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博物馆》是 伟大的博物馆 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博物馆的历史及主要馆藏。作为丰富多样艺术品的守护者,巴黎蓬皮杜中心从它于1977年1月31日对外开放起,就已成为全球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社交和庆祝功能的当代展馆。在岁月的流逝中,它和卢浮宫一并成为法国值得一看的地方。卢浮宫代表了理想中的法国文化教育中心,而蓬皮杜中心则展现了法国现当代的一面。蓬皮杜艺术中心被视为当代博物馆中的先锋角色,它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并称为世界三大现代艺术博物馆。
《202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由中国文联组织编写,注重报告的学术性,坚持专业性与系统性,体现原创性与时代性,凝聚了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和有关研究机构、艺术团体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的心血。报告由表及里、逐层解剖,注重思考和评析,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敏锐把握 2023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的脉搏。报告延续去年框架体例,立足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全面展示了中国艺术发展总况和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网络文艺、文艺志愿服务一年来的发展成就,重点论述疫情下的艺术发展态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与科技、艺术与互联网等当下文艺热点现象,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研判中国艺术发展趋势,较好地呈现了2023年度中国文艺发展的全貌。报告已经连续推出11年,已经成为展
在面对经济动荡不安和复杂国际环境的今天,如何解决政治、经济、民生问题?中国将要迎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钟琳、刘少武编著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修订版)》通过阐述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阐明生活在我们祖国和时代的中国人民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出彩的人生。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关于艺术品市场研究的专著。现今艺术市场蓬勃发展,寻找艺术品价格变动的线索有其特定的意义,本书就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内容涉及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概述、特征价格、模型构建、中国画及油画的特征价格、价格调整等。通过此书,艺术家们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市场知识,同时了解自记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此书也向对艺术有兴趣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提供了某方面的参考。
《石龙2020:经济转型与科学发展》以东莞市石龙镇为研究个案,以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总结石龙的发展脉络、历史传承和独具特色的“石龙基因”,深入分析石龙的发展现状和现实积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石龙的城市和产业的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和经济能级的方式和路径,以及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综合战略。 《石龙2020:经济转型与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数量测算的方式,描绘石龙的未来图景,探讨未来10年石龙人均GDP在达到两万美元的条件下,石龙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构成等方面的综合互动和协同适配:二是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按着功能界别深入访谈了100位石龙的领导者、建设者和研究者,保证了《石龙2020:经济转型与科学发展》的公众参与力度和开阔的研究视野,体现了较强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林毅夫、樊纲、易纲、张军等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都是丛书的早年作者,正是丛书提供了他们最初的学术成长平台。2014年度格致出版社对丛书再作大规模整理和改版工作。陈琦伟的《国际竞争论》即为此次旧籍新版品种之一。 陈琦伟的《国际竞争论》是中国本系统论述中国对外开放理论和体系的专著,首次明确提出并阐明了当今时代处于国际竞争时代的新观点,以及“现代比较利益原则”等。该书1986年出版后,次年便获得了中国经济学领域奖: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
艺术作品是艺术思想的反映,什么样的艺术思想就会引发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本书所说的“艺术思想”,主要包括人们对艺术表现主题的要求、作品形式与风格、意境的评鉴,和对创作技艺的欣赏诸方面。上述方面当然也牵涉到人们对“艺术”及“艺术作品”的功能性认识内容。 在中国,艺术思想是在以血统为纽带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在农耕经济的皇权制度历史时段下,艺术思想并不随朝廷易手、朝代更替而迅即改变,而是自有一个渐进渐变的过程:有的时候几种艺术思潮共存,但总有一个主流地位的思潮在起主导作用。而非主流艺术思潮与主流思潮之间总处于相互消长的地位变换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艺术思想也发生了从简单到丰富的变化。其中由唐至宋,出现庶民出身的文人士夫群体,强化并赋“雅”文化予新观念;而元明
《中国艺术精神》共分十章,除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 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这本书与他的《两汉思想史》一起,被认为是[已成为任何有志治中国思想史的人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