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写给青年人的美学入门书,以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将美学知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亲切自然,是最为经典的美学启蒙读物。其中,《谈美》是朱光潜早年留学西方时的美学思考和体悟,谈美从哪里来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提出 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书简》则是其耄耋之年的心血之作,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本书将两书合二为一,全面系统地呈现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指引读者踏入美学殿堂,领略一代大师风采,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中国近世思想研究》收入六篇论文,四篇讲朱子学,两篇论阳明学。该书的研究特点在于使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和手法来研究朱子学和阳明学,认为中国古代那些语录式的著作、特别是朱子和王阳明的著作中有某种逻辑体系,用西方哲学史手法研究中国思想史基本的方法,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这个逻辑联系,这样的研究手法在日本当时的中国哲学史学界尚属首次。其次是指出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必然联系。特别是安田认识到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为学的方法,提出了朱子是 自下而上 的主观演绎法,阳明学是 自上而下的方法 的客观演绎法。
《我的世界文学地图》是一部用散文笔法写就的对于世界小说、史诗和戏剧的阅读笔记,系统地谈论了世界各大洲各个国家的文学,提出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的新观点,对于许多世界名著的评述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的,带有一定的颠覆性。 作者认为在全人类的文学中伟大崇高的标准是:大爱,极善,神秘,形而上,具有强大的象征力量,来源于终极,回归到终极,人类与宇宙的神秘纽带就是由这样的作品织起来的。更为特别的是,论述中有一个 主人公 (作者本人),像是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一样,有场景有观点,在带领我们一道游历世界文学。这位主人公三十年对于世界文学的阅读史本身就值得玩味。因此说,这是一部十分特别的、对于世界文学的系统化、有机的长篇评述。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根据对立统一的原则,为江户以来的日本阳明学派设计了一个对立面 朱子学派,然后根据正反合原则,把中立于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学者划归为 古学派 ,企图折衷二者矛盾的学者的归纳为 折衷学派 ,后把都不沾边的学者划归为 独立学派 。在此之上该书详细论述了日本阳明学从江户到明治时期的传承,按流派和人物全面论述了日本阳明学派的源流、内容和特征。井上哲次郎的《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是迄今为止日本阳明学权威的著作,为日本阳明学在日本学术界挣得了正式的话语权。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对中国学者的影响非常深远。如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的日本阳明学修养和知识见闻基本上来源于该书;张君劢的《中日阳明学比较》以该书为知识源泉;朱谦之的《日本古学及阳明学》以该书为蓝本写成。
《于丹:重温古诗词》和于丹一起,重温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于丹:重温古诗词》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老师以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曹雪芹何以能创作出不朽的文学经典。它既是一部研究《红楼梦》文学思想的专著,又是一部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红楼梦》、深刻理解《红楼梦》艺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教材。作为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曹雪芹文学思想的独特创新, 前言 部分对曹雪芹的家世、时代特征及其社会关系做了必要的简明介绍,让学生了解《红楼梦》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文化因缘。作为一部学术著作,本书从《红楼梦》中选择了十六个文学思想命题,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主要涉及曹雪芹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两大部分。其中,哲学思想是文学思想的基础,而文学思想又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艺术》 中国艺术,拥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风雅千年,意蕴悠长,是中国人才懂的极致之美。 读懂中国艺术,是中国人的美学必修课。 读懂中国艺术,才能读懂中国人的美。
《人间词话》是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文辞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太容易明白它的好处。《人间词话七讲(附光盘)(精)》作者当代词学大师叶嘉莹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为读者讲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词与诗的美感特质的区别,以及对历代词家词作的评赏。书末附有《人间词话》原文,便于读者参照体会。这是叶嘉莹关于《人间词话》的讲稿的首次出版,也是迄今问世的叶嘉莹著作中第一种图书配音像的作品。叶嘉莹演讲中对词人生命心魂的唤醒,与王国维对词知之深而言之切的感悟,构成了本书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