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以“四通”育人目标来弘扬中国学术精神与学术传统,寄托人文情怀,建构哲匠思想为主讲精神,以中国画系、书法系离退休知名教授为讲学主体,以诸先生的从学、从艺、从教之道为主讲内容,全面契合 学科、 专业的建设,依托 大学建设步伐,服务专业教学,以“中国画学、书学传习录”的专题讲座形式及名家名师访谈等多种方式,分单元、分主题地有序推进。该项目基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与书学的悠久文脉传承和 教学传统,汇聚老一辈的博雅才情、精深学养、丰厚品德,旨在传承传播名师的教学成果与艺术成就,为构建 特色的学科群,夯实“东方学”研究与实践。本册介绍吴山明教授的作品及文论。
学绘画,必须从只有黑白色的铅笔素描开始吗? 菲利大叔说:不,素描(drawing)和彩绘(painting)本就应该一起学! 他将两者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新概念——素绘(Drainting),并告诉刚起步的绘画新手,如何将素描与彩绘结合起来创作——这就是重要的绘画课。 这本书延续了菲利大叔轻松恣意、不拘一格的绘画哲学,另辟蹊径传授课本里不会告诉你的绘画技巧:摈弃轮廓线,用色块表现形状;利用视觉错视现象,为绘画增添创意;像鼹鼠一样观察对象,找到绘画重点;选择性地使用色彩,描绘夜景时千万别用黑色……
丹麦插图画家凯 尼尔森是插画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之一。出身于艺术之家的他擅长以图画展示宛若戏剧舞台般的艺术效果。东方情调与北欧的古典元素点缀在凯 尼尔森编织的绘画星空中,流动的线条、鲜明的色彩构成了凯 尼尔森的奇幻世界。 《太阳以东,月亮以西》《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在尼尔森的幻想花园中漫步,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永恒的光芒。
《传统水墨山水画谱》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便于掌握运用笔墨变化,诸如笔的正侧、顺逆、转折,故先从山石入手,然后再画树木、云水、点景,以及配搭成幅,其中部分是历年积累的写生草稿,每幅都配以简单说明,力求浅显明了,最后附部分成品,使同行朋友了解作画过程,或于初学者有所启发。
书中精选中外服装史上典型的36种女式礼服,打造了36位风情万种的魅力女性,尽情展现了女性或甜美、或优雅、或魅惑的迷人气质。书中的服装样式独具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在时间上跨越千年,在地域上横贯东西。无论是填色、临摹或是作为创作参考,都将为读者带来美艳的视觉享受。本书写作时参考了大量的服饰资料,认真勾勒出那些在时代红尘中若隐若现的倩影。每一位盛装出席舞会的美人都配有服饰样式的解读,帮助读者在涂色减压的同时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本书还一张巨幅精美海报和换装贴纸,其中包含本书案例的精致彩图,读者无需学习专业的配色知识与绘画技巧,也能画出理想的效果。
本丛书以“四通”育人目标来弘扬中国学术精神与学术传统,寄托人文情怀,建构哲匠思想为主讲精神,以中国画系、书法系离退休知名教授为讲学主体,以诸先生的从学、从艺、从教之道为主讲内容,全面契合 学科、 专业的建设,依托 大学建设步伐,服务专业教学,以“中国画学、书学传习录”的专题讲座形式及名家名师访谈等多种方式,分单元、分主题地有序推进。该项目基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与书学的悠久文脉传承和 教学传统,汇聚老一辈的博雅才情、精深学养、丰厚品德,旨在传承传播名师的教学成果与艺术成就,为构建 特色的学科群,夯实“东方学”研究与实践。本册介绍吴宪生教授的作品及文论。
素描基本的物质形态是纸上绘画。它曾经以“基础”的方式、途径存在并流传。 其实,素描不仅作为基础,对其他媒介或方式的造型艺术“输出给养”,同时,作为当代视觉艺术的一部分,素描正在吸收其他艺术表现方式的长处和经验,进行内部的语言转换和自由意义上的艺术“反哺”。本书以40余万字严密客观的叙述和近1500幅图例,呈现了素描的“不伪”品质。其中,作为《素描研究:方位与语态》的修订版,作者提出“自由素描”的概念,并对“素描现象”进行探讨阐述,由此我们看到,素描如何从“基础”出发,成为“造像”或视觉文化的重要部分。