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四册,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
【内容简介】 本书独辟蹊径,从毛泽东品荐《红楼梦》的观点着眼,以时间为轴,叙议成文,深入解读人民领袖*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心路历程,深刻阐述*的人民史观。书中作者高屋建瓴,以深邃的思想穿透力,贯穿中国大历史,打通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中共党史与国际共运史,探讨了家族、朝代兴衰规律和政治得失的原因。本书为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提供了很好的镜鉴,为我们深入理解*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特别的钥匙。 本书为我们再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艰辛探索的历程,警示共产党人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把 以人民为中心 的思想巩固好、落实好。这是人民领袖**重要的精神遗产,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清醒的战略选择。
《小说中的北京》是一部聚焦北京城市生活经验的、横跨百年的小说选集,分别以 京城风景 北京故事 新北京人 为副标题分为三册,收录了四十七位作者关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日常风景、人情事理、文化经验的小说作品。从冰心、鲁迅、郁达夫、老舍,到王蒙、王朔、徐则臣、石一枫,百年来小说家们对于北京的书写层出不穷,北京既是他们笔下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也造就了其小说的内在神韵与精神气质。作家或聚焦于胡同大院里的市井风光,叙述普通人家的生活波澜,或穿梭于北京的城里城外,记录自然与社会生活的景致。他们有的使用 京味儿 十足的语言,将老百姓们的生活书写得幽默诙谐,有的将笔尖对准新世纪以来的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生存经验,描摹都市青年们的梦想与精神世界。这些小说既蕴藏了从 北平 到 北京 的厚重历史,也包含了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红楼梦》的*首标题诗。曹雪芹写的这首标题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放在了书中*首标题诗的位置,说明作者和编者的良苦用心,也说明这首诗的重要。这里,作者从这首诗中理出了六个问题,请大家一起分析和探讨:其一,曹雪芹写的这首诗,是写给自己的,是写给 石头 的,还是写给读者的?其二,写书为什么非要用 满纸荒唐言 , 荒唐言 究竟荒唐在什么地方?其三,既然是 荒唐言 ,为什么还要流下 一把辛酸泪 ,这泪究竟是谁流的?其四,这 一把辛酸泪 是为了爱情流的吗?如果是为了爱情流下的,那脂砚斋怎么说是 血泪 呢?其五, 都云作者痴 的这个 痴作者 究竟是谁?他痴在什么事儿上?其六, 谁解其中味 的这个 味 究竟是什么味?这个味是谁先品出来的? 为解开这六个谜团,作者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新1版)(精)》选录“五四”以来百年间170余位作家的散文作品320余篇。既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郁达夫、朱自清、丰子恺、沈从文等散文大家名篇,也不乏汪曾祺、余光中等当代文坛名家佳作。 学者、评论家撰写赏析文章,为您带来精彩的解读阐释。
十位复旦大学名家,以中国文化史十大经典主题为脉络,解读3000人文经典,讲述3000文化传承:邵毅平讲《诗经》,傅杰讲《论语》和《孟子》,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陈正宏讲《史记》,仇鹿鸣讲《世说新语》,汪涌豪讲“唐诗”,侯体健讲“宋词”,姜鹏讲《资治通鉴》,吴震讲《传习录》,郜元宝讲《红楼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你打开经典之门,带你领略3000年人文经典之美。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儒家到道家,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千年不断。自先秦开始,这些经典滋养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值得每一个人认真了解和感受。
本书是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对于《石头记》一书的校对订正和批点,包含着他的红学研究成果,是了解和欣赏《红楼梦》的必要参考书之一。本书对十余种古抄本中进行了大汇校,以期呈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内容为《红楼梦》一书的前八十回。
本书辑录并解读了11位对颐和园地区风景园林有过重大影响的帝王诗文,分为元、明、清三个朝代。这些诗文以决策者的视角记述了颐和园地区风景园林的建设初衷、规划布局,以及他们在游览这些园林时的感悟情怀。帝王文集深藏内廷,民间流传不广,加之战乱佚失,以致人们长期以来对皇家造园的意图知之不多,往往依循后世传言,也由此产生种种误解、戏说或偏颇结论。本书将这些帝王所作诗文搜集整理,直面读者评判以求史实,故名《湖山真意》。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 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