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百余幅高清卫星摄影图像,展示了世界不同类型城市的规模、结构的多样性,并用言辞优美的文字简要介绍了当地自然条件、城市特点及风土人情。从距离地球400千米到900千米的高空俯瞰地球,无论是流光溢彩的国际大都市伦敦、巴黎,还是人迹罕至的安第斯山脉中的 金城 ,抑或是空无一人的 鬼城 普里皮亚季,城市的丰富色彩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视域,在人类文明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本大开本的图集也集中展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聚焦于人类生存空间中那些令人着迷的细节,期望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引导公众反思自身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自身改变自然的能力,并承担起对未来应负的责任。
全球知名学者撰稿,摄影爱好者通识经典。 从19世纪20年代的早期摄影,到如今全球每年拍出的300亿张照片,摄影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了近200年摄影发展史,以清晰架构展现了摄影艺术的诞生与演变。 作者将摄影置于全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对摄影流派、摄影风格及摄影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详解了摄影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及大师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既包括为人熟知的佳作,也有大量未曾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重要作品。通过本书,我们将回溯摄影发展的完整历史,同时了解作为媒介的摄影,如何深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英国DK出版社的经典摄影普及图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了世界摄影史。作者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结合摄影科技和技术的演变,讨论了其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详细解读了著名摄影师及其作品,书写了一部立体生动的视觉摄影史。本书一共分为8个章节,从19世纪20年代摄影术发明之初起,每20年至30年为一个时间阶段,详细地介绍了世界摄影发展史。
本书上下两册,分《叙事篇》、《影像篇》、《档案篇》三篇。其中《叙事篇》体现出完整、系统的特色,将中国战地摄影从开拓、发展,到形成个高潮的历史脉络清晰、细致地勾勒出来;《影像篇》认真编选、精心制作,包括数百幅首次面世的一千余幅历史图片,汇集成中华民族的一段珍贵影像记载;《档案篇》收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600余位战地摄影人的详细档案;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至新中国成立10余万字的解放区摄影大事记;从顾棣300余本日记中选出的近20万字的相关日记摘选……这部巨著对人们了解中国摄影史,了解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而英勇斗争等历史进程方面,一定会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捷克国宝级摄影师索德克摄影作品集 索德克亲自监督,200余幅作品完美呈现 中性内文纸,宜于长期收藏
在这部两卷套的画册中,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精彩的纪实摄影照片,主要拍摄于大清帝国灭亡前夕的1909年,也就是清宣统元年。 一世纪风雨兼程,一百年沧桑砥砺,一帧帧珍贵的黑白影像,写满回忆—— 1909年10月2日,由詹天佑先生主持设计、完全由中国人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张家口成为连接西北、华北和内地口岸的铁路枢纽,开启了张家口走向现代化的大门。 京张铁路是“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的不朽杰作。“梦魂所寄,终不忘京张”表达了他对修建京张铁路的深厚情感。
《李斯特钢琴技巧练习》主要内容包括:手指的独立性和力量练习,和弦练习;大、小调音阶预备练习;三、六度音阶,换手音阶;半音阶及其练习,反向音阶、分解八度;八度音阶;和弦练习;三、四、六和八度的颤音练习等等。
尼康是家喻户晓的国际知名相机品牌,尼康公司成立至今整整100周年,本书通过作者的藏品和收集的尼康历代产品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及其详尽完整地讲述了尼康从光学仪器到专注于相机与镜头研发的成长历史,作为庆祝尼康成立100周年,让广大的相机爱好者能了解认识尼康辉煌历史,更适合尼康追随者收藏研究。
这是一本摄影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几乎涵盖了摄影所能涉及到的实用理论与实用技术。赵钢在书中用了大量的文字阐述自己的摄影观点,同时引用自己20年来所拍摄的摄影作品进行举例分析,还有每张照片背后原理的翔实说明,让读者明白摄影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适当地打破它。
本书是一本网罗世界范围内最前沿的艺术家的原创图书作品,详细介绍了摄影史上曾流行的多种古典手工印相技术,呈现了当今世界具前沿地位的34位古典手工影像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书中还收入多篇艺术家对古典手工印相工艺的论述与对谈,是专业摄影师与古典影像工艺爱好者了解并实践这种神秘而动人的经典传统影像艺术的重要指导。内容具有原创性、独占性、先进性,弥补了业内的空白。 本书的软精装版获得第8届华东地区书籍设计双年展整体设计奖。 首次印刷三个月内便销售一空,这在高码洋的艺术类图书中是非常罕见的。为了满足读者需求,编辑对图书进行升级,推出典藏版。 典藏版是2014年经典手工影像的精装升级版,对内容进行全面修订,增加了4个印张。印刷上更加精益求精,内页所有图片均上亮油,使书籍更适合收藏。
作者对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摄影的热爱促使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曾多次深入非洲,对东非大草原的动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有着极具深度的认知和理解。本书与大家分享了野生动物拍摄经验、技巧,以及高ISO高速摄影噪点控制的“杰夫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喜欢野生动物摄影的摄影爱好者提高摄影水平。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闩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厂时尚与保守、舶宋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画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书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
作者历时10年,从京城南到北,皇城内外,以中轴线上贯穿的历史地标作为脉络演进,真实、自然的用文献记录的方式呈现生活在 龙脉 之下普通人的市井生活,这些照片具有扑面而来的现场感,但似乎又与现实保持着距离,一幕幕有温度的人文风景,诉说着这座城的前世今生,并成为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生动缩影。作者历时10年,从京城南到北,皇城内外,以中轴线上贯穿的历史地标作为脉络演进,真实、自然的用文献记录的方式呈现生活在 龙脉 之下普通人的市井生活,这些照片具有扑面而来的现场感,但似乎又与现实保持着距离,一幕幕有温度的人文风景,诉说着这座城的前世今生,并成为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生动缩影。
《此时此地:玛格南街头摄影经典》是一部摄影集,也是一部评论集,收录了摄影机构玛格南图片社的超过300幅照片作品。 本书以四座城市、数十位摄影大师为中心,对相关的摄影创作进行了深入剖析,既包含理念的解读、历史的梳理,也包括了对具体作品的赏鉴,乃至对创作过程的披露。这是一次对玛格南图片社辉煌传统的深入发掘,也是一场摄影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维利·罗尼的作品覆盖了整个20世纪。他是个很执著的人,从最初开始拍摄就伴随着并记录下巴黎人民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的奋斗。他的生活与这个他拍了80年的城市相互交织在一起,他比任何人都更有资格为巴黎几乎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作证。 现今他的照片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收藏,同时也在世界各大都市如巴黎、纽约、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举办他个人的作品回顾展,展览于2007年次来到北京的首都博物馆。本次《世界摄影大师维利·罗尼眼中的巴黎75年》收录了大师一生的经典作品,是摄影爱好者的经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