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的陶瓶到古罗马的壁画,从文艺复兴的油画到现代的雕塑,艺术中总有希腊神话的影子。本书以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为线索,深入解读以希腊神话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示艺术家对神话故事的浪漫想象,带领读者探寻希腊神话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追求和美学思想,品味希腊神话艺术的魅力。
《大师的手稿(乔治·修拉)》研究西方近代画家乔治·修拉的手稿。乔治·修拉生于巴黎。修拉深信艺术来源于科学认识的领域,而且他又实际贯彻了这种信念,所以无论是素描手稿还是油画草图都是画家长期酝酿的结果,可以看作是修拉创作的组成部分。这种理性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近乎科学研究式的严谨的艺术精神,使他成为20世纪一切抽象绘画的先驱者。他将科学分析引入绘画的理念与塞尚的实验艺术一同影响着后来的主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本书由窦婧编著。
作为世界现当代艺术的中心,纽约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爱好者的天堂:精致、典雅宛如贵妇的殿堂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大大小小的画廊和艺术场让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们都疯狂不已。然而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们来说,在偌大的纽约城里,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享受一场艺术盛宴,确实是个问题。n 《纽约艺术朝圣指南》一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本书基本囊括了纽约所有知名的博物馆、画廊及其他相关艺术场所,按照所在地区和所代表的艺术特点分章,以博物馆、画廊的建立与发展、馆藏特点及重点馆藏作品为基本写作结构,同时融入艺术史常识、历史文化背景、纽约城市规划以及艺术圈和“纽约客”关注的热点话题,让全书的内容更加丰满。希望使读者对纽约这个城市及其艺术地位拥有比观光客更深刻的见解。对于对纽约充满向往的艺术爱好者们来说,
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相比,德勒兹的哲学思想更多地出现在互联网、电影、电视、视觉艺术、建筑、政治等诸多领域。本书以当代视觉文化为实例,以德勒兹思想的三个追问:“块茎是什么”“生成是什么”“绵延是什么”为框架,进行原创性分析。书中以电子游戏《吃豆人》《毁灭战士》为例,证明了块茎和想想性思维可以相互作用。从“生成(becoming)”出发去研究保罗??克利的艺术作品,从“感受(affect)”出发去研究纪念碑。以美国独立电影《神秘肌肤》为例,来说明“少数电影”如何占据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体系,然后从内部改变它。以电影《入侵脑细胞》例证了当代电影中运动—影像和时间—影像交互的一般方式。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以实用著称,全书用德勒兹的思想观点来思考当下艺术的方式,给艺术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模式,正如德勒兹所说:“
马克思·贝克曼于1884年出生在德国的莱比锡,是20世纪重要的的表现主义画家之一,在德国现代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誉为画坛上少有的天才画家。贝克曼一直关注于时事,常以憎恶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对畸形、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抱以嘲讽和否定的态度。他笔下的人物多半是畸形和病态的,人物的表情总是充满愤懑、凄怅而又茫然不知所措,这都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大师的手稿(马克思·贝克曼)》收录这位艺术大师的多幅创作手稿,透露了艺术家当时的创作意向,品读它们可以探究一个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本书由段晓刚编著。
本书首先概述了古希腊时期的图像作品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接着以时间为框架,分古风,古典和希腊化三个时期讲解了古希腊的图像艺术,古希腊人在这些图像艺术中使神、英雄、古今的伟大人物、公共和私人的场景化作可见的形象。作者以简明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穿过雕塑、浮雕、绘画和画瓶等图像世界,展示它们在希腊社会的政治、私人和宗教生活中留下的深刻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