彩的成语典故和历史人物故事。第二册有39个故事,从两汉到南北朝,关于名贤、隐士、官绅、普通百姓以及文化古迹的故事开始多了起来。第三册有35个故事,从隋唐到五代,有异常精彩的唐传奇,包括 成佛和侠客义士的故事,大唐精神风貌可由此窥见一斑。第四册有27个故事,年代处于辽宋金元,讲述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名臣大将、盗侠匠人和普通百姓的悲壮、气节、坚守、迷失与悔悟。第五册和第六册分别有34个和30个故事,讲述明清年间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 阅读这六册的故事,已然能感受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和民众精神风貌的变迁。但无论怎样时过境迁,它们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是因为故事里总
佛、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那些幽默风趣蕴含哲理的楷联更是脍炙人口。《中国佛道儒教楹联精选》采了中国佛道儒教楹联2847副,佛教按寺、庵分类,道教按观、宫、庵、庙一城隍庙、土地庙、财神庙、东岳庙、吕祖庙一分类,儒教按文庙、武庙分类,三教合一成集。以一勺而观沧海,亦可大略见高远的追求和深邃的境界,对人生修道问道交友处世不无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