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向外输出的艺术品 从玉器、丝绸、青花瓷到近几十年来的电影 刺激了西方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幻想,并成为西方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来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5年举办了 现象级 时尚展览 中国:镜花水月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次展览聚焦于受到中国风影响的西方高级定制时装与成衣,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服装、中外艺术品和电影作品一起展出。本书作为该展览的图录,收录了著名摄影师普拉顿(Platon)为展品拍摄的近200幅优美大图,让读者得以品味中国的文化和裁剪符号与西方的时装元素和想象在时尚中的相互作用。本书亦呈现了此次展览艺术总监王家卫、策展人安德鲁 博尔顿等人从时尚、艺术、电影等角度撰写的精彩文章,以及有多件作品参展的著名设计师约翰 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的访谈实录。
嘈杂的广场,拥挤的地铁,超市里没完没了的排队 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是否让你有一些不爽呢? 在本书中,鬼才艺术家乌尔苏斯 威尔利将带你逃离平庸的日常和无聊的现实,进入一个只有简单和秩序的异想世界。你有没有想过,灿烂的满天繁星也可以分门别类?水果沙拉里的各种食材竟然跳出来碗来,秩序井然地排队?呆板的集体合影,不用 PS 也能制造出爆笑的效果?在威尔利热爱整理的手前,没有一样东西是安全的,也没有什么改变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不仅是一本让 整理控 们乐不可支的实践手册,也能让被生活的琐碎和混乱磨灭了热情的人们,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艺术趣味》内容包括对于全国美展的希望、从梅花说到美、从梅花说到艺术、艺术鉴赏的态度、新艺术、为什么学图画、美与同情、绘画之用、儿童画。
卢浮宫是世界上*的博物馆,更是一座充满故事的迷宫。 身怀绝技的修复师、布景专家,深藏不露的木工、安保人员,兢兢业业的文物保管员、文化节目策划员,卢浮宫内的案头工作者和杜乐丽花园的园丁 藏在沉重安全门背后的防原子弹掩蔽室,管理着卢浮宫12000多把钥匙的 锁务 工作室,参观者永远找不到的暗门 这里的人们守护着人类历史上的旷世杰作,卢浮宫内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宏大空间。翻开本书,通过卢浮宫工作人员亲切的讲述和百余幅风格鲜明的插画,见证千载难逢的艺术珍品,了解修复与展出背后的复杂艰辛,与掌握着秘密钥匙的幕后专家一同开启迷宫之旅,感受妙趣横生的博物馆生态。
《西方美术史学史》叙述的是西方美术史学发展的历史,毕竟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是近代在西方首先发展起来的,了解西方美术史的学术演变,可使我们开阔眼界,无论对我们的专业学习,还是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都会有所助益。在进入具体讲述之前,让我们从这样的问题开始:美术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它在西方有哪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流派?美术史与美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美术史在西方自兴起以来经历了哪些阶段?
本书是法国著名摄影师阎雷一生中*的两个爱好的结晶。他从自己大量的蝴蝶标本收藏中精心甄选出近百只,将镜头对准了蝴蝶这一自然界中的精灵,用超级微距摄影技术展现肉眼难得一见的震撼景象。作者从小就爱好观察蝴蝶 八岁开始,他就跟着一名博物学家去抓蝴蝶、做标本,这是他当时*的爱好。遇上摄影之前,他坚信自己以后会成为一名研究蝴蝶的专家。后来他背着相机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用镜头捕捉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本书中,蝴蝶的翅膀肌理纤毫毕现,形态各异:鸟类羽毛般的轻盈质感,高空航拍的农田般的几何美感,夜空中的星星般的璀璨光芒 还有更多平时不常见的震撼细节等待读者自己去发现。阎雷在一次采访中提道: 我喜欢把拍照片比作抓蝴蝶。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抓蝴蝶,也收集过很多蝴蝶标本。抓拍一张照片跟捉一只蝴蝶差不多,时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