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以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生活在安徽的农民王龙与他的妻子阿兰共同经营家庭、慢慢致富的故事。 王龙勤劳肯干,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在土地上;阿兰吃苦耐劳,生儿育女,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正当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一场意外不期而至 读完《活着》,不妨再读一读比它更早的《大地》
本书收录了《茶馆》《龙须沟》《五虎断魂枪》《春华秋实》《红大院》《青年突击队》六部作品。《茶馆》是老舍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幻,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展示了社会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语言平实,京味浓郁,读之令人落泪,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1924至1925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大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 作品以 表现得深切 、 格式的特别 开创了小说现代化的特征。当时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鲁迅先生的心境已经产生了变化,处境也是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 他不再呐喊,转而关注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与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之中,寄寓他对人生、对前途的执着探索。他的作品堪称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一面镜子,不失为现代文学的典范。
《呐喊》是鲁迅久富盛名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扛鼎之作。收录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包括其代表性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社戏》等。初版诞生近百年来畅销不衰,影响深远。更有多篇文章被收入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的语文教材。 在鲁迅之前,中国小说史上还没有真正塑造农民形象的作品。鲁迅的真情始终倾注在农民身上,但他更着重于挖掘旧中国农民的精神残疾和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呐喊》这部短篇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她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更是鲁迅对封建旧礼教、旧思想开战的有力宣言。
《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典籍精髓。《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通过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佳作。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
《呐喊》 是鲁迅久富盛名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扛鼎之作。收录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包括其代表性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社戏》等。初版诞生近百年来畅销不衰,影响深远。更有多篇文章被收入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的语文教材。《呐喊》这部短篇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她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更是鲁迅对封建旧礼教、旧思想开战的有力宣言。 《彷徨》 是鲁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1924至1925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大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作品以 表现得深切 、 格式的特别 开创了小说现代化的特征。他的作品堪称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一面镜子,不失为现代文学的典范。 《
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家,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都是一个教育宝库。 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一是教育,二是医疗,三是司法。无论社会如何不堪,只要教育优秀,未来就有期望;只要医疗不堕落,人的生命就能获得起码的医治;只要司法不贪腐,社会的腐败就能被压缩到最小限度。而民国的教育大师,以其卓越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让当时破烂的中国依然充满希望,医人民的灵魂与水火之中。可谓开民族之愚昧,救中国于灭亡,揭华夏明珠之蒙尘。 《民国大师家风学养课》系列,精选蔡元培、梁启超、张伯苓、梅贻琦、胡适、陶行知、叶圣陶7位百年大师的著作、演讲词或家书,再现每位大师的智慧、气节与风骨。穿越百年而来的声音,震荡当代人的灵魂。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运气;好学养,是世代传承的珍贵财富,读懂民国大师们纯粹而伟大的
《茶馆》是老舍的代表戏剧集,收录了其创作的著名话剧《茶馆》《龙须沟》,另附多篇老舍先生的经典短篇。《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创作于1956年,剧作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中出场的人物多达数十人,但人物均性格鲜明,能够 闻其声知其人 , 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本剧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龙须沟》创作于1950年,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老舍因此而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中几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两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
【茶馆】 《茶馆》是老舍的代表戏剧集,收录了其创作的著名话剧《茶馆》《龙须沟》,另附多篇老舍先生的经典短篇。《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创作于1956年,剧作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中出场的人物多达数十人,但人物均性格鲜明,能够 闻其声知其人 , 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本剧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龙须沟》创作于1950年,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老舍因此而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中几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两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