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1924至1925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大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 作品以 表现得深切 、 格式的特别 开创了小说现代化的特征。当时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鲁迅先生的心境已经产生了变化,处境也是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 他不再呐喊,转而关注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与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之中,寄寓他对人生、对前途的执着探索。他的作品堪称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一面镜子,不失为现代文学的典范。
《呐喊》是鲁迅久富盛名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扛鼎之作。收录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包括其代表性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社戏》等。初版诞生近百年来畅销不衰,影响深远。更有多篇文章被收入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的语文教材。 在鲁迅之前,中国小说史上还没有真正塑造农民形象的作品。鲁迅的真情始终倾注在农民身上,但他更着重于挖掘旧中国农民的精神残疾和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呐喊》这部短篇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她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更是鲁迅对封建旧礼教、旧思想开战的有力宣言。
本书是 人民艺术家 幽默小说家 现代市民小说的集大成者 老舍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不成问题的问题》《开市大吉》《抱孙》等名篇,从一桩桩寻常人家的故事中揭示现代市民社会的世情百态。书中故事发生在民国,现在看依旧能令我们惊出汗,笑出泪。篇篇小说想得深,说得俏,于温婉戏谑的幽默中潜藏忧愤深广的讽刺与批判,跨越时代,雅俗共赏。
《人间滋味》是一部经典的美食散文集,内容涵盖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大方面。文章的主要叙述对象包括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内容,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有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的精神境界的体现。每篇文章篇幅适中,从容闲淡,朴素而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间至性至情的热爱和对旧日快乐生活情景的缅怀和深深眷恋之情。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欧仁妮 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写实的笔墨描写了资产阶级暴发家的罪恶手段:葛朗台控制市场、哄抬物价、大搞公债投机、放高利贷;查理贩卖人口、偷税走私、勾结海盗等。同时,还生动地刻画了葛朗台的爱财如命:妻子病危,他竟舍不得请医生;妻子死后逼迫女儿欧仁妮放弃继承母亲遗产的权利;眼看着弟弟破产自杀而不去救助;逼走了侄儿,制造了欧仁妮的爱情悲剧。 作品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仁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本书是水沫书店1930年版《都市风景线》的复刻版。这是我国*本较多的采用现代派手法写的短篇小说集,属于新感觉派小说集。此集是刘呐鸥1928年9月创办《无轨列车》杂志,团结了一些刻意追求艺术形式创新的文学青年,初步显露了新感觉派的创作倾向。
1928年9月,《朝花夕拾》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印行,距今已近百年。 初版的《朝花夕拾》由鲁迅先生编辑定稿,收录了他1926年创作的10篇 回忆性散文。书中文章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上。1927年,鲁迅在广州对此书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 改名《朝华夕拾》(后作《朝花夕拾》)。该书的封面由鲁迅好友、画家陶元庆 设计而成,甫一上市便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时至今日仍是不可替代的经典版本。 本次重版我们着力于为读者重现初版《朝花夕拾》的原貌。在编校方面,除 了将初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之外,仅改正了初版里个别的文字、标点和 知识性的错误。初版中大量鲁迅的习惯用字、用词和句式等,均按原样保留。在 装帧方面,则采用了双封面设计,其中的内封即是精修复原的初版封面。 鲁
本书是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初版《南北极》的复刻版,收录穆时英的《黑旋风》《咱们的世界》《手指》《南北极》《生活在海上的人们》5篇小说,其中的主要小说《南北极》反映了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两极对立。
本书是现代书局1933年初版《望舒草》的复刻版,收录《我的记忆》《路上的小语》《林下的小语》《夜》等41首诗歌。 《望舒草》中西交融的象征艺术是通过戴望舒对 淳朴与微妙 的诗歌特质的极力追求而形成的。戴望舒以《望舒草》开创了现代汉语诗歌独特的 忧郁 风格。
本书所选的都是与戏曲有关的文章,是汪曾祺在做北京市京剧团编剧时,二十多年来与戏曲打交道的见闻与思考,每一篇的篇幅虽然短小,但是每一篇都透着理性、睿智和从容。内容涵盖 样板戏 的谈往、名人轶事、戏曲与文学的关系、习剧札记等等,这些谈戏文章同他的游记、民俗类散文一样,无不潇洒有致,颇有看头。
本书是文学研究会1928年版《海滨故人》的复刻版。 中篇小说《海滨故人》是庐隐的代表作,作品写露沙等五位女青年,天真浪漫,用幻想编织着未来的自由王国。露沙小时未曾得到父母的爱,在教会学堂遭遇歧视,追求爱情又失败,难得有几位同窗挚友,也不能长相聚,所以深感世界的的寂寞与人生的不幸,因之情绪也甚为感伤、悲观。整篇小说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无数泪珠串成的,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本书是商务印书馆1934年初版《石门集》的复刻版,是诗人朱湘继1925年一本诗集《夏天》、1927年第二本诗集《草莽》之后的第三本诗集,共五编,*编包括人生、花与鸟、歌、哭城、死之胜利等诗作,第二编为长篇诗作收魂,第三四五编分别为两行、四行、十四行诗、散文诗以及诗剧。
本书是北新书局1937年版《落叶》的复刻版,收录徐志摩《落叶》《青年运动》《话》《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守旧与 玩 旧》《列宁忌日 谈革命》《论自杀》《海滩上种花》等8篇文章。
本书是开明书店1943年版《伦敦杂记》的复刻版。 朱自清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在写出《欧游杂记》后,觉得住在英国伦敦的7个月*有意思,因此另写了这本《伦敦杂记》。包含自序、三家书店、文人宅、博物院、公园、加尔东尼市场、吃的、乞丐、圣诞节、房东太太10篇游记散文。
本书是新月书店1930年版《巴黎的鳞爪》的复刻版。 汇集1924到1926年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包括《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等12篇,大多写的是法国、英国、意大利的人事和自然风光。
本书精选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四十四篇,分为“花园:发现有趣的草木虫鱼”“生机:获得积极生活的勇气”“风景:探寻更为广阔的世界”“他们:追忆治学精深的先生”四部分。书中完整收录《葡萄月令》《夏天的昆虫》《端午的鸭蛋》《下大雨》《昆明的雨——昆明忆旧之三》《胡同文化——摄影艺术集 胡同之没 序》《金岳霖先生》等名篇。汪曾祺优美质朴的文字,展现其独特趣味的生活美学,能够带给读者文学的享受与生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